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6》与波拉尼奥:毒品谎言和新经典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70页。对于一部长篇小说来讲,在这个时代足以用来考验读者的勇气。当然,500多页的《史蒂夫.乔布斯传》同样很厚。但是后者是成功者的传记,是潜藏着成功学宝藏的教材;而这本870页的《2666》是奇怪的、无用的、失败者的小说。
  
  暴力迷宫
  作为智利天才小说家罗伯托.波拉尼奥的最后一部作品,《2666》在2004年出版。此时,作者已经去世一年。
  《2666》极具雄心。它统合了五个主题相去甚远的故事,而中心谜题却是三百余位墨西哥劳苦妇女在圣特雷莎被连续残杀的血案。
  书名是个无解的谜语——全书不曾有一处提及“2666”,尽管在波拉尼奥此前另外两部小说《护身符》和《荒野侦探》中,它曾作为一个漫不经心的年份出现,但专家们多认为书名故弄玄虚。
  《2666》有着复杂的结构、亦真亦伪的情节和不断反复的叙述。读者逐渐被引向一个充满暴力和死亡的后现代世界图景。第一部分《评论家们》以四个年轻的德语文学专家为主人公,他们分别来自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的四所大学,皆以研究遁世多年的德国大作家本诺.冯.阿琴波尔迪为业。意大利学者身有残疾,而法国和西班牙的两位教授同时爱上了英国女学者,并在同一段时间内和她上了床……
  如果将波拉尼奥的小说视为一组交响乐,友谊、性爱、羞耻就是交替进行的主题,学术问题像永不停息的背景音乐,而貌似枝节的人物不断出场,推动繁密而奢华的音符滚滚向前。暴力的影子渐渐显露:一个画家切下了自己的右手;某晚,法国教授和西班牙教授在伦敦街头极其残忍地痛殴了一个可怜的巴基斯坦出租车司机。而忽然出现了阿琴波尔迪在墨西哥现身的消息,法、西、英三学者旋即飞往遥远的圣特雷莎,一个梦境般的荒城,暴力逐渐引领了一切。
  7年前,首发的《2666》西语版厚达1100页,但仍然迅速赢得了西班牙语世界的广泛赞扬。2008年11月,900页的英译本上市,引发了文坛内外的极大轰动,随即入选《纽约时报书评》的年度十佳图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当年最佳小说,并罕见地以遗著和外语译作的身份,获得了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颁发的最佳小说奖。就连《花花公子》杂志也给了它四只小兔的好评。
  《纽约书评》写道,这是“波拉尼奥的杰作……难免令人震惊,却是关于淫亵和暴力的绝妙上品”,《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则称之为“令人激动至极的文学迷宫”。
  从此开始,波拉尼奥的一切似乎都成为神话。他的身世、恶习、传闻乃至死亡,都变得扑朔迷离,与他那些意象繁复的作品一起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
  
  波拉尼奥神话
  镜头里的波拉尼奥永远穿着黑色皮衣,嘴里叼着香烟。他戴着眼镜、眼神忧郁、顶着一头乱发。那样子似乎就注定是那种死后成为大师,生前籍籍无名的类型。媒体的描述中,他也大致如此。
  1953年4月,罗伯托.波拉尼奥.阿瓦洛斯生于智利圣地亚哥,1968年迁居墨西哥城。1973年,19岁的波拉尼奥自诩为托派分子,受格瓦拉的摩托车日记影响,坐大巴车一路向南,返回智利闹革命,扶助萨尔瓦多.阿连德危在旦夕的社会主义政府。未几,皮诺切特将军发动政变,阿连德总统惨死,波拉尼奥被捕并下狱八天。狱警中有两人恰为其高中同学,遂将其救出。
  1977年,波拉尼奥远走欧洲。在巴塞罗那附近海岸打零工,有时洗盘子,有时在酒店听差,也曾在露营地当守夜人,或拾捡废品维生。40岁之前,他的生活就这样度过,纠结着革命的浪漫和现实的残酷。但是40岁之后,他突然成为了作家。1993年,得知自己身染重病后,波拉尼奥加倍努力,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写出了数百万字的小说。
  关于他的疾病,有传言是来自于当年与人共用吸毒针头时感染的丙肝。虽然已在医院轮候肝移植的名单上排到了前列,但他终究未能撑到救命的那一天。2003年7月15日,波拉尼奥因肝功能衰竭死于西班牙,年仅50岁。
  这就是媒体描绘中的波拉尼奥:一个通过吸毒和滥交获得灵感的文学青年,一个浪迹天涯、一贫如洗的拉美版凯鲁亚克,一个信奉社会主义的政治叛逆。
  然而,这并不完全是真的。
  多个生前好友已经出面证实,皮诺切特政变时,波拉尼奥根本就不在智利,更不曾被捕。他的遗孀卡洛丽娜.洛佩斯则坚决否认亡夫深陷毒瘾的说法。
  吸毒一说或许出自波拉尼奥2000年应西班牙《世界报》征文所写的随笔《海滩》,开头是这样的:“我放弃了海洛因,回到自己的城市,开始在医院里接受美沙酮治疗……”从波拉尼奥对个人身世的态度和他一贯的行文风格来看,这篇随笔存在着很大的虚构可能。
  纽约城市大学教授萨拉.波拉克曾写有论文分析“波拉尼奥神话”的构建过程,指出其背后不仅有出版商的市场操作,亦反映出拉美文学和文化的面貌已被美国人加以重构,并向大众推销。文中写道:“波拉尼奥的创作才华、引人注目的生平、皮诺切特政变期间的个人经历、他某些作品被贴上的南美独裁主题小说的标签、2003年7月15日他50岁时的肝衰早亡,皆有助于‘制造’出易为美国接受和消费的作者形象。”
  波拉克强调,不曾有美国记者道出如下事实:写出《荒野侦探》及其大部分小说时的波拉尼奥,实乃称职的爱家男人和优秀父亲。然而,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波拉尼奥已经被传奇化了,成了兰博和垮掉一代的交集。大多数评论家亦罔顾事实,暗指他死于酗酒或吸毒,而他早亡的真正原因,乃胰腺炎未曾得到细心诊疗,终致肝脏受损。说到底,与那些酒毒缠身而过早离世的美国偶像们不同,波拉尼奥的死更像巴尔扎克或普鲁斯特,都是由于毫无传奇色彩的过度劳累。
  
  文学圣贤的反动派
  不管波拉尼奥神话的构建掺杂了多少可疑因素,有一点已经得到证明:当今,作家要想走向世界,最好经由美国。
  十年前的J.K.罗琳是这样,两年前的斯蒂格.拉松同样如此。不同的是,波拉尼奥小说的水平远在《哈利.波特》和《龙文身女孩》之上。
  但《2666》在中国的命运很难预测。870页的小众读物、严肃文学,撞上了140个字的微博时代。更致命的是,这本书的阅读旅程注定无法轻松愉悦。
  “这是本很难、也非常悲伤的书,成年读者很难按照老习惯,与作家的生平对照阅读。”英文版《2666》的责任编辑洛林.斯特恩认为,“它就像一部知识分子的《哈利.波特》。”
  问题在于,中国知识分子宁愿沉浸于各种主义的骂战,而很难花时间去读一部900页的小说。那我们的小说家呢?对他们来说,波拉尼奥太难了。过去三十年来,他们可以山寨伟大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但是对波拉尼奥的技艺,他们无法模仿。中国作家对层次、结构和语言所知甚少,跳不出一时一地。举个例子,中国作家中有谁敢像波拉尼奥那样,在一本书里写一写七八个国家的人和六十年来两块大陆上的历史?
  《2666》中有位在墨西哥边远地区研究德语文学的智利教授,曾就知识子问题发表过意味深长的宏篇大论。“墨西哥知识分子与权力的联系源远流长。”他说,“政府养活知识分子,暗中注意着知识分子的动向。有这么一大群几乎是废物的作家,为政府可以做些事情。什么事情呢?驱邪!改变或者至少企图影响墨西哥时代。管他有没有麻子,先涂上一层脂粉再说罢了。”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波拉尼奥更像个搅局者和“反动派”。他对于那些拉美文学爆炸和魔幻现实主义的大师们嗤之以鼻。2002年,波拉尼奥致信友人、著名作家奥拉西奥.卡斯特利亚诺斯.莫亚,攻击拉美文学不可侵犯的诸圣:“这腐臭的私人会所里结满蛛网,由巴尔加斯.略萨、加西亚.马尔克斯、富恩特斯,以及其他翼龙们所把持。”
  无论如何,《2666》进入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玩味的故事。
其他文献
最近我忙于翻译、采访和拍片,目的大同小异,都想为华人移民代言,帮助外族人融入社会,也促使当地人接受外族移民。  我参加了一个私人教育机构申请的欧盟一体化项目,将《欧盟现代海关法典》译成中文,分发给当地华商,既让他们了解法律做合法生意,也教他们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试想,在金融危机的关口,欧盟能拨出资金帮助某国移民,这种体恤还是挺让人感动的。  另一件也是欧盟项目。维兹纳是位匈牙利的独立制片人兼导演,
中国新闻周刊:这次《保密法》修订源于怎样的理念?  辜胜阻: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实现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知情权”作为公民的政治民主权利得到各国法律的确认,政府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尽管我国宪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的知情权,但是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应当走出商业化所造成的过度娱乐性陷阱,但也不应当再度走入说教的泥沼。电视台及文化界应深入中产阶层的心灵,面向他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的需要,制作出真正具有道德、精神内涵的节目  广电总局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其总体精神是控制目前的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这样的精神是可取的,但具体如何操作,需要仔细思量。  当代中国电视市场,与整个国家一样,存在着明显的双轨制,或者说是
一直悬而未决的芙蓉区东牌楼项目,此次以棚户区改造的名义推进,而这正是长沙市实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新政策后的第一个项目。    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一,一度飙升至30.1℃的湖南长沙,创下有气象纪录以来2月气温最高值。艳阳之下,红色的“征”字,在长沙东牌楼粉白的墙壁上格外醒目。  这一天,长沙市民丁文茵再次确信,东牌楼地块已经被规划为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她家房屋所在的地方将被用于商业开发。此
9月16日,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综治委副主任回良玉宣读了中办、国办关于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的通知。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被赋予协调和指导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  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研究所所长何增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中央综治委更名,预示社会综合治理由过去强调社会控制向
150幅画作,30年间,只剩下63幅。  湖北浠水籍著名画家闻钧天不曾料到,当年满腔热情地贡献画作支持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在他逝世25年时却被发现那些画作早已流失经年。浠水县文化馆馆长徐良向媒体表示,他去年上任时只剩下63幅,前任领导给他的解释是,部分画作被领导送人了。  “这与我们的初衷相悖。”闻钧天的儿子闻立圣在电话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闻立圣也是一名画家,今年已经65岁,他说,通过媒体
一个朋友的朋友做生意多年,实现了“财务自由”,开始向文学领域进军。据说他也是爱书者,做生意期间也不曾辍读,十多年间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最近几年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诗。朋友指出他的创作的毛病,他不服气,说朋友不是弄文学者,要请文学名家给他做“裁判”。  一时失了底气的朋友请名家看了,原来跟自己的意见并无二致。朋友大为感慨:国人对权威意见好像有本能的服从欲,而每个人心目中的权威,又都
无论是柔性的拉嘉德还是强势的费舍尔上台,都必须面对IMF的改革难易序列问题,IMF已经不再是一个“阳性”的机构,倾听和忍让将是IMF的风格    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因性丑闻腾出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位子,然后,争夺这个位子,就取代了“老人家的风流”,变成了更热的新闻。     竞争者的竞争力比较    法国财政部长拉嘉德(Christine Lagarde)是最热的候选人,赌博集
《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经过湖南省委全会通过不到四个月,中共湖南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建设”,“把社会管理法治化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2011年上半年,该市已着手《长沙市社会管理法治化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起草工作,并于今年7月提交第三届“法治政府·南岳论坛”进行讨论。由于《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营造公开、公平
“我父亲是一定要服从的。但实际上他知道困难是非常大的,压力也很大。同样是党的高级干部,父亲作为广西的一把手,他对于同属中南局的河南省党内复杂状况和‘五风’(指“共产风”“瞎指挥风”“浮夸风”“特殊风”“强迫命令风”)造成的灾祸程度都有耳闻。”刘建勋之子,曾任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副书记的刘立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刘立强回忆,1961年6月,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的父亲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