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人生的质量取决于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本文从高职院校发展、图书馆及馆员现状与发展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员 职业规划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坏境分析之后,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全部过程[1]。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对个人具有促进自我价值实现和发掘自我激发潜能的积极意义,而且还能使图书馆服务内容得到创新,使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文从高职院校发展、图书馆及馆员现状与发展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进行探讨与分析。
1 高职院校发展与读者信息需求
近年来在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大力支持和不断投入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教育的“高等性”是层次定位,它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属性;“职业性”是类型定位,它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技术属性[2]。高职院校图书馆用户主要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构成。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繁重的教学、科研、指导实习等多重任务,他们重视的往往是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设备应用、实验方法以及科研动态等方面的信息;高职院校学生由于专业、年龄、爱好、特长等不同,对信息的需求具有阶段性、集中性、广泛性和个性化等特点;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主要对一些方针、政策、人才需求、管理经验等综合性信息感兴趣。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读者的信息需求是复杂多样的,若想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使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辅职能,图书馆员必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 高职图书馆现状与发展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多由中专升格而来,原先的办学规模小,专业设置范围窄,所以普遍存在着文献资源结构单一的问题;不少高职院校因为经费短缺,图书采购工作难以进行,致使图书资料难以及时更新,现存藏书内容老化,甚至已经失去阅读价值;近几年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都不断地扩大办学规模、增设新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忽略图书馆的发展,形成办学规模扩大与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随着文献载体的多样化,以及各种电子产品的纷纷问世,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需要日渐突出,一些高职院校对此未能产生足够认识,或苦于经费问题而无法涉及,使其与其他院校图书馆逐步拉大了距离;随着服务层次的提高,一些图书馆管理人员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和科研的服务需求,造成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低、整体服务水准偏低的状况[3]。
网络环境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上数字文献资源的日益丰富,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内容,必将向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员需以新的观念、新的内容和新的方式,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4]。
3 图书馆员的职业现状与发展
3.1 传统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传统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主要有职务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两种。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指从助理馆员到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的职务晋升过程,它不但关系到馆员个人的切身利益,更体现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但由于对研究馆员的学历要求较高(如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学历),研究成果要达到一定数量,对于一部分图书馆员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从馆员晋升到研究馆员的发展空间狭小,容易产生“职业高原”现象[5]。
3.2 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图书馆员的“职业高原”问题。所谓“职业高原”是指馆员已经不可能再得到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机会或承担更多的责任[6]。在现有体制下,低学历的馆员,受限于多种原因很难获得晋升的机会,而一个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图书馆员在工作业绩、研究能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不出现大问题,大约40岁之前基本可以晋升为副研究馆员,此时往往是其个人发展的职业顶峰时期,会感觉工作缺乏压力和挑战性,甚至丧失工作热情,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从而产生“职业高原”现象。
3.2.2 工作满意度低问题。受工作的成就感、挑战性、新颖性等方面的影响,图书馆员的工作满意度整体偏低,需求得不到满足,使馆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自然也随之下降。此外,图书馆工作的内在激励因素不高,社会认同度差使馆员没有职业自豪感和职业热情,进修机会少和知识老化影响职业发展,同时也容易造成高素质人才的流失。
3.3 横向职业发展
在传统的纵向职业晋升途径遇到阻碍时,可以考虑开辟一条横向的职业生涯发展途径,即发展包括技术水平、专业水平和管理技能等在内的多重技能,从而使馆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都得到有效地提高。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岗位轮换、工作创新、团队协作等途径来实现。
4 结语
职业生涯发展不可能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简单地把职业生涯发展定位于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只能令自己置身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只有在外在的职业生涯目标和内在的心理感受达到平衡时,馆员才能更多地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图书馆员不但要追求职务目标、工作内容目标等职业目标,更要注重知识的积累、观念的更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感、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徐建华,崔轲娃.人文视野中的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J].图书馆,2006(1):59-62.
[2]徐雪峰.高职院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需求的特征与服务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 (6):92-94.
[3]汪海燕.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山西教育,2003(13).
[4]王军主.图书馆现代化探索[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123.
[5]樊振佳,崔轲娃,翟宇博.天津地区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项目报告[J].图书与情报,2006(2):36-45.
[6]贺子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梁盟(1980-),女,汉族,辽宁营口人,硕士,信息部主任,馆员,主研方向为图书情报、信息咨询、文献检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员 职业规划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坏境分析之后,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全部过程[1]。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对个人具有促进自我价值实现和发掘自我激发潜能的积极意义,而且还能使图书馆服务内容得到创新,使图书馆人力资源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文从高职院校发展、图书馆及馆员现状与发展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进行探讨与分析。
1 高职院校发展与读者信息需求
近年来在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大力支持和不断投入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教育的“高等性”是层次定位,它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属性;“职业性”是类型定位,它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技术属性[2]。高职院校图书馆用户主要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构成。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繁重的教学、科研、指导实习等多重任务,他们重视的往往是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设备应用、实验方法以及科研动态等方面的信息;高职院校学生由于专业、年龄、爱好、特长等不同,对信息的需求具有阶段性、集中性、广泛性和个性化等特点;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主要对一些方针、政策、人才需求、管理经验等综合性信息感兴趣。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读者的信息需求是复杂多样的,若想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使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辅职能,图书馆员必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 高职图书馆现状与发展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多由中专升格而来,原先的办学规模小,专业设置范围窄,所以普遍存在着文献资源结构单一的问题;不少高职院校因为经费短缺,图书采购工作难以进行,致使图书资料难以及时更新,现存藏书内容老化,甚至已经失去阅读价值;近几年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都不断地扩大办学规模、增设新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忽略图书馆的发展,形成办学规模扩大与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随着文献载体的多样化,以及各种电子产品的纷纷问世,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需要日渐突出,一些高职院校对此未能产生足够认识,或苦于经费问题而无法涉及,使其与其他院校图书馆逐步拉大了距离;随着服务层次的提高,一些图书馆管理人员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和科研的服务需求,造成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低、整体服务水准偏低的状况[3]。
网络环境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上数字文献资源的日益丰富,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内容,必将向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员需以新的观念、新的内容和新的方式,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4]。
3 图书馆员的职业现状与发展
3.1 传统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传统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主要有职务晋升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两种。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指从助理馆员到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的职务晋升过程,它不但关系到馆员个人的切身利益,更体现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但由于对研究馆员的学历要求较高(如本科或研究生以上学历),研究成果要达到一定数量,对于一部分图书馆员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从馆员晋升到研究馆员的发展空间狭小,容易产生“职业高原”现象[5]。
3.2 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1 图书馆员的“职业高原”问题。所谓“职业高原”是指馆员已经不可能再得到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机会或承担更多的责任[6]。在现有体制下,低学历的馆员,受限于多种原因很难获得晋升的机会,而一个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图书馆员在工作业绩、研究能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不出现大问题,大约40岁之前基本可以晋升为副研究馆员,此时往往是其个人发展的职业顶峰时期,会感觉工作缺乏压力和挑战性,甚至丧失工作热情,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从而产生“职业高原”现象。
3.2.2 工作满意度低问题。受工作的成就感、挑战性、新颖性等方面的影响,图书馆员的工作满意度整体偏低,需求得不到满足,使馆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自然也随之下降。此外,图书馆工作的内在激励因素不高,社会认同度差使馆员没有职业自豪感和职业热情,进修机会少和知识老化影响职业发展,同时也容易造成高素质人才的流失。
3.3 横向职业发展
在传统的纵向职业晋升途径遇到阻碍时,可以考虑开辟一条横向的职业生涯发展途径,即发展包括技术水平、专业水平和管理技能等在内的多重技能,从而使馆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都得到有效地提高。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岗位轮换、工作创新、团队协作等途径来实现。
4 结语
职业生涯发展不可能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简单地把职业生涯发展定位于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只能令自己置身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只有在外在的职业生涯目标和内在的心理感受达到平衡时,馆员才能更多地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图书馆员不但要追求职务目标、工作内容目标等职业目标,更要注重知识的积累、观念的更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感、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徐建华,崔轲娃.人文视野中的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J].图书馆,2006(1):59-62.
[2]徐雪峰.高职院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需求的特征与服务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 (6):92-94.
[3]汪海燕.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探析[J].山西教育,2003(13).
[4]王军主.图书馆现代化探索[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123.
[5]樊振佳,崔轲娃,翟宇博.天津地区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项目报告[J].图书与情报,2006(2):36-45.
[6]贺子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梁盟(1980-),女,汉族,辽宁营口人,硕士,信息部主任,馆员,主研方向为图书情报、信息咨询、文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