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热处理铸造Al-Si系合金时效行为研究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ts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可热处理铸造Al-Si系合金的时效行为.发现合金的时效硬化曲线表现出不同的单、双峰硬化特征.透射电镜(TEM)、高分辨电镜(HRTEM)观察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证实,时效硬化的单、双峰现象与合金的时效析出序列密切相关,AlSiMg合金的GPⅡ区和亚稳定相的形成部分重叠交叉进行,造成了时效曲线上的硬度平台;在AlSiCu合金的时效过程中,GP区向亚稳定相的直接转变,造成了时效曲线上的单硬度峰.而A354和AlSiCuMg合金中GPⅡ区向亚稳相的转变有明显的时间间隔,使合金时效硬化曲线出现了双
其他文献
采用单辊旋铸技术制备Al-2.5Ti-2.5Fe 和Al-2.5Ti-2.5Fe-2.5Cr合金薄带,利用X射线衍射、EDS、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镜来分析该两种合金的急冷态和退火态显微组织,研究了Cr对快
对(Na0.5Bi0.5)TiO3-BaTiO3(NBBT)二元系压电陶瓷在准同型相界附近进行不同量的La,Mn掺杂,通过XRD、电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掺杂对陶瓷微观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
分别以Yb2O3和MgO为添加剂,通过对原始(-Si3N4粉热处理的方法,分别在1 700℃和1 650℃的温度下,制备出了具有柱状形貌的(-Si3N4晶体颗粒.并将这2种(-Si3N4晶粒在未经酸或碱处
研究了Ti14钛合金半固态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半固态变形后,由于液相的出现,加快了原子扩散的能力,其变形激活能明显高于钛合金固态变形时的激活能.结果表明,变形后,晶界、晶内
以钛酸四丁酯和LiNO3,SbCl3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较低的热处理温度下制备Li+,Sb3+掺杂的TiO2纳米颗粒,并研究了TiO2颗粒在自然光下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情况.采用DTA、XRD、T
采用RF-PCVD法,以TiCl4+O2为反应体系,制备出纳米级的TiO2粉体.经TEM,XRD及粒度分布仪测试表明:粉体呈近球形,为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的混晶体,粒径范围为15 nm-45 nm,团聚后,
采用电沉积水热合成法和高温煅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生物陶瓷涂层,研究了涂层与基体间过渡层的物相组成和界面结合强度.用X射线(XRD)、扫描电镜(SEM)和粘接拉伸法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