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之理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tv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查阅古籍及相关文献,对《黄帝内经》提出的针刺指导思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进行理论探讨,主要从其理论思想、历代医家的认识以及临床应用(包括针刺位置、针刺手法、针刺时间、大接经疗法)方面讨论,加深对传统中医经典理论的认识,对临证应用有一定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采用自拟调中健脾饮的治疗效果,及对胃肠激素以及胃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95例FD患儿掷币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接受西医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自拟调中健脾饮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2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治疗效果以及胃动力学指标.结果 2组胃肠激素水平比较,观察组GAS、MLT及S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胃电图指标比较,观察组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高于对照组,胃电节律过缓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2组
目的 分析八珍汤对肺癌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肺癌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4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接受利可君片、鲨肝醇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八珍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免疫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结果 治疗4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83%VS 70.83%,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全血NK细胞、CD4+、CD4+/CD8+水平升高,联合
目的 研究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乙肝患者94例(2019年3月—2020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47例.常规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治疗2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肝纤维化指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水平]及乙
目的 探究人参养荣汤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癌疗效及对Th1/Th2漂移的影响,以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治疗的气阴两虚型肺癌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辅助人参养荣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因子、Th1/Th2漂移指标(Th1指标包括IL-2、TNF-α、IFN-γ,Th2指标包括IL-4、IL-6、IL-10)、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通络法辅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活血化瘀通络法辅助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83.05%)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升高(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及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活血化
目的 观察行气破瘀合剂治疗肋骨骨折合并血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肋骨骨折合并血胸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35例.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行气破瘀合剂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疼痛程度VAS评分、胸部症状评分、胸部血肿吸收时间、临床疗效评分的差异.结果 入院前治疗组在疼痛程度VAS评分、胸部症状评分、血胸吸收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程度VAS评分、胸部症状评分、血胸吸收时间、临床治愈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目的 研究围刺联合穴位注射对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AHN)患者皮肤愈合及疾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AHN患者10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试验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围刺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穴位注射法.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皮肤愈合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生活质量评分和疾病相关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试验组疼痛减轻50%的患者占比和疼痛评分≤2分的患者占比均高
基于一元论的朴素哲学思想,探究消渴病的主要病因,进而为中医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探索方向.从“湿”的来源及分类着手,区分湿气与湿邪.在湿的代谢及转化中分析湿气与血糖的关系.以气化理论为基础,在“湿”与“气”的形气转化中,探索物质转化与能量代谢.从中医之“毒”的本质着手,结合糖毒的致病特点,探索湿毒与糖毒的关系、湿邪与其他病理产物的关系,进而指导临床.
黄芪通常被称为“补药之长”,黄淑芬教授却认为,其与治风关系密切,可称做补药中的风药,对黄芪的认识亦独具一格.总结黄芪具有治风、走表、性升、善通的特点,补而不滞,甘而不壅,能补能通,可升可降,久服无碍.临证灵活伍用治疗慢性肾病及各种内科杂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文中将黄教授以黄芪为主药治疗肾病的经验整理如下,介绍经验方肾舒胶囊与肾衰基础方,并列举验案2则.
目的 研究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汤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及血清PG、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 此次100例研究对象均从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中选取,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接受益母草冲剂口服治疗,试验组接受温经疏肝化瘀通络汤口服治疗.2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与血清PG、β-EP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2.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