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颈椎间盘退变与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之间的关联,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组,应用回顾性分析,将参与本次实验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BMI)、临床影像资料(前后对比X线侧位片T1倾斜角、C2~7Cobb’s角、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胸椎入射角、颈椎斜率等),通过以上数值指标分析各项矢状位平衡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观察颈椎间盘退变发病最相关的因素有哪些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结果:椎间盘节段C2/3椎间盘Ⅰ级占比较高,Ⅲ、Ⅳ、Ⅴ分级人数占比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