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路径探析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ovue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仅是向人民群众进行理论宣传,更重要的是通过倡导践行价值、养成社会风气、引导风尚追求、形成长效机制等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当中,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感知、领悟、认同、遵从。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普及路径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表明在人民群众中普及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成为我党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因此,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仅是向人民群众进行理论宣传和督导,还需要进一步内化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让人民群众切实感知、领悟、认同、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倡导践行价值
  首先,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深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源于实践,它的发展依赖于实践。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形成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伟大的建设、改革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且通过实践检验、整合,上升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反映国家性质、社会本质以及全体人民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实现其指导作用的途径之一。其只有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多方面、多维度、多领域相结合,才能找到赖以发挥指导作用的平台,实现导向、教化、激励和凝聚作用。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活水源头。这是一个包容、开放、统一的体系,需要创新和发展,只有在人民群众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使其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其次,促进人民群众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一,通过践行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无论是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必须通过实践的作用。第二,通过践行实现理性认知内化为自觉认同。认知不等于认同,认知只是认同的起点,通过践行才能切实感受和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自觉地将其纳入自己的思想道德结构之中,转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支配与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①第三,通过践行实现理论认识转化为行动自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转化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只有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将道德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最后,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活动。第一,搞好经济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物质基础。一方面,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扬人民群众精诚团结、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会使人民群众增加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第二,搞好制度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机制保障。通过建立道德评价制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制度化的行为规范,使人民群众从思想上分清道德评价标准,在行为上提倡先进的,反对落后的。切实加强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使鼓励与惩罚能够落到实处。第三,搞好载体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搭建广阔平台。积极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让人们在创造和享受精神文化产品的过程中感悟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利用传统节日活动、红色旅游、入党入团仪式等形式,让人们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养成社会风气
  好的社会风气非常重要,可以对整个社会的认知、舆论产生导向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养成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社会风气。②
  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中,使人民群众在学习模范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其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使人民群众在共建文明中陶冶道德情操。再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到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中,使人民群众在履行公约中培育良好风尚。行业规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贴近实际,也更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推动思想道德建设日常化、具体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成为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基本遵循的主流价值观念。
  引导风尚追求
  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多元价值观念彼此冲突,人民群众产生了价值选择的困惑。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充分发挥其引导风尚追求的功能,有效引导各种思潮、观念,并将其整合,形成社会主义健康向上的风尚追求。
  首先,进一步加大宣传、督导力度,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其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其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积极作用,感受到它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际利益和好处,认识到它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密切联系。最后,通过各种宣传舆论途径让人民群众看到错误思潮的不良影响,使人民群众在比较鉴别中正确认识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念。
  形成长效机制
  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必须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纳入制度化轨道,形成长效机制,使人民群众在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中接受并认同它,转化为个体的价值目标和行为。   第一,建立全方位的教育机制,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从教育理念上,要充分认识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方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一是从教育目标上,要引导人民群众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掌握科学的价值评价标准,培养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二是从教育内容上,要充分借助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加大教育力度,在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同时,宣传我国传统民族精神来凝心聚力。三是从教育层次上,要首先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要重点关注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第二,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机制就是通过一套可达性的目标、先进性的榜样、理性化的制度,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促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自觉认同,从而增强其实效性。③一方面,制定激励目标,通过制定具体的行为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贯穿其中,并确定达到目标的奖励办法,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创新激励方式,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充分发挥各阶层人民的精神与力量。④
  第三,建立有效的自律机制,将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内在价值追求。自律的形式主要有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是指人们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其精神实质和行为要求,以此来提高精神境界,规范具体行为。自我反省是指人们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准找出差距和不足,及时纠正和克服,不断矫正自己的价值观念。自我批评是指对自己思想深处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承认错误并下决心改正,自我批评的过程也是增强价值认同的过程。⑤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
  【注释】
  ①蒙冰峰,廉永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与机制”,《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63~65页。
  ②黄凯锋,唐志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5页。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④尹彦:“心理机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教育评论》,2009年第1期,第16~19页。
  ⑤杨明,郭广银,李克海:“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25~28页。
其他文献
延庆位于北京中心城的上风上水方向,直接影响北京中心城的生态环境质量,在北京市域生态空间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延庆县在北京市区县定位中,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对北京市生态
将近年底,事情突然挤作一团,人莫名其妙地团团转,自己看自己都眼晕。各处来电话让交这个设计交那个报告,各种邮件催着填这个表格填那个单子;各种评审会论证会接二连三,本地的外地的
我目前主抓的工作是援建项目,包括北京产业园的报批等。建设顺序上坚持民生优先、基础设施优先。北京的援建项目,总体来说进展比较顺利。第一批14个项目主要集中在民生和基础设
当前,全球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忽略的问题,无论是产品生产还是商品消费,国家和地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世界产品和全球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一个整体。经济活动的无国界趋势,势
社会转型期,农民工由于受到城乡二元体制以及自身弱势地位影响,制度内维权不畅、制度外维权受阻,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公共协商”这一制度设计有助于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促进其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制度设计、农民工利益实现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完善、城乡教育不公以及农民工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公
“隐性福利”有别于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显性福利”,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和违规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住房福利隐性化、日常消费福利化、金融投机福利化和知识产品福利化等多
【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坚定不移地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其真正走进群众、走进实际、走进生活,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定不依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众化 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任何
【摘要】文章对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形式进行历史性考察,分析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形式的适用性,指出应理性地思考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形式所应具备的限度范围,在限制和监督多数的同时充分保障少数的权力。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些都为多数人统治的民主的实现创造了可能。  【关键词】多数人统治 历史起源 合理性 现实性  多数人统治民主形式的历史起源考察  雅典之所以被认为
模式的本质是创新。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就是从实际出发,探索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新模式。文章基于民族地区人们思想意识上的“观念约束力”,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的人们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