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高课外阅读兴趣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eryh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大语文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大语文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选择和推荐合适的读物,感受阅读之美;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辅助,广泛的课外阅读,能扩展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激发读书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可以说,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另一只翅膀。教育学家早就研究论证:学好语文,三成在课内,七成在课外。
   可是,在这个网络畅通的时代,手机、电脑、电子书侵扰着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手机代替了课外书。很多家庭没有藏书或不常购书,孩子们在家无书可读。也有同学反映作业太多,无时间看书。再者学生缺乏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得学生没有兴趣看课外书,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多于课外阅读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刻不容缓。
   一、激发好奇心,诱发阅读热情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是贫乏的,總想“打破沙锅问到底”。基于这种心理需求,有意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从课外阅读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诱发阅读热情,使他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被动到主动,从而喜欢课外阅读。
   下课了,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我衣服上有火花呢?”我没有马上告诉他答案,而是启发诱导:“不仅衣服会产生火花,石头、铁块等物体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想知道答案,还是问《十万个为什么》吧!”第二天上课前,他兴冲冲地告诉我:“老师,我昨天在《十万个为什么》上了解到,物体摩擦产生静电,从而导致火花。”看着他满脸的成就感,我因势利导,告诉他课外阅读多了,还会探寻到很多奥秘。
   上语文课时,我常借课内知识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如上《索溪峪的“野”》后,学生对祖国的名山大川充满向往,我便借机开展“祖国江山知多少”的活动,让孩子们利用班队活动汇报,同学们兴趣盎然,课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课堂上各抒己见,气氛热烈。有的同学还将知识拓宽,除了介绍名山大川,还总结了一些旅游攻略。通过阅读,学生知道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读带动说,真是两全其美!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借助名人苦读的故事,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励孩子们向名人学习。讲授古诗时,我告诉学生唐代诗人杜甫,读遍古诗书,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述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古训。介绍了高尔基对于书的阅读“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似的”,为了阅读,他边工作边偷着读书,经常遭到毒打、毁书,正是经历了长期的苦读,才有了他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激励着学生主动读名著、学名人,读有所悟。活动课上,通过“伟人事迹知多少”的故事会,同学们畅所欲言,从战斗英雄到开国元勋,从文学巨匠到科学巨人,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学生思路拓宽了,见识广了,这就是广泛阅读的结果。
   三、好书推介,益智增趣
   有时候,学生不爱阅读,是缺乏正确的指导,对阅读的理解太狭隘。一讲阅读,就以为是看作文书,很多父母也是这样理解的。一说给小孩买课外书,就净往作文书堆里找,还向老师诉苦:“我给孩子买的作文书一大堆了,可他就是不看,作文还是头疼!”也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看小说、杂志之类的闲书,就嚷起来了,认为不务正业,耽误学习。这样理解是片面的。阅读应广而博,不应限定在几本作文书上,既限制了学生思维,又激不起阅读的兴趣,实在无益。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杂志报刊,纸《儿童文学》《少年科学》《读者》《意林》等,这些课外读物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丰富了课余生活,还增添了生活情趣,读书多样化,满足了儿童追求多姿多彩生活的心理需求。
   四、教给多种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课外阅读的形式和方法当多样化,让学生在变化中体味阅读的趣味,激发阅读的兴趣。我经常告诉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皆能找到读书的素材。不仅要从书报杂志中阅读,也要从广播、电视中阅读,逛街时也能阅读(例如招牌、广告等)……总之,在广袤的社会中处处可阅读。
   为了使课外阅读有效又有趣,我还指导学生做剪报、剪贴、摘录,指导他们分门别类,配插图,贴上喜欢的贴纸,一本本精美的阅读笔记让人赏心悦目,孩子们经常拿出来欣赏交流,浓郁的读书氛围蔚然成风。我还定期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如“好书大家看”。每逢开展班级共读一本好书前,我还和孩子们做功课,利用一节课为同学们介绍书籍的不同版本,欣赏精美的图书封面,从不同的图案去了解作者、作品的内涵,勾起学生的向往。另外,我还布置一些上网查阅的作业,如作家简介、写作背景、作品的知名度等,让学生填好读书卡,然后分章节开始阅读。这时,我会设计不同类型的思考题,通过作业来反馈阅读效果。学生的阅读由泛读到精读,提高了阅读的质量,做到了有效阅读。在完成文本阅读后,再花两节课进行阅读分享。一节课由学生主讲,一节课由我补充说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完成对作品的深度研读。有效阅读完一部作品,学生似完成一次心灵的洗礼,受益良多,意犹未尽。
   只要勇于探索,躬身实践,就会发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有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就游刃有余了。
其他文献
从新农村建设和休闲农业的相关内涵出发,分析了在渝东南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对其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并总结了在渝东南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自然、资源、人文、市场条件,最后从政府
自我管理问题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而且是关于人的哲学问题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论题。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人的权利、尊严、自由、平等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如何保证奶牛的健康成长,促进生乳质量和单产水平提高,减少疾病发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要实现以上目标,奶牛场的建设水平,也就是奶牛居住的“家”显得尤为重
近期,张家口市郊区某奶牛场部分奶牛出现屡配不孕的现象,笔者前去就诊,通过采取综合疗法,病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供从事奶牛养殖生产的技术人员参考。
世界范围的养老保险改革体现出来的市场化或私有化,实质在于依靠市场机制强化和拓展个人的养老责任,从而替代政府责任的过度,弥补政府责任的不足.在养老市场中,个人养老责任
在论述农民对土地承包及其相关法律政策了解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民对土地承包及其相关法律政策理解的误区,剖析了土地承包过程中常见的违法现象,建议把土地承包的相关法律
匈奴政权“最大国”、“二十四长”、“四角”、“六角”是研究匈奴历史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研究成果中,关于“最大国”、“二十四长”的某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南匈奴时期,匈奴
货币是一种文化的结晶,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货币的非人格性随着文化的发展还会不断得到发展。货币以此使得所有在其他方面都强调彼此的分歧和保留的个人和团体的行动能够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