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砸饭碗的孙伏园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4年前后,北京的报纸和刊物上出现了一些荒凉的景象,失恋诗风行一时。鲁迅故意做了一首用“去她去罢”收场、题作《我的失恋》的“新打油诗”,又故意用了“某生者”的笔名投到《晨报》副刊上,来和当时的“诗人”们开开玩笑。
  
  《晨报》副刊的编辑孙伏园很熟悉鲁迅的字体和笔迹,所以一看就知道这是用笔名投来的稿子,于是他便立刻拿去付排了。当时,一位刚从欧洲回来、和晨报馆关系很深的留学生,对副刊很不满意,决议对副刊加以“改革”。他看到了鲁迅以某生者笔名写的《我的失恋》这首诗后,就以“不成东西”为由,未经编者同意,把稿子抽掉了。知道这个情况后,孙伏园非常愤怒,找这个人理论,结果对方很是傲慢。
  孙伏园忍无可忍,心生辞职的打算。有朋友劝他:“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消消气,事情过去就算了。你为了一篇稿子而砸了自己的饭碗,值得吗?”孙伏园摇摇頭说:“今天他擅自抽掉我一篇稿子,明天就可以抽掉我十篇稿子。我不是为一篇稿子而自砸饭碗,我是为自由和权利而战,我是为骨气而战。这样没有尊严地苟活着,还不如饿肚子更自在。”于是,他依然递交了辞职书,自己办了一份刊物《语丝》。
  (编辑/张金余)
其他文献
我去乡下看望外婆,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忽然听到身后不远处传来铃铛的声音,声音碎碎的,宛若风之絮语。心神一动,扭头望去,果然看到一人一马。人是五六十岁的老汉,头戴斗笠,身披深蓝色雨衣,面孔就像他鞋上的黄土一样;马是健壮的母马,通体雪白,除了被弄脏的蹄子。小铃铛挂在马腿上,随着马迈开步子而摇摇晃晃、叮叮当当。  我愣住了,呆呆地站在路中央,盯着那走得不急不缓的人与马。我以为,他们早就从生活中消失了,却不
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可以选择朋友  余光中在《朋友四型》中说,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孙,也需要一个“礼拜五”。所以他把朋友分为四型:  第一型,高级而有趣。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欢喜,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俗,结交愈久,芬芳愈烈。只是世上又高級又有趣的人很少,可遇而不可求。  第二型,高级而无趣。这种朋友,有的知识丰富,有
1931年,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  因学潮,清华有20名同学被捕。当时,叶公超、冯友兰等在梅贻琦家中商议应对,梅貽琦却一言不发。第二天他召集全校同学讲话,告诫同学:“青年做事要有正确的判断和考虑,盲从是可悲的。徒凭血气之勇,是不能担当大任的。你们领头的人不听学校的劝告,出了事情可以规避,我做校长的不能退避的。人家逼着要学生住宿的名单,我能不给吗?”停了一下,又说:“我只好很抱歉地给他一份去年的名
看轻与看重是不同的结局。  夜深了,在俄国赤塔州的一户犹太人家里,正在举行一次特别的家庭会议,户主伊扎克·卡曼德压低声音说:“我们虽然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也置买了土地,盖了房子,但纳粹德国发动战争后,已经将灭绝犹太民族作为重要目标,用不了多久,就会波及这里,我们必须果断放弃这里的一切,去中国的满洲里,那个地方对犹太人很友好。大家说说看,逃离这里时,我们需要带些什么东西。”  有人认为应当将财产置
现年91岁的核物理学家于敏,是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和邓稼先是同事。1965年5月的一天,在上海嘉定的于敏欣喜地拨通北京邓稼先的电话:“到底还是牵住了‘牛鼻子’!”话音刚落,就传来了邓稼先的叫好声。接着,于敏话题一转,居然说起打猎的事情来:“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收获了一只松鼠。”邓稼先一听,反问:“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于敏回答:“不,现在还不能把它
钱钟书被特招进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吴宓教授对这个门生青睐有加。每每上完课,吴宓总会征求钱钟书对所授内容的看法,钱钟书或是出言不逊,或是指东道西,吴宓也不气恼。后来,有人将钱钟书背后輕慢吴宓之语相告,吴宓说:“钱钟书的狂,并非孔雀亮屏般的个体炫耀,只是文人骨子里的一种高尚的傲慢,有何不好?”钱钟书留学欧洲期间,因为看不起吴宓对待婚姻的态度,撰写长文发表在国内几家知名报刊上,用诙谐和刻薄的言辞,对其进行
一路上有你,才是最幸福的事  从小,我就很喜欢音乐,有时听着音乐,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一次,我和妈妈到她同事家做客,妈妈的同事是位音乐老师。她一弹起钢琴,我就被钢琴那一个个神奇的音符“俘虏”,赖着不肯回家。妈妈见我不肯走,就蹲下来认真地问我:“云云,你真的要学吗?”我也认真地点点头:“嗯,是的!”妈妈说:“好!那你要坚持下去,不可以中途不学,你能做到吗?”“能!”为了那美妙的音符,我使劲
成长有无数可能,但愿每一种都精彩  20世纪,英国,咖啡馆。一个赌约,使两位老教授用同样苍老的双手,面对面地铺开稿纸。于是,两部巨著在这种碰撞之下诞生:一部叫《魔戒》,另一部叫《纳尼亚传奇》。  我一直是一个迷恋太阳的孩子。记得小时候,我用一盒彩色蜡笔涂抹出了无数个五颜六色的太阳,它们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可这些都无所谓,对那时的我而言,它们都是太阳。  稍大些,我开始很乖巧地用橙黄橙红的笔画一个圆
作家冯敬兰人到中年,经常做事丢三落四,不是上班忘记带手机,就是买东西忘了带钱包,一次她在超市买东西差一角钱,是那收银员小妹给她垫的,为此她在女儿面前不知表扬了收银员多少次。  一天,冯作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一女子打来的,问:“信收到没?”她奇怪地说:“没啊?”那人这才说:“前几天我在超市买东西,钱不够,当时让我不知怎么办?是你女儿给了我50元钱。我是头一回遇见这种人,不知其意,推却不接。可是,等
2016年6月4日,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当美国国防部长卡特指责中国正在建设“自我孤立的长城”时,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中心主任姚云竹少将随即回应:“希望美国在说中国不要建立‘自我孤立的长城’时,更不要修建一个‘排斥中国的城堡’。”这番以喻对喻、以硬制硬的话语,博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在一些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姚云竹曾多次遇到美国政要的言语挑衅;每每这时,她总是能从容应对,妙语回击,在维护国家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