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生儿期指小儿出生离开母体,至出生后28天。这期间小儿离开母体到自然环境生活,生理上起了很大变化,对外界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为了使其能适应新的环境,必须做到科学护理。环境:室温一般为21~24℃为宜。湿度一般为55~60%。做好地面及空气消毒,预防感染;卫生:每日洗澡,做好皮肤清洁;衣着以柔软、清洁、肥大、易于穿脱为宜;做好局部护理:包括口腔护理、眼部护理、脐部护理,预防臀红;注意保护囟门,睡眠时平卧、侧卧交替,禁止遮盖口鼻,防止新生儿窒息;经常变换睡眠姿势,防止头颅变形。
【关键词】 新生儿 护理 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153-01
新生儿期是指小儿出生离开母体,至出生后28天。这段期间小儿离开母体到自然环境生活,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抵抗力弱。为了使其能适应新的环境,必须做到科学护理,消除种种不利因素,帮助小儿踏上漫漫人生旅途的第一步,促进其健康成长,预防疾病。
1 环境
新生儿从母体子宫内环境进入到外界自然环境,各个方面必须有个适应过程,过渡时期的环境应该基本接近于宫内条件。首先室内温度要略高一些,但也不宜太高,必须较恒定,一般为21~24℃为宜。过低易受凉感冒,过高出汗多也容易着凉,并易长痱子而发展为痱毒。要定时通风,要有阳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在室内吸烟,以免新生儿吸入刺激性气体而引起不适。湿度一般为55~60%。为了预防感染,应做好室内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地面应用含氯量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每日2次。做好空气消毒,有条件时应用紫外线消毒器消毒30分钟,每晚1次。也可用乳酸熏气密封,每100立方米用乳酸12毫升,再加等量水,每周1~2次。环境应保持安静,避免一切噪音。床铺不可太软,以免影响新生儿的骨骼发育。
2 卫生
做好皮肤的清洁,每日洗澡。新生儿皮肤表面带有一层油脂,又名胎脂。胎脂过多时可用消毒棉花蘸植物油擦去一部分。因新生儿皮肤娇嫩,表面皮肤发育不健全,保护力差,稍不注意就容易受损。洗澡可以清洁皮肤,加快血液循环,起到增加食欲,促进生长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脐带未脱落前,不可将脐带部分浸泡在水中。洗澡时间最好选择在中午前后,喂奶前30分钟,室温保持在24~28℃,水温38~40℃,并准备好大浴巾、换洗衣物及尿布。洗澡时动作要轻柔、快捷,不可暴露时间太长,整个过程5~10分钟,浴后抹上无刺激性的爽身粉或滑石粉,使小儿舒适爽滑。
3 衣着
新生儿的衣着应根据其本身的特点和生长发育的需要来选择,以柔软、清洁、肥大、易于穿脱为宜。包被不应过多过厚,要选择对新生儿皮肤无刺激性的,如棉布、棉针织品、棉薄绒布。式样简单、胸腹宽松、衣袖裤腿肥大。使新生儿四肢活动灵活,便于换洗。
4 局部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机体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复杂的变化,才能适应外界环境,保证生存和健康成长。此期发病率、病死率较高,因此预防感染尤为重要,要加强护理。
4.1 口腔护理
新生儿娩出后,应用消毒纱布清除口鼻内的羊水及秽液,以免污秽之物吸入气道。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加强奶具的消毒,保持乳母乳头的清洁。
4.2 眼部护理
新生儿娩出后1~2d,眼角有时会出现发红或有分泌物,此时切不可用手直接擦拭,可用抗炎眼药水及生理盐水点眼。
4.3 脐带护理
必须密切观察新生儿脐带情况。脐带脱落前,每日用75%酒精擦洗脐部一次,然后再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能在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不用纱布。脐带脱落前后都要注意局部干燥,注意不要讓大小便或水渗到脐部,以防止感染。如发现脐部周围发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及臭味,应每天做消炎处理,必要时请医生查看。
4.4 臀红的预防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尿布不及时更换,受大小便刺激容易引起臀红,即尿布疹。为预防尿布疹,必须做到及时更换纸尿裤,要选择柔软吸水性好的纸尿裤,每次大便后清洁臀部,擦干后涂上消毒植物油或滑石粉等。
4.5 安全防范
新生儿前囟门和后囟门都应特别注意保护,避免硬物碰撞。注意修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睡眠时应侧卧及平卧交替,绝对禁止遮盖口鼻,以免新生儿窒息。
5 食具的消毒
给新生儿母乳前应用温水清洁乳头,用清洁的毛巾擦干后哺乳,喂水的奶瓶、奶头每次使用后清洗干净,用时再用开水烫洗后方可使用。因特殊原因暂时不能哺喂的,可将奶汁挤在贮奶袋内,放入冰箱内冷藏24小时有效。
6 保证睡眠
新生儿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经常变换睡眠姿势,以防止头颅变形。
7 正确处理好特殊生理现象
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
护理人员若有急性呼吸道疾病、发热、皮肤感染,急性单纯疱疹,胃肠炎,或正在患病期间,均不宜做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护士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接触每个新生儿前均应用肥皂和流水认真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进入病室和进行各项操作均应衣帽整齐,头发不外露,并戴口罩。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要认真仔细地观察,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护理,并与主管医生经常沟通,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总之,新生儿护理是儿科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到的专业医学知识很多,护士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新生儿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作者王文琴)
【关键词】 新生儿 护理 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153-01
新生儿期是指小儿出生离开母体,至出生后28天。这段期间小儿离开母体到自然环境生活,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抵抗力弱。为了使其能适应新的环境,必须做到科学护理,消除种种不利因素,帮助小儿踏上漫漫人生旅途的第一步,促进其健康成长,预防疾病。
1 环境
新生儿从母体子宫内环境进入到外界自然环境,各个方面必须有个适应过程,过渡时期的环境应该基本接近于宫内条件。首先室内温度要略高一些,但也不宜太高,必须较恒定,一般为21~24℃为宜。过低易受凉感冒,过高出汗多也容易着凉,并易长痱子而发展为痱毒。要定时通风,要有阳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在室内吸烟,以免新生儿吸入刺激性气体而引起不适。湿度一般为55~60%。为了预防感染,应做好室内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地面应用含氯量为500mg/L的消毒液擦拭,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每日2次。做好空气消毒,有条件时应用紫外线消毒器消毒30分钟,每晚1次。也可用乳酸熏气密封,每100立方米用乳酸12毫升,再加等量水,每周1~2次。环境应保持安静,避免一切噪音。床铺不可太软,以免影响新生儿的骨骼发育。
2 卫生
做好皮肤的清洁,每日洗澡。新生儿皮肤表面带有一层油脂,又名胎脂。胎脂过多时可用消毒棉花蘸植物油擦去一部分。因新生儿皮肤娇嫩,表面皮肤发育不健全,保护力差,稍不注意就容易受损。洗澡可以清洁皮肤,加快血液循环,起到增加食欲,促进生长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脐带未脱落前,不可将脐带部分浸泡在水中。洗澡时间最好选择在中午前后,喂奶前30分钟,室温保持在24~28℃,水温38~40℃,并准备好大浴巾、换洗衣物及尿布。洗澡时动作要轻柔、快捷,不可暴露时间太长,整个过程5~10分钟,浴后抹上无刺激性的爽身粉或滑石粉,使小儿舒适爽滑。
3 衣着
新生儿的衣着应根据其本身的特点和生长发育的需要来选择,以柔软、清洁、肥大、易于穿脱为宜。包被不应过多过厚,要选择对新生儿皮肤无刺激性的,如棉布、棉针织品、棉薄绒布。式样简单、胸腹宽松、衣袖裤腿肥大。使新生儿四肢活动灵活,便于换洗。
4 局部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机体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复杂的变化,才能适应外界环境,保证生存和健康成长。此期发病率、病死率较高,因此预防感染尤为重要,要加强护理。
4.1 口腔护理
新生儿娩出后,应用消毒纱布清除口鼻内的羊水及秽液,以免污秽之物吸入气道。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加强奶具的消毒,保持乳母乳头的清洁。
4.2 眼部护理
新生儿娩出后1~2d,眼角有时会出现发红或有分泌物,此时切不可用手直接擦拭,可用抗炎眼药水及生理盐水点眼。
4.3 脐带护理
必须密切观察新生儿脐带情况。脐带脱落前,每日用75%酒精擦洗脐部一次,然后再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能在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不用纱布。脐带脱落前后都要注意局部干燥,注意不要讓大小便或水渗到脐部,以防止感染。如发现脐部周围发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及臭味,应每天做消炎处理,必要时请医生查看。
4.4 臀红的预防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尿布不及时更换,受大小便刺激容易引起臀红,即尿布疹。为预防尿布疹,必须做到及时更换纸尿裤,要选择柔软吸水性好的纸尿裤,每次大便后清洁臀部,擦干后涂上消毒植物油或滑石粉等。
4.5 安全防范
新生儿前囟门和后囟门都应特别注意保护,避免硬物碰撞。注意修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睡眠时应侧卧及平卧交替,绝对禁止遮盖口鼻,以免新生儿窒息。
5 食具的消毒
给新生儿母乳前应用温水清洁乳头,用清洁的毛巾擦干后哺乳,喂水的奶瓶、奶头每次使用后清洗干净,用时再用开水烫洗后方可使用。因特殊原因暂时不能哺喂的,可将奶汁挤在贮奶袋内,放入冰箱内冷藏24小时有效。
6 保证睡眠
新生儿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经常变换睡眠姿势,以防止头颅变形。
7 正确处理好特殊生理现象
所谓的新生儿“马牙”、女婴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红尿、乳房肿大、红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等,这些过几天后就会自然消失,不必特殊处理。
护理人员若有急性呼吸道疾病、发热、皮肤感染,急性单纯疱疹,胃肠炎,或正在患病期间,均不宜做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护士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接触每个新生儿前均应用肥皂和流水认真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进入病室和进行各项操作均应衣帽整齐,头发不外露,并戴口罩。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要认真仔细地观察,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护理,并与主管医生经常沟通,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总之,新生儿护理是儿科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涉及到的专业医学知识很多,护士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新生儿护理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作者王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