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顶受料斗篦子磨损分析及耐磨实践

来源 :甘肃冶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ng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料斗篦子是高炉炉顶上料系统过滤炉料的装置,其使用寿命制约着高炉的检修周期。减缓受料斗篦子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对降低设备故障率及高炉顺行有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在生产实践中分析了低品位粗铅对电解过程中除杂、浇铸、精炼等的影响,通过改进精炼模式、合理选择电流强度、控制电解液成分、提高电解温度等措施,实现降低电耗、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详细从设备、工艺及操作等方面开展攻关来解决板坯开浇及热换炉次上表面纵裂问题。实践表明通过优化浸入式水口设计、改变结晶器一冷水流量,提高结晶器水温度,控制碳含量、降低钢水P、S及夹杂、保证足够的液渣层厚度等可以有效解决高拉速板坯开浇表面纵裂问题。
湿法冶金中环保理念的体现和运用,是冶金行业改善环境污染,协调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湿法冶金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现状、意义分析,认识到湿法冶金技术对冶金行业的
甲玛铜钼混合精矿因药剂、微细粒泥和辉钼矿紧密吸附,导致钼品位及回收率很难提高,针对这一技术难题,对该含泥铜钼精矿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最终获得流动性摩擦脱药高浓度浮选新工艺在铜钼混合浮选-抑铜浮钼中应用。采用此工艺进行试验,在铜钼混合精矿钼品位0.52%,铜品位23.37%的情况下,可获得钼精矿钼品位45.19%、作业回收率82.05%,铜精矿铜品位23.58%、作业回收率99.95%的生产指标,为该含泥低品位铜钼矿石的选矿提供了技术依据。该技术理念可作为铜、铅、锌、金、银、钼、硫、铁等依次浮选设计资源依
针对光电探测器检测微弱光信号时输出信号幅度小且易失真的问题,设计了可见光波段的大面积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接收电路。该电路包括大面积的APD探测器、跨阻放大器(TIA)和后续微弱信号处理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大面积APD接收电路可以实现60 Mb/s的可见光信息采集,灵敏度低至-35 dBm;微弱信号处理电路具有较好的跟随和整形恢复能力。
通过韶钢高炉炉缸浇注后的快速开炉达产实践,总结出系列优化开炉过程参数控制的措施,实现了快速开炉达产的良好效果。高炉点火后24 h喷煤、28 h富氧、30 h实现全风,第三天即达产3 098 t,利用系数达2.95 t/m3·d,开炉两周产量突破历史记录最高,日产达3 958 t/d,同时热风炉、炉前系统均实现平稳运行,创造了韶钢历次开炉的最佳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对光子晶体少模光纤进行优化,计算了光子晶体少模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各模式的光场分布及有效模场面积,模拟了泵浦功率对LP_(01)模和LP_(11)模的慢光延时及展宽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SBS阈值随光纤有效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相同条件下,LP_(01)模的SBS阀值小于LP_(11)模的SBS阀值,但LP_(01)模的慢光延时大于LP_
对酒钢宏兴炼铁厂6号高炉合理鼓风动能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高炉鼓风动能的诸多因素进行逐一分析,并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改善,最终酒钢6号高炉在稳定顺行的前提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针对辐照环境下光纤放大器输出性能的退化问题,对光纤放大器进行了辐照损伤后的光致退火实验研究。首先,介绍了辐射对光纤放大器的影响,在总辐照剂量约为280 krad时进行了辐照实验,获知辐射会引起输出功率、光信噪比分别下降7 dB、18 dB;然后,根据光致退火机理,进行了光纤放大器光致退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光致退火降低了光纤放大器的辐致损耗,与退火之前相比,放大器的输出功率恢复了5.2 dB,输出
为提升弹性光网络(EON)生存性,提出了基于带宽和持续时间的业务标记保护算法。该算法从业务的带宽和持续时间这2个维度对业务进行标记,将带宽较大、带宽较小的业务分别分配在编号较小、编号较大的频隙中,将持续时间较长、持续时间较短的业务分别分配在频谱两端、频谱中间的频隙中。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EON的阻塞率,提高网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