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在教学中要讲究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文学教学是“遗传”一个民族的“DNA”。语文课要上得生动,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课堂语言艺术,高雅.风趣.幽默.清晰.准确.有逻辑性,表达赋予感染力,声音有音乐感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和感染学生。
  一、语言要清晰准确、逻辑性强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特别是语文教师,本身肩负着推广普通话,将祖国语言文字发扬光大的任务。所以,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口熟练流畅的普通话,具体要求:发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楚,叙述要流畅,对于各类语音现象,如多音字、近音字、同音字等要善于区分和运用,给学生健康纯洁的语言导向。如果教师发音不准确,不仅会失去语言应有的导向作用,而且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曾经有位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读,“麦”他”读“mie”结果,学生哄堂大笑。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语文教师语言的规范,除了发音清晰,咬字准确外,还要克服夹杂方言土语或经常带话头话尾“这个”“那个”“呢”等不良的口语习惯,代语病,每句话后都有“啊”“是”。
  其次,语速快慢适宜,停顿适度,重音突出,也是教学用语的要求之一。讲课时声音突然提高一点,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声音突然降低一点,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讲课时要根据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情况调整声音的高低,抑扬顿挫的声调,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顿增。
  课堂上偶尔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虽然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是学生却一脸懵懂、不知所云;有时围绕一个教学重点讲了许多,但差一句关键话,最终问题还是未讲明白。因此语文教师讲课必须有条有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加工,按一定的线索和需要调整讲授知识的先后,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讲授,从而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语言要生动形象、优美凝练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但要规范,还要形象。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鲁迅讲课,用“焦大是不爱林妹妹的”一句话,将“审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讲得生动形象。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讲《论语心得》说过这样一段话:“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叹,这种感叹在《论语》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很含蓄,但是里面有多少沧桑?刘禹锡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行依旧枕江流。’也就是仓山不老,但是人心中很多悲怆古往今来川流不息。这就像著名的《春江花月夜》所发出的这种无端之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就在这样一种天地悠悠,江山有情,这样一种物序流转中,每一个渺小的人,一个转瞬即逝的生命,要有一定的人生规划。”这段话优美凝练、流畅华丽,使到教学语言格外精彩。
  三、语言要风趣幽默
  幽默像催化剂,能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它还是教师智慧和自信的表现,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想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有一次指导学生做手抄报,有部分同学出现斜排版斜书写的错误。为纠正学生的错误,加深学生的记忆,在评讲手抄报时,我将这种错误的排版和书写的现象板书在黑板上,我故意歪着脑袋,然后对学生说:“要看清这些斜排的文章,读者必须歪着脑袋看,但长期歪着脑袋看文章,很容易得颈椎病(学生大笑),为使读者不犯颈椎病,你们以后千万不要再做斜排版书写的手抄报了。”学生在笑声中加深了对手抄报排版和书写的认识。
  巧妙使用幽默技巧,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知识迅速掌握,使枯燥的学习演变成一种精神享受。
  四、语言要富有激励性
  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就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功感,给学习过程带来趣味感,激励可以让教学活动成为体验成功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运用激励的语言,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学习。
  一次让学生到讲台进行演讲训练,有一位女同学很紧张,拿着演讲稿的手也在微微发抖,声音很小,不敢看下面的同学,头埋得低低的。我见状,连忙鼓励她说:“讲得不错,不要着急,你准备得很充分,慢慢说,一句句说出来,大家都喜欢听你讲”。这位女同学受到鼓舞,声音提高了一点,慢慢地,头也略微抬起来,过了一会儿,她逐渐进入了演讲的状态,神态自然大方了许多,眼睛看着台下的听众,讲得很投入。演讲结束后,我立即给了她很高的评价:“你很有演讲天份,经过努力训练,以后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演讲家,你这次演讲让我们大饱耳福,老师听得还不过瘾呢!”后来,我观察,在语文课的口语训练上,无论是演讲、朗读还是辩论,她都积极参加,而且胆子越来越大,讲得越来越流畅,进步了许多。可见,有时候,哪怕只给学生一句激励的话语,也会创造一个不小的奇迹。
  有鉴于此,笔者在这里谨提出改进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率的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练习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和培养普通话语感。笔者是广东人,刚开始用普通话讲课,发音也不够标准,记得有次将瀑布的“瀑”字,念成bao,秩序的“秩” 字念成die,引得学生偷偷发笑,自己也觉得很尴尬。后来为使自己普通话发音准确、标准,培养自己普通话的语感,我从网络上下载了许多普通话的诗歌朗诵、小说连播和评书,利用空闲时间听,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听下来,在演播者标准且娴熟的普通话熏陶下,我的普通话发音有了明显的进步,后来,我能够熟练地运用普通话讲课,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我只会讲普通话。
  第二,丰富语言积累。作为语文教师要时时注意语言积累,要使语言“有味”,必须有相当的词汇储备,方能恰当地选择词语。否则,就会因语言无味而让学生生厌。例如第一次用“苹果”比喻孩子的脸,用“鲜花”比喻姑娘的美丽,我们会觉得新鲜,但如果每次都只会用“苹果”和“鲜花”作比喻,我们就会觉得枯燥乏味。美的事物,不能重复单调,教师的教学语言同样如此,教师教学语言切忌干瘪、句式单一。例如,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可以准备一些诸如“刻画”、“描绘”、“塑造”、“抒发”、“表达”、“肯定”、“颂扬”、“歌颂”、“赞美”、“揭露”、“抨击”、“针砭”、“讽刺”等词汇在课堂上变换使用。一方面,教师丰富的语汇能够启发学生,从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服力;另一方面,避免了课堂上表达众口一词、千人一腔的恶果。所以,教师平时要多储备词汇量,并在学生中作一个表率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地储存词语。
  第三,注重语言创新。语言是抽象的符号,它是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交流所必须共同遵守的契约,教师日常使用词、句说话,是具体的言语行为,它必须遵循话语运用的共同规则,但有时为了使自己的意思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又要千方百计冲破语言的规则,显示个人风格。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被称为“麻辣教授”。其主要原因是语言通俗、诙谐、新颖和富有个性,例如他讲韩信在未归属刘邦之前,曾是个“待业青年”,“刘备对诸葛亮的好,好到让关羽和张飞觉得就像‘老鼠爱大米’。”“刘邦在多年征战中风餐露宿,得个“风湿性关节炎”啥的,那倒也是可能的。”“鲁肃找刘备要荆州,刘备装哭,鲁肃说,‘你不要哭嘛,不要哭,我这儿有餐巾纸。’其中“待业青年”、“老鼠爱大米”、“风湿性关节炎”、“餐巾纸”等都是现今流行的词句,用流行词句来解说历史事件,在传统文化中输入新的时代血液,这是语言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令人耳目一新,感到妙趣横生,而且显示了易中天教授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因此,如果语文教师也能注重语言创新,同样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语言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去发现它,认识它,才能能动地利用它来丰富和发展教学语言,使教學语言更具有信服力、感染力和诱导性,从而更好地服务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现代性与启蒙运动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性产生于以启蒙运动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但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从根本上颠覆了人性与价值的二元伦理观。现代性是在西方工业革
期刊
对成功的艺术家而言,有个人风格,是必要条件;能在已获得被社会高度认可的风格之后,又去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与手法,是超必要条件.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在中国古今艺术家范围内,能这
期刊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在面临着改革.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部分教师存在淡化或不教学语法的行为,影响了学生的单词拼写、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需要认清语法在英语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国重新制定了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并要求各级教师严格按照新课改理念的具体内容来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基本文化知识的同时形
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两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都进行了更新和改革,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当前教育改革的任务,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探索出的应对措施.对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思想也逐步更新,各类考试系统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以纸和笔为主要工具的考试方式。本B/S模式的新型考试系统是针对高等院校的实际需要,经过深入地需
远古诗乐舞一体,音乐因此很早与文学结缘,如《诗经》皆为乐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国公子季札入鲁“请观于周乐”,乐工为之歌风、雅、颂诸乐;①《墨子·公孟》云“诵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的步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十分迅速,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依赖性也逐渐的增大。但是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