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PA(K)是经过缺失/定点突变技术所获得的t—PA突变体。本实验以IPTG诱导,实现了rPA(K)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实验证明目的产物的表达形式为包涵体,且当以IPTG诱导3h时,表达量最高,为41%。此后对该表达产物进行了初步纯化,即通过对不同超声破碎次数,包涵体洗涤液(脲,TritonX-100,乙醇)的不同浓度对纯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超声2次,2M脲,0.5%TritonX-100,20%乙醇对目的蛋白纯化的效果最好,从而为进一步的纯化和复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