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具有不同传输半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与广播数据转发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最小单位圆覆盖集作为广播数据转发集的算法。该算法能有效计算出覆盖范围的轮廓集,具有最优的时间复杂度O(nlogn)。对每个节点,该算法以其最少数量的邻居节点子集实现所有邻居节点的覆盖,并证明了该算法找到的最小单位圆覆盖集与其轮廓集是相等的。详细的仿真实验及与现有算法的比较表明,提出的覆盖算法不仅以最少数量的节点实现了网络覆盖与
【机 构】
:
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具有不同传输半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与广播数据转发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最小单位圆覆盖集作为广播数据转发集的算法。该算法能有效计算出覆盖范围的轮廓集,具有最优的时间复杂度O(nlogn)。对每个节点,该算法以其最少数量的邻居节点子集实现所有邻居节点的覆盖,并证明了该算法找到的最小单位圆覆盖集与其轮廓集是相等的。详细的仿真实验及与现有算法的比较表明,提出的覆盖算法不仅以最少数量的节点实现了网络覆盖与广播数据转发,同时延长了网络生命期。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基于兄弟节点备份的MPLS聚合多播故障恢复方案SBAMM,一方面,能够以快而准的方式绕过单链路和单节点故障,另一方面扩大了保护范围;最后优化了保护树的开销。另外,由于该方案是基于MPLS网络提出的,此方案也具有MPLS所具有的优点。结果分析表明,此方案具有更好的保护率、减低多播分发树的开销等优势。
给出一种新的安全协议的设计方法——组合设计方法,首先分别实现各个安全目标,然后将它们组合为一个新的安全协议。组合方法设计安全协议具有易于实现、易于验证等优点。给出组合规则,使用组合方法实现了普适计算环境下认证协议及密钥协商协议的设计。
针对从关系数据库模式学习所得的OWL本体大都是轻量级的,其概念层次结构过于扁平,很难被直接用于实际的本体应用,提出一种新颖的OWL本体进化方法。其通过形式概念分析对已有轻量级OWL本体进行概念聚类,根据概念等同度、概念包含度计算,自动提出丰富、修改本体概念语义关系的建议,从而辅助设计者实现本体进化。该方法将FCA与相似度计算结合使用,既发挥FCA语义强度较高的特点,又发挥相似度计算执行效率高且容易
为解决因散货码头的装卸工艺过于复杂而导致仿真系统设计上的困难,采用可拓展策略知识库的方式建立了用于处理作业干扰、优化仿真系统运行的智能处理模块,设计了相应的散货码头工艺智能仿真系统。以中国北方某大型散粮码头为例,应用WITNESS平台开发了相应的仿真程序,对仿真系统的智能化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智能模块对散货码头工艺仿真过程进行控制,能够以更为优化的方式处理仿真系统运行时发生的作业干扰。
根据复杂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级建模的需要,提出了一套复杂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级设计流程和建模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了层次化建模方法、Top-Down建模方法、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和Y-Chart建模方法,并采用提出的系统级建模方法,分别使用SystemC语言和POOSL语言成功地对语音识别系统进行了建模;通过模型的仿真进行了性能分析,并对分别得到的性能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两种语言的系统延迟时间与CPU占用率的性
提出一种基于二维资源模型的边界—跳跃(border-jump,BJ)算法,能够在不影响放置优化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搜索速度。同时引入邻接面积TAA(total adjacent area)作为放置优化的重要依据,减少了资源碎片,提高了芯片负载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运行时间和任务调度成功率上都有较好的表现。
在保证完全覆盖和网络连通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基于网格的密度控制算法GDCA。仿真实验表明,与其他连通覆盖集求解算法相比,GDCA算法能够获得更小的连通覆盖集;且这种算法属于分布式算法,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节点的传感区域可为任意凸形区域,更符合实际情况。
为了增强在构件组装过程中连接件的复用性,根据体系结构层的异常处理技术和理想容错构件的特点,提出了用四个基本连接件及其相互组合来实现构件间的连接,并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理想容错构件结构中。相关的实践活动表明,通过四个基本连接件的组合可部分实现相关功能模块的功能,增强了连接件的复用,同时还方便了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增强了系统的可信性。
提出了一种网络备份系统的数据高速缓存方法,可用于本地数据带宽大于备份线路带宽的备份系统中,尤其是基于Internet的备份系统。该方法通过在本地服务器上部署高速缓存器来暂存服务器的变化数据,并在稍后通过备份线路将缓存的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进行备份。
通过在Ad hoc多播路由协议(ADMR)中加入发布/订阅匹配算法,将发布/订阅中间件与移动Ad hoc网络相结合,设计出适应发布/订阅分布式网络的多播路由协议(PSMR),中间件使用该协议将发布者的数据分发到相匹配的订阅者。使用NS2网络仿真平台实现了该协议,将其与ADMR进行性能比较,大大减少了网络中分组转发次数,提高了网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