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育质量,明确办学特色,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hig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过多年发展,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招生规模上,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其发展水平、培养的学生质量、与社会需求的对接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因为这些不争的事实,高等职业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相比,失去了吸引力,也限制了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文章通过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明确办学特色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展开讨论。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育质量 办学特色 吸引力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一大批高职院校是由中专校升格而来的。从中专到高职,是学校全面转型的过程,学校升格后,原有的办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的要求。如何尽快渡过从中职到高职的“磨合期”,转变教育观念,找准学校定位,重建办学特色,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准确定位是高职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基础
  给高职教育一个准确的定位,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前提,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办学层次定位。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高职人才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升格后的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要避免陷入两个误区:一是继续沿用中专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把高职办成“中专拓展型”的教育。二是盲目向本科大学看齐,模仿本科大学的学科教育模式,把高职办成“本科压缩型”的教育。这样就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培养不出高质量的技术应用人才,直接影响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和高职教育的信誉度。
  2.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但懂得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善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赋予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教育办学目标的基本定位。
  3.办学功能定位。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强调在应届毕业生这个单一的人群中招生,而对其他人群的受教育需要重视不够,对教育市场开发不够。高职院校必须从单一学历教育的传统模式中摆脱出来,面向全社会成员,为他们提供多种多样的终身教育与培训机会,千方百计地拓展高职教育的服务空间和办学功能。
  4.就业去向定位。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去向定位具有很强的基层性,这正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标志。
  二、办学质量和特色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办学特色是学校对社会的影响力的高度体现。高职学院的办学特色体现在能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并且能在行业和区域经济中的一个或几个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领先优势。办学特色经过积累和升华,成为学校的品牌。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要针对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因地制宜地设置一批针对性强、有明显职业性和区域性的专业。专业配置要做到长短结合,既要有一批稳定的、社会长期需要的长线专业,又要有适应社会需求、变动灵活的短线专业,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做到汰旧置新。
  2.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和制订教学计划。
  精心构建课程体系和设计教学计划,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办出高职特色的基础。在这两方面,要认真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制定。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把专业岗位资格的培训融入教学计划中。加大选修课的设置比例,允许学生依据实际需要工学交替,适当延长学习期限或分阶段完成学业。
  3.以岗位职业需要为依据,编写校本教材。
  高职教材要体现职业特色,就不能是本科教材的压缩或普通专科教材的改版,而应根据科技进步和地区、行业的发展变化,高职教育的教学全过程始终贯穿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思想,因此,高职教材必须以岗位职业的需要为依据,打破旧的理论框架体系,开发校本教材。
  4.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宗旨,加强实践教学。
  “普通学校有高考,职业学校有技能大赛”。这一口号的提出,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对促进学生的技能学习起到了很积极作用。此外,学校应积极开通高职考证渠道,在高职学生中全面实行“多证书”制度,完善学生专业能力。
  5.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加强师资培养。
  建设好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使之具备适应高职教学“职业针对性”特殊要求的基本素质及能力,特别注重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加快在职专任教师“双师型”的步伐。学校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教师进修学习,加强院校之间及相关行业的联系和沟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进行社会调研等,以使教师了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从而顺利完成高职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高职教育目前还处在不成熟阶段,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是笔者相信,通过提升教育质量,明确办学特色,一定能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从而使高职教育的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海霞.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问题成因浅析[J].论坛,2010(4).
  [2]苏孝同.中专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后办学特色的重建[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3]王青.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
其他文献
摘 要: 电视专题类节目因其节目时间较长、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选题广泛而为受众所关注。而同期声的运用,则是电视专题类节目实现纪实手法的必然表现形式,是增强观众对新闻传播信任感的有效手段,是使新闻传播向思辨性升华的重要环节,是增强艺术感染力的必要因素。  关键词: 同期声 纪实性 思辨性 艺术性  电视节目是信息传播的窗口,电视以其声画兼备的穿透力和逼真性而在众多新闻媒体中独树一帜。电视传播媒体坚持
摘 要: 农业科技的应用使农村传统文化生态受到了正面或负面的一些影响,农村传统文化生态慢慢消失,古老的村落风貌也失去了应有的特色。本文从农业科技视阈的角度对农村文化生态如何建设进行研究,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生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有近九亿农民生活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
摘 要: 作者结合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目前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外数学教材的阅读,搜集大量资料,对图内外数学教材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学习方法进行了客观的比较,为当前进行的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实用性、探索性、趣味性的方向。  关键词: 高职教学 数学教材 教学改革  笔者从事高职数学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最近接连有几位亲戚的孩子去国外求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我国现行的数学教学方式
摘 要: 在小学语文综合课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培养小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生存、生活实践能力,以及掌握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方法,培养优秀品德情操和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语文现代性教育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综合课 自主学习要素 基本方法  一、在小学语文综合课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势在必
摘 要: 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打好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遵循教学规律因势利导是提高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与保证。  关键词: 农村小学 高校语文教学 教学策略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生家长希望看到的结果,是整个社会的迫切需要,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学实践验证运用如下策略,有利于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对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高职数学教学 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很多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数学是自然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是高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一方面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