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飞秒激光光镊捕获生物细胞

来源 :光电子·激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自行搭建的飞秒激光光镊,实现了对人体血红细胞(RBC)的稳定捕获.使用的光源为自行搭建的掺钛蓝宝石克尔透镜锁模激光器,输出中心波长810 nm、脉冲宽度40 fs和重复频率为100 MHz的飞秒激光脉冲.通过实验比较了飞秒激光光镊和连续(CW)激光光镊的捕获能力,依据实验数据,比较了两者的Q值.实验结果显示,飞秒激光光镊对于捕获生物细胞同样有效,将光镊技术和飞秒激光特性相结合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为测量导弹姿态角研制了一套CCD激光自准直系统,它有一套24位绝对式角轴编码器,设有多个读数头,对径读数采用数字量相加技术,消除了轴系晃动对信号的影响.采用高精度线阵CCD
提出了一种以AT89c55单片机为核心实现对植物光诱导延迟荧光(DF)采集和处理的发光二极管(LED)辐照光合能力快速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DF来表征植物的光合能力,采用DF衰减动力学曲线
<正> 近红外线乳腺扫描检查是近年来临床用于乳腺疾病诊断的一项新技术,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具有很大的安全性。同时因其敏感度较高而得以普遍应用。我院自1993年开始使用徐
结合电路分析了TEA CO2激光器的动态放电过程,综合考虑了气体放电中发生的电离、吸附及复合等碰撞过程,建立详细的参数模型,得到了电子密度、放电电流及放电电压随时间变化的
肉芽肿性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滨州医学院256603张祥盛,韩玉贞,田东,李冰,张燕,吴淑华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罕见的炎性内芽肿病变,1972年Kessler[‘]首次报告后,陆续有文献报告[‘一’]。其病因及发病机理仍
提出了一种新的海空背景下受强杂波、噪声污染的红外图像目标检测算法.采用多尺度的形态算子对输入的图像进行并行滤波,既抑制噪声又能提取目标边缘细节.对并行处理后的图像
文章对2013年岳麓书社出版的沈小丁著《湖南近代图书馆史》,进行综合评述。
对高分辨率下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提出一种基于快速搜索的改进方案,通过对本方案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表明当运动目标在整个扫描图像中所占比例较小时,与一般算法相比,此方案
以包含五阶非线性效应的高阶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模型,数值研究了饱和非线性光纤中飞秒孤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五阶非线性效应影响下,飞秒孤子间的相互作用与皮秒孤子情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