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9月20日,欧洲第二大钢铁集团Corus宣布,接受Tata集团总价达80.8亿美元的并购要约,双方正式开始合并。
这一消息再一次震惊西方,因为Tata是一家土生土长的印度公司,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而且就在今6月,世界第一大钢铁王国米塔尔钢铁刚刚并购欧洲最大的钢铁公司阿塞洛。
米塔尔虽然已经上市,并将总部设在欧洲,不再简单地属于印度,但真正的控制者米塔尔家族仍是清一色的印度人。尤其是米塔尔本人,虽然已经加入英国国籍,但仍持有印度护照。在并购阿塞洛之前,米塔尔已经在欧洲驰骋好几年,以一连串的大手笔并购与整合改变了西方对印度商人的印象。
此次Tata的出手,不禁让西方再次严肃思考印度商人的智慧,再次惊呼印度人来了。
印度人真的来了。就在Tata追逐Corus的同时,印度的Jindal钢铁正与泰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商ThaiNox谈判,准备出资3.25亿美元买下对方的部分股权。
今年2月,印度的生物制药公司莱迪医生的实验室(Dr.Reddy’s Laboratories)以5.72亿美元吞并了德国的Betapharm公司。今年3月,印度著名的风能发电商SuzlonEn e rgy以5.6 5亿美元成功收购比利时的H an senTransmissions。
自去年12月以来,印度著名的软件巨头Wipro已经在海外并购8家公司,交易规模从2000万美元到5600万美元不等。
据《印度经济时报》统计,仅2006年前6个月,印度公司就完成跨国并购76起,涉及总交易金额达到5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字还只有45亿美元。值得说明的是,这些还不包括像米塔尔这种在海外注册,海外上市,并在海外设总部的曾经的印度公司。
支撑印度公司大步出海的不止是印度高达8%的GDP年增长率,主要还是这些公司本身强劲的增长势头。MotilalOswal通过对印度127家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的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平均销售额比去年增长27%,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
本次并购案的主角Tara是印度最著名的跨国公司之一,实行多元化经营,在国际并购方面已经颇有建树。
早在2002年,Tata茶业分公司曾以4.07亿美元买下英国Tetley公司控股权。2004年,Tata下属的Videsh SancharNigam分公司以2.39亿美元成功并购美国的音频、数据与无线信号服务公司Teleglobe。
在今年这桩并购之前,Tata的茶业分公司已经以6.77亿美元买下美国水务公司Glaceau的部分股权,Tata咖啡分公司则以2.2亿美元买下了美国的8点钟咖啡连锁店(EightO’Clock Coffee)。
Tara钢铁也是Tara集团海外并购的活跃分子。早在2004年,Tara钢铁分公司就曾以4.86亿美元并购新加坡的Natsteel。此次并购的Corus是欧洲第二大钢铁集团,集团性质为英国与荷兰合资,并购之后,新公司将成为全球第五大钢铁公司。
由于总交易金额超过80亿美元,此桩并购也成为印度公司并购西方公司的历史新记录。
虽然同为印度人,而且共同选择了欧洲钢铁公司作为并购目标,但Tata的当家人塔塔(Ratan Tata)明确表示,公司有自己的战略考量,绝不是有意跟着米塔尔走。
塔塔之言比较可信,因为走出去已经成为印度巨头们的共同选择。
《国际先驱论坛报》:印度公司频频向海外出击不是偶然的,一方面,已经有一批印度公司的规模超出了印度本土市场的容量,急需海外扩容,另一方面,印度商人走出去的意识也非常强烈,印度每月都会举办一个面向公司高管,总结前人出海经验教训的高峰论坛。
《竞争力》:印度今年前三个季度已经宣布114桩海外并购,成交金额达74亿美元。这个数字不仅与去年相比显得增势强劲,更重要的,它与去年同期外国公司并购印度公司的交易规模旗鼓相当。这个比例恐怕是中国公司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的。
这一消息再一次震惊西方,因为Tata是一家土生土长的印度公司,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而且就在今6月,世界第一大钢铁王国米塔尔钢铁刚刚并购欧洲最大的钢铁公司阿塞洛。
米塔尔虽然已经上市,并将总部设在欧洲,不再简单地属于印度,但真正的控制者米塔尔家族仍是清一色的印度人。尤其是米塔尔本人,虽然已经加入英国国籍,但仍持有印度护照。在并购阿塞洛之前,米塔尔已经在欧洲驰骋好几年,以一连串的大手笔并购与整合改变了西方对印度商人的印象。
此次Tata的出手,不禁让西方再次严肃思考印度商人的智慧,再次惊呼印度人来了。
印度人真的来了。就在Tata追逐Corus的同时,印度的Jindal钢铁正与泰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商ThaiNox谈判,准备出资3.25亿美元买下对方的部分股权。
今年2月,印度的生物制药公司莱迪医生的实验室(Dr.Reddy’s Laboratories)以5.72亿美元吞并了德国的Betapharm公司。今年3月,印度著名的风能发电商SuzlonEn e rgy以5.6 5亿美元成功收购比利时的H an senTransmissions。
自去年12月以来,印度著名的软件巨头Wipro已经在海外并购8家公司,交易规模从2000万美元到5600万美元不等。
据《印度经济时报》统计,仅2006年前6个月,印度公司就完成跨国并购76起,涉及总交易金额达到5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字还只有45亿美元。值得说明的是,这些还不包括像米塔尔这种在海外注册,海外上市,并在海外设总部的曾经的印度公司。
支撑印度公司大步出海的不止是印度高达8%的GDP年增长率,主要还是这些公司本身强劲的增长势头。MotilalOswal通过对印度127家上市公司第三季度的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平均销售额比去年增长27%,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
本次并购案的主角Tara是印度最著名的跨国公司之一,实行多元化经营,在国际并购方面已经颇有建树。
早在2002年,Tata茶业分公司曾以4.07亿美元买下英国Tetley公司控股权。2004年,Tata下属的Videsh SancharNigam分公司以2.39亿美元成功并购美国的音频、数据与无线信号服务公司Teleglobe。
在今年这桩并购之前,Tata的茶业分公司已经以6.77亿美元买下美国水务公司Glaceau的部分股权,Tata咖啡分公司则以2.2亿美元买下了美国的8点钟咖啡连锁店(EightO’Clock Coffee)。
Tara钢铁也是Tara集团海外并购的活跃分子。早在2004年,Tara钢铁分公司就曾以4.86亿美元并购新加坡的Natsteel。此次并购的Corus是欧洲第二大钢铁集团,集团性质为英国与荷兰合资,并购之后,新公司将成为全球第五大钢铁公司。
由于总交易金额超过80亿美元,此桩并购也成为印度公司并购西方公司的历史新记录。
虽然同为印度人,而且共同选择了欧洲钢铁公司作为并购目标,但Tata的当家人塔塔(Ratan Tata)明确表示,公司有自己的战略考量,绝不是有意跟着米塔尔走。
塔塔之言比较可信,因为走出去已经成为印度巨头们的共同选择。
《国际先驱论坛报》:印度公司频频向海外出击不是偶然的,一方面,已经有一批印度公司的规模超出了印度本土市场的容量,急需海外扩容,另一方面,印度商人走出去的意识也非常强烈,印度每月都会举办一个面向公司高管,总结前人出海经验教训的高峰论坛。
《竞争力》:印度今年前三个季度已经宣布114桩海外并购,成交金额达74亿美元。这个数字不仅与去年相比显得增势强劲,更重要的,它与去年同期外国公司并购印度公司的交易规模旗鼓相当。这个比例恐怕是中国公司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