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1月6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第五国际会议室显得很冷清,我和几位模拟联合国团队的队员在整理会场。环顾会场,四面墙壁上的一面面国旗正在被一一取下,主席台后巨大的联合国背景图像缓缓落下。而出现在我脑海中的,却是另外的一番景象:一天前在大会上唇枪舌剑的发言和讨论,做一名外交官指点江山的气魄以及两个月来查资料、读文献的辛苦,犹如放电影般在眼前闪过。
成为一个外交官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第一次观看《我的1919》,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在国家无力、政府无能的情况下,中国第一任外交官顾维钧在巴黎会议上为中国赢得了尊重。顾维钧在陈诉最后,低沉而高亢地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我那时就梦想有一天能够熟稔民族的底蕴,心怀人民的利益,代表国家的声音。
考进西北工业大学后,我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模拟联合国团队。从此,我便深深爱上了模拟联合国活动。因为它带给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它在象牙塔中仿佛一颗明珠,放着璀璨的光,我则深深地被它吸引,享受着大学生活那无穷的乐趣。
我们学校这次在大会中代表法国。洪萧和我在第一委员会,讨论的是“艾滋病患者的人权”,王玲玲和杜宇在第二委员会,议题是“妇女儿童权益”。对于法国这个欧罗巴大陆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除了足球和时装之外我几乎一无所知,更别提政府在艾滋病问题上的态度了。可是模拟联合国活动要求每个人真正进入角色,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表,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有凭有据,绝不能信口开河。所以,为了掌握足够的资料来支撑会场上的发言和讨论,我必须耐心查阅法国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条款、领导人发言、欧盟和联合国相关的措施等浩如烟海的资料。举个例子来说,为了找到法国有关艾滋病患者能否结婚的法律依据,我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都在网上找资料,搜索和阅读的文章囊括了从哈佛大学教授的论文到国际组织的评估。直到双眼发昏,才找到了一篇欧盟在2000年通过的基本人权法的宪章,辛苦地读了一遍,才发现里面也只是提到“考虑各国的国情,依据各国的宪法,来确保人们婚姻的权利……”两天时间就换来这一句话,我险些昏倒!而这样的情形在我们查阅资料的时候却是屡见不鲜。如果你问我这两个月的准备带给我的除了忙碌和辛苦还有什么?哈哈,你相信吗?我的英语阅读能力神奇地提高了许多,速度快得让我自己都难以想象。
随着日期的一天天临近,我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资料。做了几次模拟演讲后,自我感觉还不错,就想象着自己站在讲台前,针砭时弊,慷慨激昂,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一个字——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是何等的境界,何等的意气,何等的英雄!
怀着这样的憧憬,终于盼来了大会开幕的日子。开幕式结束后,会议正式开始,各国代表上台发言,阐述本国立场和观点。听着他们的演讲,我突然有些紧张了:几乎所有的“外交官们”英语语音准确,表达流畅,内容切中肯綮。大家都是有备而来,我能顺利地阐释法国的立场吗?轮到我站在讲台上发言的时候,看着台下的China、USA、Russia等国家的小牌子,想到他们此刻也一定同我一样的心情,我们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这样一想,心情反倒镇定了下来,几个月来的精心准备给了我无穷的精神动力。就好像我正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厅内面对着世界各国的人民,我需要为法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谋求福祉一样,我用沉稳的声调,言之有据的内容,代表一个大国的气势,完成了这次演讲——虽然只有大会限定的3分钟。
到了磋商阶段,我更是感到大家眉宇间志在必得的气势。各国代表侃侃而谈,不同的同盟很快就提交出了不同草案。最艰难的阶段到了,代表们要进行“游说”,为本国争取支持票。但是大家都不肯轻易放弃本国的立场,毕竟那薄薄的一页立场文件不仅蕴含了每个人两个月的辛苦,更是代表“自己国家”几百万甚至十几亿人民的切身利益。我的首度攻坚受挫!此时,我想起了一句话“最好的言语就是倾听”,顿悟:大家都在推销自己的观点,互不退让,为什么不提取相同的观点,求大同存小异?我主动找到美国(清华大学)、加拿大(西南交通大学)、日本(西安外国语学院)的代表,谈了自己的想法。由于国际利益比较一致,大家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只有一点构成明显的冲突。于是我表示法国愿意在某些问题上做出让步,来推动我们几个国家的合作,至于有分歧的问题,希望能进一步磋商。他们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然后我参照这3个国家代表发言时的重点,把法国的观点与他们的相融合,然后再去推销自己的立场,争取支持。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对于有分歧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两个联盟的共同要求。此时,大会前充分的准备就帮了我的大忙,鉴于翔实的资料,我引经据典,参照国际上公认的条约和宣言,以及欧盟和美国签署的保护艾滋病患者权益的协议,对我们的问题进行了修改。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12个小时,在会议期间,我们用英语磋商,在一个半小时的用餐和休息时间,我们仍不忘商谈。晚上10点会议结束后,我就到这几个代表的住处去继续讨论……最终,欧盟和美、加、日的观点成功融合,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虽然没有实现“指点江山”的英雄梦,但我也充当了一个穿针引线、不可缺少的角色。在此次大会模拟的人权委员会里,各个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平等的,都有保护人权的责任和义务,任何国家都没有特权。所以,这个会场也不可能有“英雄”,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发号施令的强者,而是一个协调、沟通、指引的智者。面对不同国家的代表,倾听,总结,合作,求同存异,非常的重要——会场如此,生活也如此!
整个大会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就要算是投票了。先前所有的努力都要在此化为果实,这也是大会唯一允许鼓掌的阶段。当一份草案投票通过,正式成为决议时,掌声就送给为此辛勤付出的代表们。草案的条款可能来自于以前公认的国际条约,也可能是代表们根据国际和国家情况提出的新举措,无论哪种方式,都来自于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智慧。
也许,我们在会场上的讨论显得过于理想,不够成熟,但是这些理念会激励我们不断地努力,在将来,这些目标和措施很可能在我们的手里实现。行文至此,布莱尔的一句话涌上心头——“现在你们的行动、思想,将会影响,甚至决定这个国家的将来。”以此共勉,因为未来正等着我们去描绘!
这次活动已经圆满地结束了,我又回到了作为一个“普通”学生的生活中,回归那学不完的定理和方程式。每到写作业、读书倦怠时,我就会想起这段“仕途”,这段“巅峰”的经历,然后就告诉自己:别陶醉了,努力吧,这个外交官的梦想还等着自己去实现呢!
(协助写稿:王玲玲李振)
成为一个外交官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第一次观看《我的1919》,我就被深深地震撼了。在国家无力、政府无能的情况下,中国第一任外交官顾维钧在巴黎会议上为中国赢得了尊重。顾维钧在陈诉最后,低沉而高亢地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我那时就梦想有一天能够熟稔民族的底蕴,心怀人民的利益,代表国家的声音。
考进西北工业大学后,我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模拟联合国团队。从此,我便深深爱上了模拟联合国活动。因为它带给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它在象牙塔中仿佛一颗明珠,放着璀璨的光,我则深深地被它吸引,享受着大学生活那无穷的乐趣。
我们学校这次在大会中代表法国。洪萧和我在第一委员会,讨论的是“艾滋病患者的人权”,王玲玲和杜宇在第二委员会,议题是“妇女儿童权益”。对于法国这个欧罗巴大陆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除了足球和时装之外我几乎一无所知,更别提政府在艾滋病问题上的态度了。可是模拟联合国活动要求每个人真正进入角色,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表,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必须有凭有据,绝不能信口开河。所以,为了掌握足够的资料来支撑会场上的发言和讨论,我必须耐心查阅法国相关的政策文件、法律条款、领导人发言、欧盟和联合国相关的措施等浩如烟海的资料。举个例子来说,为了找到法国有关艾滋病患者能否结婚的法律依据,我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都在网上找资料,搜索和阅读的文章囊括了从哈佛大学教授的论文到国际组织的评估。直到双眼发昏,才找到了一篇欧盟在2000年通过的基本人权法的宪章,辛苦地读了一遍,才发现里面也只是提到“考虑各国的国情,依据各国的宪法,来确保人们婚姻的权利……”两天时间就换来这一句话,我险些昏倒!而这样的情形在我们查阅资料的时候却是屡见不鲜。如果你问我这两个月的准备带给我的除了忙碌和辛苦还有什么?哈哈,你相信吗?我的英语阅读能力神奇地提高了许多,速度快得让我自己都难以想象。
随着日期的一天天临近,我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资料。做了几次模拟演讲后,自我感觉还不错,就想象着自己站在讲台前,针砭时弊,慷慨激昂,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一个字——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是何等的境界,何等的意气,何等的英雄!
怀着这样的憧憬,终于盼来了大会开幕的日子。开幕式结束后,会议正式开始,各国代表上台发言,阐述本国立场和观点。听着他们的演讲,我突然有些紧张了:几乎所有的“外交官们”英语语音准确,表达流畅,内容切中肯綮。大家都是有备而来,我能顺利地阐释法国的立场吗?轮到我站在讲台上发言的时候,看着台下的China、USA、Russia等国家的小牌子,想到他们此刻也一定同我一样的心情,我们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这样一想,心情反倒镇定了下来,几个月来的精心准备给了我无穷的精神动力。就好像我正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大厅内面对着世界各国的人民,我需要为法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谋求福祉一样,我用沉稳的声调,言之有据的内容,代表一个大国的气势,完成了这次演讲——虽然只有大会限定的3分钟。
到了磋商阶段,我更是感到大家眉宇间志在必得的气势。各国代表侃侃而谈,不同的同盟很快就提交出了不同草案。最艰难的阶段到了,代表们要进行“游说”,为本国争取支持票。但是大家都不肯轻易放弃本国的立场,毕竟那薄薄的一页立场文件不仅蕴含了每个人两个月的辛苦,更是代表“自己国家”几百万甚至十几亿人民的切身利益。我的首度攻坚受挫!此时,我想起了一句话“最好的言语就是倾听”,顿悟:大家都在推销自己的观点,互不退让,为什么不提取相同的观点,求大同存小异?我主动找到美国(清华大学)、加拿大(西南交通大学)、日本(西安外国语学院)的代表,谈了自己的想法。由于国际利益比较一致,大家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只有一点构成明显的冲突。于是我表示法国愿意在某些问题上做出让步,来推动我们几个国家的合作,至于有分歧的问题,希望能进一步磋商。他们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然后我参照这3个国家代表发言时的重点,把法国的观点与他们的相融合,然后再去推销自己的立场,争取支持。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对于有分歧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两个联盟的共同要求。此时,大会前充分的准备就帮了我的大忙,鉴于翔实的资料,我引经据典,参照国际上公认的条约和宣言,以及欧盟和美国签署的保护艾滋病患者权益的协议,对我们的问题进行了修改。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12个小时,在会议期间,我们用英语磋商,在一个半小时的用餐和休息时间,我们仍不忘商谈。晚上10点会议结束后,我就到这几个代表的住处去继续讨论……最终,欧盟和美、加、日的观点成功融合,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虽然没有实现“指点江山”的英雄梦,但我也充当了一个穿针引线、不可缺少的角色。在此次大会模拟的人权委员会里,各个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平等的,都有保护人权的责任和义务,任何国家都没有特权。所以,这个会场也不可能有“英雄”,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发号施令的强者,而是一个协调、沟通、指引的智者。面对不同国家的代表,倾听,总结,合作,求同存异,非常的重要——会场如此,生活也如此!
整个大会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就要算是投票了。先前所有的努力都要在此化为果实,这也是大会唯一允许鼓掌的阶段。当一份草案投票通过,正式成为决议时,掌声就送给为此辛勤付出的代表们。草案的条款可能来自于以前公认的国际条约,也可能是代表们根据国际和国家情况提出的新举措,无论哪种方式,都来自于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智慧。
也许,我们在会场上的讨论显得过于理想,不够成熟,但是这些理念会激励我们不断地努力,在将来,这些目标和措施很可能在我们的手里实现。行文至此,布莱尔的一句话涌上心头——“现在你们的行动、思想,将会影响,甚至决定这个国家的将来。”以此共勉,因为未来正等着我们去描绘!
这次活动已经圆满地结束了,我又回到了作为一个“普通”学生的生活中,回归那学不完的定理和方程式。每到写作业、读书倦怠时,我就会想起这段“仕途”,这段“巅峰”的经历,然后就告诉自己:别陶醉了,努力吧,这个外交官的梦想还等着自己去实现呢!
(协助写稿:王玲玲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