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过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历世间美景、吃遍全球美食、写尽人间烟火之妙的著名作家蔡澜,今年已年逾七十。他谈吐幽默、心态豁达,平日里虽拄着个拐杖,思路却比脚步活跃很多,因此被很多人称为“老顽童”。蔡澜说:“活到七十多岁的年纪,他已经不想把苦难讲给大家听。”但对于生死这个话题,他从不避讳。
  蔡澜曾在墨西哥住过一年时间。刚到那里不久的一天,蔡澜突然怀念起国内的烟花爆竹,于是就问当地的朋友哪里有这些东西卖。朋友告诉他:“蔡先生,你放烟花可以,但我们这里的规矩是,只有死了人才会放烟花爆竹!”
  蔡澜很好奇:为什么死了人才要放烟花爆竹?经过了解,他得知了原因。原来,墨西哥那边许多人生活得很辛苦,因此人均寿命比较短。人很短命,活着的人跟死亡事件接触的机会就多。于是人们就想着:既然和死亡接触很多,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死亡变成一件欢乐的事情?于是,他们就渐渐形成一条很奇特的风俗:人死了,就去放鞭炮庆祝。
  蔡澜非常欣赏墨西哥人这种豁达的心态,他也常说:“人,不一定要生着才庆祝,死了也该庆祝。”
  另一次,蔡澜在晚上乘坐飞机时,飞机遇到气流,颠簸得很厉害。飞机上的许多乘客都紧张兮兮地抓牢扶手,生怕被甩出座位。尤其是一个澳洲大肥佬,他看到飞机在抖,心里害怕极了。只有蔡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飞机在颠簸,他却只管自己喝酒。
  待飞机稳定下来之后,澳洲大肥佬一脸佩服地看着蔡澜。
  他问蔡澜:“喂,老兄,你死过吗?”
  蔡澜微微一笑,答:“我活过。”
  蔡澜曾这样谈论生死:“中国人有个弊病,就是永远忌讳生死这个话题。其实,死亡是必然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讨论?为什么不能把它当作一套学问去研究?”
  与人聊天,蔡澜总能坦然说生死。但有一个准则,他一直牢牢遵守,那就是不和长辈谈论生死。
  香港有“四大才子”,指的是写武侠的金庸、写流行音乐的黄霑、写科幻的倪匡以及写美食的蔡澜。蔡澜与黄霑、倪匡,三人年龄相仿,他们仨曾聚在一起专门讨论过生死。但是,要是和金庸一起吃饭,蔡澜一定不会说生死这样的话题。
  蔡澜说:“金庸先生已经九十多岁,是我们的长辈。既然是长辈,我们就要尊重他。有些话,特别是关于生死,我们不知道他喜不喜欢听,也不知道他忌讳不忌讳。所以,我一定不会把这种不吉祥的话题拿来跟长辈乱研究。”
其他文献
又是一年开学时,转眼我的大学生活已经过了四分之一。  下了公交车,迈进熟悉的大门,看到校园里一顶顶接待新生的橘红色帐篷,我突然又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的自己。  那时候,我心里想的全都是大学的美好: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经历别样的青春、拿到一笔丰厚的奖学金、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生活充实而又美好。我还记得,大一刚开学那会儿百团大战的时候,我一激动,报了七八个社团,凡是自己感点兴趣的全都报名参加了,什么学生
白房子。  纯白的。白顶、白墙、白灯、白光、白窗帘、白窗纱、白桌子、白椅子、白地板……所有一切可以看见的地方,全都是白的。周围寂静,没有一丝声音。  你穿着同样的一身白色,皮肤也是白色,头发也是白色,所能看到身上的一切,都是白色。然后,进入了这个地方,你猜会怎样?  你会变瞎。因为这里没有哪怕一丝的色差,它可以把你和其他东西分开,你不知道哪里是这面墙,哪里是那面墙。你分不清你举高的手臂和天花板的距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也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与他严谨的科学相比,达尔文是一个有趣的“懒人”。  课堂上爱睡觉  上学的时候,达尔文的成绩很普通,上课不用功,爱睡觉,常常受到老师们的批评。父亲对达尔文的不争气非常恼火,他训斥儿子:“你是一个懒惰的家伙,除了射击、养狗和捉老鼠,你不关心任何事情,也不好好学习。你将来肯定会丢自己的脸,也丢尽全家的脸。”达尔文对父亲说:“我不喜欢我所不喜欢的
全世界亿万近视远视人群的福音:一款由加拿大医生Dr.Garth Webb研发的仿生镜片Ocumetic横空出世。  这款仿生镜片有别于常见的软体隐形眼镜,也有别于令人纠结的激光手术,而是采用注射方法,只需8秒钟,镜体就能在眼球上自由展开,令你的视力即刻恢复初生,还你一片最真实的世界。更重要的是,这款镜片没有任何副作用,既没有日抛、月抛、发炎滴药水的琐碎烦恼,也没有一旦失败还不如不做手术的恐惧担忧,
咖啡馆很破旧,除了窗户玻璃被擦得很干净外,其他地方都显得很陈旧,也没几个顾客。麦拉进来的时候,服务生只是点了点头,麦拉本来想转身离开,但余光扫过的地方,却发现有一个东西放在角落的凳子上。  没人坐在那里,出于好奇心,麦拉过去了,用手擦了一下桌子,还算干净,便坐了下来。那个东西不是别的,是本手稿。麦拉随手翻了翻,招呼道:“咖啡,谢谢。”  麦拉自己也没料到,自己的一生就是在这个咖啡馆、这个角落,因为
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年近花甲时曾到哈佛大学游学一年。因为英语基础不好,王石学习起来非常非常困难。于是就有人调侃地问王石:“你一个亿万身家的老板,跑到哈佛,从ABC开始学起,不是自讨苦吃吗?”  王石笑着回答:“在哈佛留学,最大的困难,不是关于反应,不是关于记忆,而在于心理。如果你觉得你是最大房地产公司的老板,你又有地位又有尊严,你就会有一万个理由不好意思去张口学习。可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你有一个英国
庄子在两千多年前说过,“蟪蛄不知春秋”;苏轼在一千多年前有言,“寄蜉蝣于天地”。节肢动物常以短寿者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的眼中和印象里,然而,有一种水生节肢动物却大大颠覆我们这一普遍性的观点,它就是龙虾。  龙虾又名大虾、虾魁,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动物。龙虾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最突出的外部特征是它那一对或者多对变形为长螯的足,看上去很是威武。龙虾无论体长还是体重都稳居虾类动物中的榜首位置
胡同,又稱里弄、巷,主要是指在城镇或者乡村,位于主要街道之间的一种比较狭小的道路。其实“胡同”这个称呼源自蒙古人。  “胡同”一词在蒙古语中并非指街道,而是指水井。蒙古族最初生活在沙漠和草原上,一直十分重视水源的问题,所以到了元朝,他们在建立元大都的时候,要么先挖井再造房,要么先预留出井的位置,再规划房屋的布局。这种情况逐步发展,最后形成了“因井而成巷”的建筑格局。逐渐地,元大都的街道被称作“胡同
第一次听见“怪咖”这个词,是《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人华少形容庾澄庆和吴莫愁,华少笑称他们是两个“怪咖”。那时,我就在琢磨,“怪咖”是什么意思,奇怪的人?或者更严重些——“怪胎”?  再次听见“怪咖”,是在2012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时解说员形容法国女网名将巴托丽。看巴托丽在球场上的表现,确实够奇怪的:发球动作十分夸张,打法另类,每次发球前都要面向观众连续跳跃,就连她的长相也有几分怪异。  我差不多明白这
罗伯特·萨勃尔斯基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的一名博士,他一直在南非的一个度假区观察和研究一个狒狒群的生存状况和生活习性。  这个狒狒群里一共有34只狒狒,其中成年公狒狒11只,雌性和小狒狒23只。长期的接触和观察后,罗伯特准确地知道了每只狒狒的性格和脾气,而且发现一个规律——很多公狒狒都显得很厉害和霸道,特别是占统治和领导地位的狒狒首领,可以肆意抢夺其他狒狒的食物,对它们颐指气使,稍有不从,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