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来源 :社会科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li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本质特征和重要组织部分,是厚植中华文化根脉、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文化的概念、乡村文化的价值和乡村文化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缺乏清晰认识,致使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协同、治理协同、投入协同机制还不完善,造成基层党组织的文化引领作用发挥不够,适合农民心灵需求的文化活动开展不足,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这一切的发生,固然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持续变革有关,更与变革背景下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的乡村文化供给能力不足紧密相连。
其他文献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相联结,揭示自然界的辩证规律与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的一部著作。在《自然辩证法》当中,恩格斯将生态环境对人的影响融入到“人的解放”的探索进程,表达了需要重建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在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中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以及以劳动为核心开展生态建设的观念。在新发展阶段,重新认识《自然辩证法》中蕴含的生态道德观这一被忽略的维度,对当今时代公民生态道德建设与生态环境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国各地博物馆馆藏文物承载民族文化,记录中国故事,体现中国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传统文化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新时代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