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和“年轻化”趋势,3—6岁儿童跟随父母来到流入地生活和学习,形成城市的特殊群体.为了解不同城市学前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社会支持情况,选取上海市、南京市和南通市的644名学前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多维度比较不同城市此类儿童受教育的社会支持的异同.从宏观的角度看,当前学前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社会支持呈现良好的趋势,但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包括社会支持责任主体缺位、社会支持供不应求、社会支持合力不强且社会支持理念出现偏差.基于不同城市学前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社会支持有其
【机 构】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南通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和“年轻化”趋势,3—6岁儿童跟随父母来到流入地生活和学习,形成城市的特殊群体.为了解不同城市学前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社会支持情况,选取上海市、南京市和南通市的644名学前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量性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多维度比较不同城市此类儿童受教育的社会支持的异同.从宏观的角度看,当前学前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社会支持呈现良好的趋势,但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包括社会支持责任主体缺位、社会支持供不应求、社会支持合力不强且社会支持理念出现偏差.基于不同城市学前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社会支持有其共性,因此各城市都要明确责任主体意识,建立协调支持网络;丰富社会支持资源,满足支持客体要求;增强主体支持动机,促进支持系统间的联动机制.基于不同城市的特殊性,上海市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切实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南京市要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机构质量,提高教育支持水平;南通市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倡导科学支持观念.
其他文献
奖励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手段,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幼儿园大班教师的奖励行为,发现存在以外在形式的奖励行为为主、奖励行为的频率不稳定、奖励行为易被幼儿曲解、奖励行为的有效性较低等现象.据此提出以下建议:教师要兼顾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使用恰当的奖励策略;幼儿园应制定规范的奖励制度,组织教师定期学习.
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水平科研队伍的后备力量.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尽早发现拔尖创新人才并为其提供脱颖而出和顺利成长的通道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北京八中、人大附中、镇海中学等高中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多层次人才成长提供个性化的通道;高品质高中和未来学校是英才儿童成长的客观条件保障,高品质高中凝练立意高远的理念系统,构建“一二三四五”发展引领框架、建构与时俱进的实践体系、突出校情的独特优势为英才儿童提供客观条件;未来学校具备共建共管共享的教育共同体、建立智能化教学环境、云端教育活动成为常态、线上管理成为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考察2769名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异质性及其人口学特征,分析不同抑郁情绪类别青少年的人际信任差异.结果发现:青少年可分为高抑郁情绪、中抑郁情绪与低抑郁情绪3种潜在类别,占比分别为6.68%、22.03%、71.29%;乡村,小学、初中、不在学,学业成绩在班级后25%等特征的青少年在中抑郁情绪型与高抑郁情绪型中所占比例更高;青少年人际信任表现为熟人信任与陌生人信任的差序结构,3类抑郁情绪类别青少年的熟人信任均处于中上水平,且低抑郁情绪型的信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