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组织,自组织,云组织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市场这么美好,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组织?为什么不能在市场中进行所有的价值交换?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新技术、社会化媒体、大规模业余化,使得群体的连接成本大幅下降。交易成本巨幅下降,使得去组织化成为可能。
  在今天这个时代,大公司为什么必然会衰败?基业常青为什么将不复存在?因为《基业常青》这本书讲的是工业时代,而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颠覆式生存的时代,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商业逻辑已然失效。
  我坚定地认为,如果你从产品着手,然后附以社群,用自组织的方式往下去运转,你一定可以在未来大有作为,这就是我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
  基业常青不可想象
  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叫熵增定律。牛顿把宇宙当做一台封闭的机器,它跟外界系统是没有办法交换能量的,但是这个机器的零件和零件之间会摩擦,会把一些功消耗掉,那些本来在这个机器里边的热量,变成不能做功的东西,就叫熵。
  宇宙是一个封闭系统,宇宙的熵和混乱度将逐渐增大,终将达到最大值。宇宙将会走向热寂,所有的生命都将走向消亡。
  把这个道理用到企业的组织上去,我们大多数公司是基于牛顿世界观而设置的科层式组织结构。公司就是机器,人就是零件,今天的公司就是个封闭系统,是有边界的。一个封闭的、有边界的系统就符合熵增定律。
  如果组织是个封闭系统,组织当然就有熵,并且也会不断增加。因此,封闭的组织一定有自己的生命和界限。熵增定律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大公司为什么必然会死亡。
  比如,AT&T在美国早期的时候是个垄断型的公司,它垄断的历史长达60多年。后来AT&T的领导地位被IBM所取代,但IBM的领导地位仅持续了25年就被微软所取代,微软不过辉煌了15年就被谷歌所取代。我们坚定地相信谷歌会在更短的时间内被另外一个移动互联网公司所取代。
  王东岳讲过一句话,“任何一个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变得涣散化、官僚化、失效化,并最终走向消亡。”
  再来看手机行业。早些年在模拟手机时代,摩托罗拉是手机行业的霸主,但在1996、1997年的时候被诺基亚取代,诺基亚成了新的机王。
  而14年以后,诺基亚又被苹果所取代,在智能手机时代输了。苹果在坚守一个iOS系统,其实三星从收入、销售量上来讲已然超过苹果,而三星的地位又被中国手机在大面积地侵蚀着。
  可能你会说,苹果手机现在做得不错,但我认为苹果正在走向消亡,为什么?就是回到根本的道理上去,这件事情是人力所不可逆转的。
  我曾问腾讯一个高管:腾讯怎么能够保证没有大组织病?他沉吟了良久跟我说,“我觉得这个问题无解。”所以今天这个时代你想做基业常青,想把公司做100年,那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情。
  在失控中开放
  但是,在悲观之余,科学家发现了希望的火苗。在大的宇宙里边,生命居然有自进化的现象。生命为什么会从低级一点点进化成高级,而不是往死亡里走呢?
  因为生命是一个开放系统。生命也会有熵,但生命可以跟外界系统进行交换,把自己不能做功的熵跟外界系统进行交换,然后从外界系统里获取自我生长所必需的一切,这是本质的原因。
  不要管外界是多么封闭,你只要自己开放出去,你的生命就会比系统里的其他生命要长一点。整个生命世界最基本的方式是自组织的,不需要经典物理里边的他组织,就可以自己组织起来。万事万物生来就拥有的一个属性就是自组织。
  那公司是否可以是自组织形态呢?有的公司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比如腾讯。腾讯也曾走过弯路。它在搜索上学百度,投资了10亿元做腾讯搜索,但始终没有超过百度搜索。它又去学习阿里巴巴的电商,也没有超过阿里巴巴。
  但是今天你会发现,腾讯从2013年开始做了几件很有趣的事:它投资搜狗,把自己的搜索送给了搜狗,然后在搜狗里边持有股份;它把它的电子商务送给了京东,换京东的股份。这不就是把自己的熵去跟别人交换,换取一个新生力量的能源吗?
  腾讯的搜索对腾讯没什么意义,但对于搜狗有意义。腾讯的电商对腾讯没什么意义,但对京东有意义。如果腾讯跟京东没有做这个交易,今天的京东能估值400亿美元吗?砍一半吧。
  Facebook为什么会花190亿美元去买只有55个人的WhatsApp?因为Facebook非常明白一个道理,自己是基于PC互联网成立起来的一个社交网站,它有自己的熵增,并且无论如何不能在自己的体系里边发展出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即时通讯软件,所以它用自己的钱或者自己的有效做功的能量去换一个新生力量。
  你认为它换的只是WhatsApp吗?不,它换的是自己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的话,这190亿美元还贵吗?不贵了吧。
  我们通常坚信,为了保证生存,必须建立与外界隔绝的界限。传统公司的组织,为了安全和控制,外部有界限;公司有科层和分工,内部有界限;甚至权力也有界限,不同级别的领导,拥有不一样多的信息与资源。
  归纳起来,往根子里挖一下,过去的组织里边不就是界限这两个字吗?所以它是封闭的,是有边界的。但是,界限不仅仅是用来区分彼此的,也是沟通与交换的场所。从封闭到开放,首先是打开外部边界。
  王煜全的“积木式开放创新”也是打破企业外部界限的方式,将长板做到极致,将短板开放出去跟别人连接。比如小米,它最长的积木是它的社群,它花10亿美元做电视内容,投资优酷几千万美元,投资爱奇艺3亿美元;金山花10亿美元做all in云服务,投资世纪互联2.96亿美元。
  罗振宇有个U盘理论,“自带信息,不带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U盘理论不就是开放式创新吗?把自己插到别人身上去,你做强了之后别人插你,无论是你插别人还是别人插你,不都是开放的吗?想什么都自己做的时代过去了。
  马化腾说,“构建生物型组织,让企业组织自身在失控过程当中拥有自进化、自组织能力。”   他提出生物型组织的灰度法则,一共有七个度:需求度、速度、灵活度、冗余度、开发协作度、创新度和进化度。生物型组织的这七个度,正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自组织方式。
  今天,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具备自组织的能力,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从产品着手,附以社群,用自组织运转
  机械论的简化思维是指整体由部分组成。在这个思维的指导之下,传统组织是怎么构成的?有销售部、市场部、生产部、人事部、财务部等,然后各部分组合起来成为公司。
  我们再看一个咨询公司,通常咨询公司背后的世界观是不是这个思维?麦肯锡到你的公司去咨询,会分成几个课题组,然后有人研究生产,有人研究销售,有人研究市场,有人研究组织文化。它认为整体可以分解为部分,这是机械时代的一个简化的思维。
  而自组织的简化意味着,复杂的背后是极简的原则。但自组织的简化与机械论的简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简化方向,比如,人是从胚胎形成生命的,但我们不能把胚胎分成不同的细胞再组合起来。自组织的极简,是指在复杂事物现象背后有一个简单的基本原则。
  这跟我们讲的精益创业背后的逻辑完全是一样的。精益创业就是从一个极简的东西开始着手,然后获得认知,然后反馈进去,再获得认知,再反馈进去,再获得认知……正如张小龙讲:产品是演化出来的,不是规划出来的。
  精益创业特别重要的原则是:第一,开始要极简。先找到一个最重要的东西,从那个地方着手就行了。第二,一定要有反馈,然后根据反馈去获得认知,再走下一步。所以精益创业就是自组织。
  用极简的方式来推导一下我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如果复杂的商业现象是多维的,把它从多维降到一维空间,剩下唯一的维度就是产品。给产品插上一副什么样的翅膀,可以使之升华为一种高维文明?也就是说,如果再加一个维度是什么呢?是社群。你看,就这么简单。
  把产品和社群合起来,就是产品型社群,它的运作方式是自组织,产品的自组织方式是精益创业,社群的自组织方式是失控。
  比如小米,没有KPI。但雷军说,“不,我们不是没有KPI,我们有两个KPI,第一个是用户是否为我们的产品尖叫,第二个是用户是否会推荐给他的朋友。”
  有一篇文章写张小龙说:张小龙用一种没有管理方法的方法塑造了一个团队,他们是当今中国互联网最骄傲的一群人。这个团队拥有相同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张小龙的价值观。
  张小龙拥有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呢?第一,要简单;第二,只在产品细节上争论,不关心竞争对手。换句话说,在这个中国最牛的产品团队里边,他们唯一的指导原则也是两个字——产品。
  傅盛说过这样一段话:“这个时代,简单是一个让人看不到甚至看不起的地方,却能迸发出巨大能量,这种能量很多时候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你看,这里是不是都有自组织的影子?
  事实上,在今天动态的外部环境下,组织为了更有效地运营,就必须保持灵活性和非结构化。自组织系统采用过程型结构,它能够组织成任何一种形态。
  过去,个体对个体的直接交易成本太大,所以有了组织。但是,机构必须耗费资源以管理机构。企业的管理成本一旦超过它所能降低的交易成本,公司的扩大越过那个点,将会导致自身崩溃。过去的组织像一个钟,像机器,今天的组织像云。云有什么特征呢?十片小云只要简单组合在一块儿就是大云,而大云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可以成为另外的云;云并不结构化,它的外形可以随时发生变化;云的任何一部分对云本身来讲既重要又不重要,而且云的每一块都是平等的,你把云倒过来它还是一片云。
  组织不是我们的目的,生存才是,随形变化,就是云的逻辑。
其他文献
创业的道理可以谈得天花乱坠,但真正在创业过程中起到实际作用的不过是活下去的本能。  在我们本期的封面人物里,提到了沈阳机床掌门人关锡友这样一个故事:那是2012年的一天,i5研发成功前夕。他站在德国一家宾馆楼顶整整一夜,打算跳楼。那时,连续投入11亿元的技术没搞出来,德国的国际化项目陷入僵局……那可真是最难的日子。  几乎我们接触过的创业成功者,或多或少都遭遇过类似的艰难时刻。在今天,当大街小巷被
期刊
3D热潮未过,4D已经来袭,新科技告诉我们,美丽新世界是打印出来的!  最近,由美国“神经系统”设计工作室打造的全球首件4D打印连衣裙问世。这件衣服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可以自动适应环境,即便在运动中也会时刻贴合穿戴者的身体。从理论上来讲,成熟的4D打印连衣裙也许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终身服装,因为这件衣服会跟随人的长大而自动变化,根据周围环境的冷热而防寒防暑。  这一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利用更酷:想象一下,物
期刊
今日中国,众筹融资是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量身定做,是为创客们量体裁衣的最佳融资模式,是为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的个人设计制造群体,最有意愿、活力、热情和能力在创新2.0时代为自己,同时也为全体人类去创建一种更美好生活的这类群体,提供的最好融资工具。  未来的资本市场,将是众筹与精英投资互补的格局。  大家投VS贷帮:根不红苗正  大家投和贷帮在众多股权众筹平台里极具代表意义。前者本身就是通过众筹融
期刊
现在,众筹市场的增速快于整个平台的增长速度。但是未来,对刚刚参战的BAT等巨头来说,胜负主要取决于整个生态体系等额强弱,谁能够向平台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谁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用户。这是整个体系的作战。  京东:“赴筹者”联盟  2015年4月,京东股权众筹平台上线。上线仅一天,就有雷神高性能笔记本、夹克的虾、十方旅行三个项目完成预定融资额度。  之前外界猜测京东欲打造金融生态,但显然,京东野心更大:
期刊
2014年10月,Mr.Bear宠宠熊在云筹平台上启动众筹,50分钟内1000万元认筹额度被哄抢一空,最终认筹1960万元,成为国内首个股权众筹达到千万元级别的创业项目。  而这只是云筹平台上众多成功案例之一。自2013年底在深圳创立至今,云筹已帮助31个项目成功完成股权众筹,众筹成功率达86%,国内首个1000万元股权众筹项目宠宠熊、1小时内便完成认筹的奇久网、还未上线路演阶段便已认筹满额的沃森
期刊
众筹能使创业的成功率提高到近乎百分之百。这背后是有逻辑的。  1.大钱与小钱。众筹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是非常容易的,比如说传统方式你要5000万元,就得找到一个能出还肯出5000万元的投资人。而众筹呢,比如5000万元分由100个人出,每人出50万元。能出50万元的人很多,可选择目标很多;因为出钱少跟出资者谈起来也容易;投资回报率要求不会很高,投资者更看重事情本身;而且抗风险能力非常强,现在我们买F1
期刊
一说到创业就只能想到自家车库和隔壁的咖啡厅?一谈工作就必定得在办公室?OUT啦!有统计显示,全球共享办公空间约有2万处,不少大公司都在鼓动他们的员工到全球去办公,或是创业——更个性化,租金更便宜,还有机会与天使、大亨偶遇!  世界那么大,不用辞职也能去看看英国Workaway  世界那么大,“在路上”也是一种工作方式,Workaway则把这种工作方式平台化了。  Workaway是一家堪称拥有全球
期刊
互联网时代的公司,就是一辆高速列车。而CEO的使命就是不断地创新战略,制造最好、最快的火车头,以“一招居高临下”,不断地挂更多好车厢,淘汰坏车厢。  前两天,我们请专家给猎豹做诊断,最后结论是我们还是一家创业公司。  当时他给了一个公式:公司的好坏=战略×执行。然而,我认为战略与执行力不应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因素。于是,我重新定义了那个公式:战略=(方向×10)×执行力。  一家公司的方向或选择,还
期刊
投资人资格认证为什么?  关于投资人认证,我将投资人认证分为了6个类,1、2、3三个策略等级和A、B两个执行等级。总体投资人质量从高到低是A>B,1>2>3。在这里稍稍解释一下这么分级的原因和我对创业者的理解。  按照去年和今年公布的两版《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参与股权众筹必须要有资产门槛:参与股权众筹的投资人(个人)金融资产方面不低于100万元,或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
期刊
先讲一个故事,朱江卖股。  只有创意没有钱,创业者朱江索性给自己的公司估值2000万元,挂到淘宝上出售原始股,1元钱1股,一个股东最少认购150股,然后在自己粉丝12万的微博上广而告之。  ——没有靠谱的商业模式,没有第三方评估,甚至连第一版招股说明书都没有。  最高一天7000人在拍,两次共募集387万元!最离奇的一笔融资来自山西。30万元款项,不知道是谁打的款,也没人联系朱江的客服。直到五天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