探究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优化模式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n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育人模式不断创新,客观上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践行新课程标准给予了支持。小学数学教师为在应用题教学中培育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运算能力等数学素养,将数学与生活关联在一起,引领学生将数学视为工具,在创新进取中不断成长,小学数学教改必要性随之凸显。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2-0149-02
  To Explore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Mathematics Word Problem Teaching in Senior Elementary School
  (Qiaotou Primary School,Wudu District,Longnan City,Gansu Province,China)TIAN Xiaoqi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reform,the education model is constantly innovating,objectively completing teach‐ing tasks for teachers and suppor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logical thinking ability,data analysis ability,calculation ability and other mathematical literacy in applied problem teaching,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associate mathematics with life and lead students to regard mathematics as a tool,and con‐tinue to grow in innovation and progress.The necessity of education reform has been highlighted.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Word problems;Teaching
  一、小學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优化关键
  (一)学情
  教学优化目的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只有学情与教学模式相契合,才能完成高年级应用题育人任务,为此小学高年级教学模式优化需从学情切入,针对学生学习难点改进教学对策。例如,有些学生在读应用题时无法从已知条件中提取有用信息,解题精准性随之降低,为解决该教学难题,教师可由浅入深地加大应用题难度,先引领学生做一些已知条件中数据关系清晰的应用题,在练习时掌握读题技巧,为学生从复杂题目中提炼有用信息奠定基础,使应用题教学模式得以优化。
  (二)能力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过程中要用到诸多能力,如阅读理解能力、建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综合素养得以增强,在此基础上有效解答应用题。例如,教师在进行“统计与概率”教学时可率先引领学生深入生活明确统计与概率计算对象,在此基础上整合数据,并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创设应用题,在课上作为例题由师生共同讨论,使学生通过创编应用题强化数学素养。由于应用题源自学生生活,可调动学生自主解题积极性,减轻其应用题学习压力。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优化现况
  (一)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掌控全局,这虽能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但无法将学生的思想感情、认知意识带入应用题中。再加上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容易游离在数学课堂边缘,影响学生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学习成效。
  (二)应用题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当前例题分析式数学教学模式较为常见,教师在组织学生做应用题前先讲解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引领学生模仿照搬例题解析套路,在助力学生掌握应用题解答方法的同时,容易使其数学思维变得僵化,对教师课上提过的且与例题相似的应用题解答起来得心应手,一旦应用题稍微转变,与例题产生出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就会无从下手,无法有效培育学生解题能力。
  (三)应用题教学体系亟待改进
  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模式存在普适性有余、生本性不足的问题,与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学思想相悖,再加上高年级应用题相关知识学习存在一定难度,部分学生逐渐沦为学困生,教学层级拉大,数学课堂最终成为少数学生的课堂,不利于提高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质量。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优化方略
  (一)营建民主教学氛围,调动学生解题积极性
  教学理念是教学模式优化基调,教师需遵循以人为本理念,致力于搭建民主、愉悦、轻松、自由的师生互动平台,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积极主动解答应用题。
  (二)立足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实况,创新应用题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引领教师深入学生生活,统筹数学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在生活经验引领下关注、探讨、解决数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创编应用题。例如,教师在进行“分数乘加、乘减运算”教学时可创设生活化应用题,旨在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有效培育学生运算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等素养。
  (三)改进高年级应用题教学体系,助推教学活动稳健发展
  首先,教师需改进教研体系,根据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实况进行研究,旨在提高教研成果转化效率,有效弥补应用题教学缺陷;其次,教师要改进师生互动体系,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师生互动为例,教师率先给各组分享解答应用题心得体会的机会,使各组可围绕解题方法、思路进行探讨,期间吸取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发言,强调应用题教学重难点,确保学生能加深数学知识印象;最后,教师要改进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应用题学习中核心素养发展动态,通过评价使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切忌过度关注学生考试成绩且徒增其学习压力,使学生从全面成长角度出发学习进取,达到提高应用题教学模式有效性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使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模式得以优化,教师要营建民主教学氛围,调动学生解题积极性,立足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实况,创新应用题教学模式,助推教学活动稳健发展,使教学研究、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知识输出相契合,在教师完成应用题教学任务的同时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继而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育人模式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康照林.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16).
  [2]石小玲.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魅力中国,2020(02).
  (责编 杨菲)
其他文献
每次来到乡下,除了乡间的田野和树林迎接我之外,还有我的伯伯。  从小,伯伯就很宠我,他对我的呵护,要远甚于对我的两个姐姐。每次我来到乡里,他都会把最好的东西给我,还处处“包庇”我。上山挖红薯,我拿了最大的红薯,然后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等待伯伯为我把红薯烤熟。在这过程中,烤红薯的香味慢慢扑鼻而来,伯伯亲自帮我拍掉红薯上的火灰,掰开外面的那层厚皮,笑眯眯地递给我。伯伯十分疼我,我非常喜欢到乡下。烤红薯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绚丽多彩。为田野着色,大地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致;为生活着色,人间充满暖意盈怀的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拥有执着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收获受用无穷的真知……  请以“为 着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
玻璃折射出绚烂的日光,窗外有斑驳的色彩。鞠一捧蓝天,蓝得纯粹与深邃。光线明媚中有一些细小的物质穿梭与书籍之中。书架上多个月未曾动过的书籍和笔记本,像是久远的醇厚的记忆,又像是昨日才有过的寻觅。我拿出那本橘色的笔记本,米色的底纸镶上了黑色的墨。我的日记。  2020年1月6日   ——若不趁起风时杨帆,船是不会前进的。   微风细细地钻入我的发间,风中淡淡的清香,伴随着热带独有的夏天的味
【摘 要】专注力是指学生在听课时,有意识、自主地获取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信息以及学习技能的一种能力。专注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专注力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尤为关键。笔者从注意力品质的四个维度出发,总结了一套融合学习习惯的注意力训练方案,该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有益参考,且对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提高有明显帮助。  【关键词】培养;专注力;小学生;心
【摘 要】初中生面临着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初中阶段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实际教学背景,使初中教育的开展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同时也要重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对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把握来确保学校课堂的组织和开展,以有效地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政治;道德品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摘要】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中,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黄桥实验小学德育活动在“尤苑好人工作室”的带领下,在培养学生“友爱、互助”之新时代志愿精神方面做了有效探索。依托志愿服务,培养少先队员的核心素养,队员成长的脚步更加坚定有力。  【关键词】志
孩子就像美味的糖果  你说你不是  你已经甜的发苦  我听见有人轻轻唱着  乖孩子不会说谎  我也看见过  说谎的孩子得到夸奖  你们所有人都不知道  就像星星一样  只顾着眨眼睛  妈妈仍然坐在谷堆旁  疲倦地讲着故事  夢中的怪兽长出了獠牙  我却不害怕  步履轻盈地走向它  摸摸它的眼睛  说一句  你好啊另一个我  (指导教师:余俊)
在小的时候,大人就常教育我:“你们这代人,是国家的未来,以后可是要干大事,为国争光的!一定要好好学习啊!”可是那时的我又怎么能听得进去呢?直到我上了初中,通过历史这门课,才渐渐理解了长辈对我们的这些教诲。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到1849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再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二次革命和五四运动……祖国经历了太多磨难,然而世界上并不存在完全的黑暗,1921
遇到一对婆孙。   放学路上,我有边走路边啃书的习惯。抬眼一望天边的太阳,“有点晚了呢,得赶快回家才行。”我一边收起书,一边加快速度往前走。   “你为什么不去走小路?小路近些呀!”一個小孩的声音引起了我的注意,转头一看,是一个大概上三年级的小学生,看样子是在跟他身旁的婆婆说话。“孙子乖啊,小路太难走了,跟婆婆走大路。”那位婆婆拉着小孩的手边走边哄。婆婆背着一个背篓,左手拿一个书包,大
摘 要:严歌苓作为移民作家群落里的杰出代表,其作品无论是形式、风格和理念均能独树一帜。本文以《第九个寡妇》为文本解读,重点分析了严歌苓作品里所特有的“地母”精神以及“雌性”写作理念。  关键词:严歌苓 《第九个寡妇》 地母 雌性  作为新世纪华语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旅美作家严歌苓,无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创立了一个崭新的典范。在三十年的小说生涯里,因其特殊的成长背景和生存经历,严歌苓始终孜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