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场医院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团场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胃镜检查护理常规。比较两组病人检查中发生恶心、呕吐程度及恐惧心理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及恐惧心理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对减轻胃镜检查中的反应有效果。
  【关键词】 胃镜检查 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295-01
  电子胃镜是消化内科最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但胃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易引起患者紧张、恐惧、焦虑,尤其是胃镜通过咽喉部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恶心、呕吐,使患者难以忍受,因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检查和内镜下治疗[1]。为了减少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躯体反应和心理应激反应,从而达到充分的疗效。为此,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科住院病人行电子胃镜检查患者随即选取300例,在检查中给予心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拟行胃镜检查患者300例,男女各150例,年龄30-50岁,平均45岁,均意识清,无神经疾病史,能配合操作者,目前无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未曾做过此项检查者。
  1.2 分組
  将300例病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随机挑选50例男性和50例女性。
  1.3 方法
  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护理常规。
  1.3.1 检查前干预
  在待检室由护士为患者介绍胃镜室的环境、设备,解释检查的操作方法、检查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检查时如何积极配合,消除恐惧、紧张心理。首先,向患者讲解操作医生的技术水平,减轻患者的顾虑;介绍如何配合医生操作的方法,并让患者认识到正确配合医生操作可以减少检查时间的重要性,减轻自己的痛苦;操作过程中如有大量唾液分泌时,让其由口角自然流出,不要吞咽,否则容易引起误吸、呛咳,影响检查的进程。其次,让患者尽快熟悉环境。预约时患者参观过胃镜室的,再次进入恐惧的程度减低,但是还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从而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因恐惧而放弃检查。责任护士针对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安慰、引导,并保持检查室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团场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检查间保持宽敞明亮,舒适。避免给患者造成一种压抑的感觉。患者看到胃镜设备,心里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所以检查前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1.3.2 检查中干预
  检查前患者常规口含2%利多卡因3ml,10min后吐出,患者取左侧卧位,轻度屈膝,头稍后仰,使咽部与食管基本成一直线,轻轻咬住口圈。护士在一边用亲切的语言指导患者自然放松,保持正确的检查体位、姿势,不抵抗,身体不往后退,缓慢深呼吸,同时按压内关、合谷两穴,每个穴位持续按压2min,交替进行,患者自觉有酸、胀、麻、痛感觉,然后开始插管。当胃镜到达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如患者有恶心、呕吐反应时,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同时告知患者行胃镜检查时产生的恶心、呕吐症状是正常生理反应,不必过分担心、害怕。按压持续到检查结束为止。为避免操作上的差异,所有患者使用同一型号的胃镜检查,均由固定医师和护士进行胃镜检查。其次,让患者握住护士的手,给患者一种依靠的感觉,增加安全感和检查的信心。再次,操作中不谈与患者无关的话语,如果病情较重,更不要讲,否则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2]。
  1.3.3 检查后干预
  患者检查完成后,及时给予安慰、关心。向患者讲解检查后咽喉部可能会出现不适或疼痛,一般在2d内消失或减轻,嘱其不要对此紧张和恐惧,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指导检查后的正确饮食,指导患者待咽部麻醉作用消失后30—60min进食,取活检的患者2h后进食,当天宜进食细软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进食不宜太热,避免进食牛奶等产气多的食物。对于病情很重的患者给予情感支持,采用不同的方式给予个体化指导[3]。
  2 结果
  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紧张、恐惧、恶心、呕吐、烦躁、不配合等不良心理反应和行为人数为16人,有效率为87.7%,均为一次性完成检查;对照组的患者,检查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为52人,检查失败人数为5人,有效率为56.2%,对比结果有效。
  3 讨论
  胃镜检查作为一种应急源,由于导管对咽喉部和胃肠的刺激,会引起人体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以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最为普遍。同时出现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性反应。影响胃镜检查,严重者甚至迫使检查的终止。尤其是团场医院做胃镜检查的病员多数文化水平较低,对胃镜检查的常识认知能力差,所以,有效的心理干预对检查的成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本组结果发现,在胃镜检查时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病人的恶心、呕吐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 全程心理干预使患者在检查前对胃镜及检查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相应的心理准备,缓解了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消除了紧张情绪,帮助患者调整好心态,减轻心理压力,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完成胃镜检查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小燕,颜燕卿,黄春红等. 舒适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09,7(7):1710-1711.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2009,205- 209.
  [3]谭光秀. 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0,16(3).
  作者简介:赵灵芝(1971--12),女,汉族,河南人,新疆建设兵团第七师131团医院,主治医师,大专,
其他文献
2004年1月26、27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10多家全国性新闻媒体同时报道贵州省遵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有顺真情关怀贫困群众的先进事迹.一时间,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