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追求的基本目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因此,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我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方面进行一些探究,并收到可喜成果,今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点肤浅体会。
  一、培养 “敢问”意识
  儿童来到世界,便开始认知世界,他们认为世界真奇妙,有许多自己不明白的“为什么”,进一步探究“是什么”的强烈愿望,教师要呵护学生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同时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创新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求索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勇气。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教授黄乃正说,少给自己规定条条框框,要大胆发挥,大胆提问。有了问题自己要独立思考,设法解决。简单地说,就是自己把问题弄明白。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培养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我通过阅读名人故事提高学生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爱因斯坦从小爱问为什么,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 科学家。其次,提高学生问“问题”的欲望,锻炼敢问“问题”的勇气。再次,培养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否认问题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有疑,自然要向同学、老师、家长等发问,要大胆地提出来,不要怕他人耻笑,因为提问是小学生的权利,应该受到他人的尊重。
  二、搭建“能问”平台
  在教学中,我常常发现当你叫学生提问时,多数同学回答:“我不会问问题。”这是为什么呢?经过调查,我发现不是不会问,而是不爱问,没有问问题的习惯,其实主要是过去的教师在教学中几乎没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时间,在每堂课前、课后,都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提问,并实行学生无错原则,解放学生,大胆提问。课外也尽可能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给自己确定提问的时间,可以每天给自己规定提问的数量,只有不断地产生问题,才能不断地思考。其次,要给学生留下有问“问题”的空间。提问,教室或许是一个好地方,但不在教室或学校,学生有问题也可以问,我注意搭建学生采用书面问“问题”,或其它方式如电话向教师提问等。 为了不放过任何“问题”与“灵感”,我让学生备一本“问题”本,随身携带,及时记录。我还在班上设“问题墙”、“问题箱”和“问题园地”,开展“问题竞赛”等活动。
  三、教给“善问”方法
  学生学习是否深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善不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的过程,是围绕一个“疑”字展开的,有疑才能产生问题,有问才能引入深思,螺旋上升,这就是“学则须疑”的意义所在。质疑是问题的开始,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当学生能质疑,会质疑时,才有创新的可能。在教学中,我通过设疑“问题”空间,促使学生自己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问,为“问题”而学,为“问题”而创。如,我常通过一题多变的方式,迫使学生一题多问。我还特别注意设计一些非常规模式而启迪智慧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欲望。会疑还要会问。孔子在《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术:先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意思是说提问要由易到难。以劈木头为例,先从容易的地方入手,然后攻其它关节,随手就劈开了。同样,问题要先提容易解答的,通过对容易问题的解决,取得经验,树立信心,难题也会得到解决。
  以上是我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一些不成熟的探究。我深深感到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学生要更新观念,从敢于问“问题”到善于问“问题”,是一个飞跃的过程,只有多问、勤问,最终才能实现这个飞跃。知识来源于问号,著名发明家麦克克里德说得好:“惟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只要学生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悟出自己提问的方法,成为一个善问的人。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深入普及,整个社会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呼声越来越高,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业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这是整个社会的要求,也是我们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更大,因为人们以逐步认识到小学数学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育不单是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孩子受教育过程的起点,最初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孩子今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效果,而家庭教育的成败又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因此,以家长素质为突破口,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一、家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家长的基本素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地。家长在家庭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对孩子进行怎样的教育,如何教育,
针对一对一策略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了加权改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非线性相关系数的核方法,在没有地物真实参考图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超谱数据的分类精度。该方法考虑到遥感超谱数据信息依波段分布不均匀的特性,采用非线性相关系数对各波段数据在核函数内部进行加权,使得与参考图相关信息多的波段在分类器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同时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相关系数的参考图估计算法,解决了实际应用中真实参考图难以获取的问题。
【摘 要】中职数学教学由于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教材脱离学生实际,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了教学低效或无效。因此,中职数学教学必须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体作用,恰当地进行教材的整合与开发,构建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以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益。  【关键词】中职数学;有效教学;传递式教学;建构型教学;生本教育  数学作为中职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对学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
期刊
一般来说,我们把学习成绩不好,不守纪律,不听管教的学生比较多的班级称为差班。差班有两个主要的特点:班内缺乏向上的学习气氛,学生学习不够自觉,部分学生甚至有厌学情绪;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班内违纪学生较多。  管理一个差班,我们首先应对这个班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途径主要是通过收集班级前一两个学期的学生成绩以及班主任工作记录。通常,即使是所谓的差班也总不是班内每个同学的学习成绩都差,只能说整体水平较差,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校园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凝聚力的源泉.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技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刻影响和巨大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新时代
目的:通过观察心理量表得分及生物反馈仪脑电、肌电值的改变情况,探讨五行音乐对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治疗效果,阐明五行音乐改善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生物学机制和心理学机制,为高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勃雷特(1987)从教学的角度提出的,其教学宗旨是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我国《英语课程标准》(2001)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任务型教学的方式,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有外语做事,即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但是,要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更好的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关键还要把握其基本思想,譬如任务的本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