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ti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课程整合”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注重人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理论也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为这一理念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它的非线性设计,图、文、声、像一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交互的学习方式等,都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和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就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多媒体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富有好奇心,又善于模仿,他们对一种新语言的学习往往产生强烈、浓厚的兴趣,所以儿童时期被认为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学生只有先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后,才能自觉主动地探索,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学生的兴趣缺乏持久性,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易激发又易减退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知识,通过文、声、图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具体、生动、逼真地展示出来,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其兴趣的持久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愿地接受语言知识信息。
  二、有了信息技术,做听力题更加容易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
  以往,练习课本中的听力时,我们都是用录音机,既不方便,又浪费时间。如今有了电子黑板,学生看着、听着便能做。同时在讲Let’s talk时,可以让学生先看动画,看完动画后,再回答有关问题,然后再讲解动画内容,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又提高了他们的求知欲。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声音,让学生乐学、愿学,积极主动地去学。因为对话情景都是用动画形式演示出来,学生有亲身经历的感觉,好像自己就是其中一员,所以在听的时候,会不知不觉跟着模仿说,达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
  英语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增加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了解等。因此,以网络资源辅助实现语言教学目标、促进课堂上用英语进行交流互动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可以利用电视、网络、影碟等,采编各种类型的情景对话、记者招待会、新闻采访、演讲等,让小学生观看并了解不同场合的语音和语体特点,掌握相关的表达形式。熟悉了各种场合的交际情景后,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模拟练习。近似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能全身心投入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在生动有趣的语言运用过程中习得语言。
  三、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学习主动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很大的联系,学习动机是形成学习主动性的内在因素。激发学习动机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的一般状态变为活动的具体状态的过程。也就是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使其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获得强大的动力源泉,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动、真实、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对于充满好奇心、求知欲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因此将多媒体技术整合到英语课堂中,利用它创设情境可以说是激发动机的最好诱因之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质疑”是一种对现有认识不满足的理智情感状态,它是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内驱力。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过程,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积极发现问题,进而主动地探求答案。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唤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主动性。因此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良好途径。
  在教“How much is it?(这个物品多少钱?)”这一句型时,我录制了一段学生用英语买冰棍儿的录像,课堂放映时故意剪掉了问价钱和付钱的环节。由于录像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真实地再现于课堂当中,学生非常感兴趣,眼睛紧紧盯着电视屏幕。但好奇心使学生第一遍只专注于内容,还顾不上琢磨人物语言,于是我又放了第二遍,这时学生开始纷纷议论:“怎么还没给钱呢,就拿走了?”这说明学生在视听过程中,理解了语言的含义,达到了锻炼听力和理解力的目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我因势利导:“对呀,不过怎么用英语询问物品的价格并付款呢?”然后,我播放了完整的录像,这时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注意力不约而同地集中到要学的新句型上,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愉悦的探索过程。不必教师督促,他们便调动全部感官去获取这一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建构主义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做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让他们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真正问题的情境。多媒体能够逼真地再现生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记忆更牢固,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思维,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在讲“购买食品”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到麦当劳购买食品的情境,并制成课件。麦当劳是学生熟悉的地方,因而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一上课,我边导入边出示课件:缤纷的焰火、五彩的气球、欢快的乐曲,一派节日气氛将学生的情绪一下调动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学过的食品单词,每说一个,就会从麦当劳的小窗户中跳出一个可爱的食品卡通形象,还会和学生打招呼,甚至叫出某个学生的名字,学生纷纷回映:“Hello, hamburger.(你好,汉堡包)”等等。借着情绪的高潮,我及时播放了在麦当劳购物的录像,使学生了解如何用英语在快餐店购物。熟悉的内容,身边的人物,真实的情境,唤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多媒体在课堂上创设了一种类似于生活的真实氛围,把间接抽象的书本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参与,整节课都保持了高昂的情绪。
  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一课时,有11个与天气有关的单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在短时间内,学习这么多有关联的内容会彼此干扰,违反了记忆的规律。为此,教师把描述天气的单词制成课件:色彩鲜艳、富有特色的画面,适宜的进入方式,使枯燥的单词学习变得新鲜和有趣。再配上欢快的歌曲,使学生在欣赏美丽的情境中对单词的音、义加深了印象,对句型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句型做了铺垫。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信息技术就像给学生插上了主动学习的翅膀,带领学生自由翱翔在英语学习的广阔蓝天里。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政府组织绩效管理是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相结合的旨在提高政府效能的一种科学管理方式,人本管理则是现代管理科学的精髓.本文分析了现行政府组织绩效管理"人本"缺失的现状,
钱仲联先生逝世后,有评论称此为"家学这一文化传承方式的消逝",当为见道之论.不过目前论钱仲联先生的家学家世基本以钱先生本人的大略说法为主,其中颇有误.此以<钱仲联学述>(
摘要:本文围绕儿童在语言和科学方面的学习展开论述,从注重幼儿的背诵、提升语言智慧开始谈起,解读了七嘴八舌讨论的价值,提到了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帮助,诠释了学习科学要重视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与开拓创新能力。教海浩瀚,一蠡之测,商榷同仁。  关键词:幼儿园 儿童 语言 科学 学习开发 背诵 语言智慧 信息技术  一、注重幼儿的背诵,提升语言智慧  背诵是对幼儿进行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很多著名人士的成功都得益
摘要:生活指导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  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一般存在于寄宿制学校当中。生活指导教师本身属于教师类别,但负责的工作内容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包括对学生的宏观教育,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学习任务之外的生活细节指导和道德教育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指导教师承担了一部分家长的责任和工作。因此,作为一个生活指导教师,除了要在学习方面做好工作之外,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责任非常重要。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