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殇:权、责、利失衡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总说一个人要有上进心、要有追求,那具体该上到哪层、进到何处呢?如果我们把所有繁杂的因素都加以简化,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模型,由三部分构成:责、权、利。
  于人于己都有利的理想状态,是每个人的责、权、利都可以保持平衡。而在2000多年以前,项羽恰恰是因为没看清这个问题,结果栽了他这辈子最大的一个跟头。他后面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都始于这个错误。公元前207年秋,章邯与项羽在殷墟会盟。一直以来,章邯所率领的秦军都是各路造反诸侯心头挥之不去的噩梦。没想到一夜之间,大家都成了自己人。
  一般的说法都认为,项梁和项羽虽然名为叔侄,但情同父子。那么,定陶之战直扑后方大本营,一举全歼项梁所部的章邯,和项羽按理说是有杀父之仇的。可殷墟会盟的结果是,秦军维持原建制,仍由章邯指挥。 不只如此,秦军的一、二、三把手章邯、司马欣、董翳,都得到了封王的承诺。要知道,后来楚军阵营里,除了项羽是西楚霸王,也只有英布一个人获封九江王。
  项羽并不是个有心胸的人,但凡攻城略地遇到抵抗,他无一例外会对城中百姓无差别屠杀。能让这么一个毫无恻隐之心的人如此妥协,唯一的解释就是,他面对章邯,既没胆量也没能力把人家怎么样。
  但无论如何,项羽的确是终结了大秦帝国的最后一支有生力量。加之楚军的规模和战力又都强于其他各路诸侯,于是这帮人一起推举项羽做纵长,差不多就是诸侯联军的盟主。这个二十六七岁的毛头小子,被一堆老家伙一起哄,还真就应允了。殊不知这背后正是人家给他挖好的一个大坑。
  项羽这个所谓的“纵长”,听上去好像非常厉害,可是仔细推敲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除了一个虚名,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实际好处,也就是无利可图,不仅无利,还无权。楚军和其他诸侯之间的联盟只是空名,没有任何实质性联系,项羽对各路诸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控制手段,这就是“无权”,既无利又无权,责却一点没少,联军的任何一点恶行,不管是谁干的,肯定都要记在项羽头上。事实上,项羽完全可以不接这个虚名。当初他叔叔项梁想方设法从民間找出一个楚王族后裔,立为傀儡楚王,其本意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差不多。除了获得楚地的民心,也是为了让自己始终可以权大责小,保持一定的回旋余地。
  当时,项羽已经夺回了军队的控制权,实力不减反增,所以楚怀王事实上已经失去了翻盘的机会,后面只能继续老老实实地做傀儡。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完全可以拿怀王当借口,推脱掉这个纵长的位置。然而遗憾的是,项羽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就这样,章邯的秦军、项羽的楚军,加上其他诸侯军,共计40万人,浩浩荡荡、闹闹哄哄地开始向咸阳开进。刘邦所率领的几万人马,之前因为一路没碰到多少秦军主力,所以已经先于众人开进了关中地区。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鸿门宴”的故事了。因为大家太熟悉了,所以这里没必要再细说。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复盘当时的情况,其实项羽在鸿门不杀刘邦,并非什么妇人之仁,相反这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即便项羽杀了刘邦,汉军也未必就一定会溃散,最后很可能还是要两军正面交战。而无论是章邯手里的秦军,还是其他诸侯的杂牌军,项羽都无法真正控制人家。一旦真打起来,届时这些人会怎么做,是不是会来一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都不好说。所以,这种时候什么都不做,反倒是最明智的。这一步项羽尚可以控制,但后面的事,他就完全控制不了了。
  当初出兵之前,楚怀王给大家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叫“先入关中者为王”。如今既然刘邦已经和项羽达成了妥协,那起码从理论上说,项羽就应该是关中王,即便因为有章邯他们的存在,项羽不太可能尽得关中之地,但得一部分还是可能的。
  经过秦人多年苦心经营,关中盆地当时是天下最富庶的地区,而且是战略要冲、形胜之地。历史上,周、秦、汉、隋、唐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最终统一天下的。这样一块地方,如果让实力最强的项羽染指,那么未来必然会成为所有诸侯的潜在威胁。
  于是乎,各路诸侯在关中地区开始大肆烧杀抢夺、奸淫掳掠,一时间让秦地变成了人间地狱。这里面楚军的表现如何已经不可考,但项羽既然是纵长,那无论他手里沾没沾血,这个罪责自然都只能算在他头上。
  一番杀戮之后,项羽这个诸侯纵长早已成了秦人眼中不共戴天的死敌,他自然不可能在这里立足。楚人此时已经是关中秦人恨不得食肉寝皮的仇人,他们即便想留,又怎么待得住?所以楚霸王所言“不能锦衣夜行”的说法,只是一句托词罢了。
  而章邯、司马欣、董翳3个秦将,在这里面也属于躺着中枪。明明殷墟会盟谈下来,关中将被他们仨瓜分,结果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果实,地盘就先被一群乌合之众给祸害了,他们3个在秦人眼中,也成了彻头彻尾的背叛者,成了“秦奸”。后来刘邦的还定三秦之战,章邯他们明明是主场作战,却被打得一败涂地,根源就在于民心尽失。
  项羽忙活了一圈,却只是空得了一个西楚霸王的头衔,最重要的关中地区他一点都没得到。刘邦虽然也从中退了出来,但他拿到的汉中,是进入关中的战略通道。项羽手中所控制的实际疆域,与进入关中之前比,其实并没有实质性变化。他的根据地彭城和关中地区之间,还隔着一个魏国,所以他对关中秦故地根本没什么影响力。而且彭城处于江淮平原,四周地势平坦,无险可守,项羽窝在这里,就已经不再具备争天下的资格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也不过如此啊。
  从责、权、利要平衡的角度来说,那些看似无比荣耀但事实上责大权小的位置,可以说是大忌。从制度设计的角度说,能否保持责、权、利三者平衡,其实也是评判一套制度成功与否的标准。权大而利小,容易滋生贪腐;责大而权小利小,会打击士气,流失人才;责小而权大,则容易滋生弄权者,架空上级领导。
  总之,项羽离开关中,从大势来说其实就已经输了。
  (摘自《发现》)
其他文献
2018年8月29日下午东荣社区小区医生工作室正式启动,9月12日上午和通社区半山林海小区卫生工作站正式揭牌。至此,厦门市湖里街道辖内拥有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分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延伸点,1个社区卫生工作站,10个小区医生工作室。它们分别是海天路湖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渡路湖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湖里街道康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点、兴华社区卫生服务延伸点,和通社区半山林海小
19世纪的东方主义以一种殖民主义和居高临下的视角看待中国和汉语,这种对中国的理解如今依然存在,而且在新世纪开始起势,主要的驱动力是有观点认为中国不适合现代技术和媒体。不过,在20世纪,反对汉字的进化论论调不断遭到质疑。与东方主义2.0的巨大讽刺是,汉字不但在21世纪表现强劲,更是数字化时代发展最为迅速、传播最为广泛以及最成功的语言之一。中国不但是第一个广泛应用智能输入法技术的国家,也是当今信息技术
著名学者萨孟武先生在其《水浒与中国社会》一书中,认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兄弟政治(同姓宗室把持权力,“封建诸侯,以藩屏周”)、舅爷政治(包括亚形态姑爷政治,即外戚势力擅权)与马弁政治(宦官专政主持朝纲,“手握王爵,口含天宪”)这三种基本形态的交替嬗递、循环往复,然而非常不幸的是,这三种政治形态最终都是弊端丛生,“一蟹不如一蟹”,为非作歹,祸国殃民,没有一个是成功的,只见其轮回,不见其进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这标志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已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的阶段。《方案》提出,通過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2020年,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财经国家周刊》)
《世界政治:趋势与变革》  [美]香農·布兰顿 查尔斯·凯格利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1月出版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地球村,每个人都不免会受到世界政治的影响,但是许多人都苦于世界政治太过复杂难以入手,本书提供了一个恰切的入门路径,配以实例解说,有助于读者全面而迅速地了解世界政治的理论与现实,进而借助书中提供的方法去认识和分析现实国际政治。随着中国不断崛起,在世界舞台上占有更大分量,越来
“朕本淮右布衣”——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后的口头禅,很谦虚,他也确实出身寒微,但是,朱元璋的口头禅只能是他独享。其他人,即使是朝廷重臣,也没有胆量对着朱元璋说:“陛下本是淮右布衣。”谁敢这么说,谁的结局就会很悲惨。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三餐不继、流浪江湖的小和尚了,他要包装自己的过去,使自己有别于芸芸众生。  古代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出生时的情景总被渲染成有异象,以此彰显其与
问:“国家安全”是您高度關注的领域,您的观点是“只会微笑、不会瞪眼的国家,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金一南:从“十八大”以后,我们在东海的维权,我们进入钓鱼岛12海里宣示中国的主权,我们在南海的维权,这些都跟过去那种以不惹事、维护稳定,以退缩、让步维护稳定和平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现在一定要彰显中华民族的基本权益,维护这个基本权益。我们过去讲稳定,以“不出事高于一切”;今天以“维护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为了把阿里巴巴集团的业务做到顶尖,在2009年时,马云带队去美国考察苹果、谷歌、微软、星巴克等公司。   拜访微软时,马云问时任微软CEO的史蒂夫·鲍尔默:“谁才是你们的竞争对手?”史蒂夫·鲍尔默瞬间来劲,一口气讲述了微软是怎么和苹果、索尼、思科开展竞争,又是如何在某个业务上打败对手的。  从微软出来,马云唏嘘不已:“这哥们儿是职业杀手啊!”时任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的卫哲说:“在金庸的小说里,哪
鲁迅时代的文人,很多人都有记日记的习惯。比方说,他的同时代人胡适也记日记,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也记日记,他的老友钱玄同也记日记,他的冤家对头顾颉刚也记日记,记日记的人不可胜数。鲁迅还读过他自己的同乡先人李慈铭的日记。这些日记,面貌各具,风格各异。那么鲁迅是怎样记日记的呢?他跟别人的日记有什么不同呢?文字工整、一笔不苟  鲁迅日记的笔迹工整,是很少见的。鲁迅现存整个24年日记,天天一笔不苟。再怎么忙,再
中美之间的战略态势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自中美建交与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10年来,中美之间的战略互动态势已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尽管2018年新版美国《国防战略报告》将中国首次定位为“首要的、全面的、全球性的战略竞争对手”,引起了中国思想界的担忧与全球舆论界的关切。其实,这恰恰折射了在战略态势上,美国真正开始正视中国崛起,而另一方面也折射了中国对美国的战略互动地位,也不再是次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