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精蛋白锌胰岛素30R(万苏林30R)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对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于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将14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A和治疗组B。两组受试者分别接受精蛋白锌胰岛素30R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根据受试者血糖初步拟定治疗剂量并随时调整,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并继续使用既往口服药物,治疗为期12周,12周后2组交换胰岛素继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交换胰岛素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胰岛素抗体(IAA)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两组数据。
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A和B的HbA1c[(7.7±1.3)% vs (7.5±0.9)%,t=1.24,P>0.05]、FBG[(8.0±2.0) vs (7.4±1.6)mmol/L,t=1.05,P>0.05]、PBG[(13±4) vs (12±4)mmol/L,t=0.90,P>0.05]及IAA[(19±12) vs (19±13)mU/L,t=0.1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后两组HbA1c [(8.3±1.5)% vs (7.5±1.0)%,χ2=0.01,P>0.05]、FBG [(7.8±2.0) vs (7.9±2.1)mmol/L,χ2=0.04,P>0.05]、PBG[(12±4) vs (12±4)mmol/L,χ2=0.82,P>0.05]、IAA[(19±11) vs (18±12)mU/L,χ2=1.26,P>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A在交叉前后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4%和6.4%,治疗组B则分别为15.0%和2.9%。2组受试者未发现有局部过敏、脂肪萎缩和硬结等不良事件。
结论用万苏林30R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与诺和灵30R具有相同的疗效且不会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