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酒防褐变的研究

来源 :食品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荔枝是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我国拥有丰富的荔枝品种资源,如:妃子笑、挂绿、糯米糍、桂味、淮枝、三月红、白糖罂等品种。
  食用荔枝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酿酒是消化荔枝的一条出路,同时荔枝糖酸适宜,果香浓郁,氨基酸种类齐全,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达44% ,很适合酿酒。近几年荔枝酒越来越常见,受到较多消费者的欢迎,但是产品在保存时会产生氧化褐變、失光等问题。其中,非酶褐变是荔枝酒在储藏期间出现的主要问题,本实验主要通过探究四种防褐变剂对荔枝酒防褐变的影响,确定能有效延缓荔枝酒褐变的添加剂及其最佳使用量,以达到防褐变的最佳效果。
  材料与方法
  材料。
  荔枝汁:从化顺昌源酒厂提供;
  冰冻荔枝果:淮枝,购于广西;
  酿酒酵母QA23、酵母多糖OptiWhite、复合澄清剂POL、PVPP:上海杰兔工贸有限公司;
  辅料及添加剂:白砂糖,柠檬酸,亚硫酸;
  仪器。Mettler-Toledo GB204型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UVmini-124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pHS-3B型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
  LRH-250A型生化培养箱:广东省医疗器械厂。
  工艺流程。荔枝制汁,去除果皮和果核,果肉放入榨汁机中反复压榨,过滤后在荔枝原汁中加入4mg/L的果胶酶,放入4 ℃冷库中静置沉淀一夜,于次日取出,离心后调整糖度和酸度再添加防褐变剂,便于与空白形成对照;接种发酵得到原酒后,再次置于4 ℃冷库中沉淀一夜,使酵母沉淀,次日取出离心,酒中酵母与酒液必须分离彻底,否则死去的酵母会自溶分解从而导致酒液变质酸败。
  结果与分析
  酵母多糖对荔枝酒品质的影响。在荔枝汁中添加酵母多糖,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荔枝酒的褐变指数降低,褐变抑制率均为正值,当添加量为0.75g/L时,褐变抑制率达到最高值17.19%;而在发酵后的荔枝酒中添加,荔枝酒的褐变指数则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其褐变抑制率均为负值。这说明,在荔枝汁中添加酵母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荔枝酒的褐变,而发酵后在荔枝酒中再添加酵母多糖则会加速荔枝酒的褐变。
  复合澄清剂对荔枝酒品质的影响。随着复合澄清剂添加量的增加,荔枝酒的褐变指数随之先降低,后略有升高,其褐变抑制率均为正值。这说明,在发酵后的荔枝酒中添加复合澄清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荔枝酒的褐变,起到了抗氧化的作用。当复合澄清剂添加量为1.4g/L时,防褐变效果达到27.27%。
  PVPP对荔枝酒品质的影响。随着PVPP添加量的增加,荔枝酒的褐变指数先下降,后升高,其褐变抑制率均为正值。这说明,通过PVPP的吸附处理,荔枝酒的褐变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当添加量为0.5g/L时,褐变抑制率最高,为26.51%。
  讨论
  酵母多糖在荔枝酒中可溶,可以防止褐变,也可以改善酒体的口感,使酒的味道更圆润。甘露糖蛋白的存在,可以增强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的蛋白稳定,加入荔枝酒中,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酵母多糖能包裹住酒中的多酚,既能达到防褐变的功能,也能改善酒中的苦涩味。
  利用三种不同添加剂处理荔枝酒,酵母多糖可包裹住荔枝酒中的多酚,从而有效抑制荔枝酒的氧化褐变,更能柔和荔枝酒的口感,其发酵前最佳添加量0.75g/L、褐变抑制率为17.19%;复合澄清剂POL由酪蛋白与PVPP以适当比例组合,能提高荔枝酒抗氧化能力,预防美拉德反应,从而达到防褐变的目的,其处理荔枝酒最佳添加量1.4g/L、褐变抑制率为27.27%;PVPP能吸附荔枝酒中的多酚,达到防褐变效果,提高荔枝酒成分的稳定性,其处理荔枝酒最佳添加量0.5g/L、褐变抑制率为22.77%。三种防褐变剂的使用效果都不错。
其他文献
食源性病原菌中,沙门氏菌的分布广、危害大,食用沙门氏菌污染后的食物,可罹患感染性腹泻疾病。水中沙门氏菌的繁殖能力弱,冰箱中其可存活3-4个月,自然环境下的粪便中沙门氏菌可存活1-2个月。37℃的环境中,沙门氏菌的繁殖最佳,而在20℃以上即可大量繁殖[1]。所以,對低温储存食品的质量进行防护至关重要。沙门氏菌主要存在于家禽、蛋、肉类产品中,食物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低温储存环境下容易被污染。而在食物中毒
甜蜜素化学名:环已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人工甜味剂。其使用范围和限制不明确,在黄酒甜蜜素的测定试验中,气相色谱在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材料和方法主要仪
农药是用于农作生产中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植物等从而保障和促进农作物生长的一类药物的统称,尤其用于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调节作物生长、杀灭杂草的药物制剂。农药残留问题是随着农药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而造成的,农药施于农作物后只有一部分附着于作物表面进而被作物吸收,另一部分散落于土壤、大气和水体中,也会部分被植物吸收,而被植物吸收的也会残留于植物体内,随之直接或间接传递给牲畜、人体内,特别是随着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目前油菜高效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探究适合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的最佳栽培模式,以特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系‘1358’为材料,共设置3个播种期、3个栽培密度和2
地参的介绍  地参属草本植物,菜药兼用。具多节的圆柱状地下横走根茎,其节上有鳞片和須根。茎直立,不分枝,四棱形,节上多呈紫红色,无毛或在节上有毛丛。大多分布在东北、陕西、河北、四川、湖南、江西等省地区,其适应性强、不畏寒冷、耐热、不怕湿气、不怕虫害易养殖。适合种植于多种地势,如山间,山坡,田地,容易养殖。  地参的药食价值  地参具有调节肠胃的不良状况,改善人体血脂的浓度,提升人的精神状态,使人头
为了探求文山烟区最佳的覆盖方式,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5种覆盖方式(全期覆膜、全期覆草、裸地栽培、前膜后草、前期覆膜)对烤烟不同时期根系活力、硝酸还原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要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有效解决市场化形势下农民卖粮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为重点,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