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脏器癌瘤术后食管重复癌(四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来源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aia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原发癌(multipleprimaryCarcinomaMPC)正越来越多地被发现,而多脏器癌瘤术后食管重复癌只见零星报告,无大组病例分析,现报告我们遇到的4例,并结合国内病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多脏器癌瘤术后食管重复癌四例临床资料表死于吻合口漏国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 (MPC) is being discovered more and more. However, after multi-organ cancer, there are sporadic reports of repeated esophageal cancers. Report the 4 cases we encountered, and combine the domestic case analysis as follows. Clinical data Multi-organ carcinoma After operation Four case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Repeated at the anastomotic leakage
其他文献
1985年1月~1995年9月,我科对11例胰腺结石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结果表明:B超、腹部平片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胰腺结石是最有效的诊断手段。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①胰腺结石
肝细胞癌(HCC)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常见肿瘤,各种研究显示HCC高发生率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演变成肝硬变及HCC,乙型肝炎病毒(HBV)在HCC病因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肯定,而在西方国家仅2
1984年1月~1990年12月对145例距肛缘5~8cm的直肠癌病例做了根治性切除。其中保肛组69例,非保肛组76例。两组病理各期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组织学类型除高分化腺癌保肛组明显高于非保肛组外(P<0.05),其余各类型相
为探讨CD44v6表达与大肠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对101例大肠癌存档石蜡组织标本进行重新切片,采用CD44v6鼠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LSAB法)。结果发现CD44v6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组织类型无
将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转移至肿瘤细胞内可以大大增加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有效诱导肿瘤细胞特异性的抗肿瘤免疫,但是该作用不够强大,对已建立的肿瘤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采用EAF—LF—VD—CC—CR短流程工艺生产以S45CVS为代表的高档非调质曲轴用钢。通过控制电炉出钢氧含量、优化预脱氧工艺、改进调硫方法、控制终点铝
以溶质扩散和质量守恒为原则,考虑多组元合金元素影响相变的规律,建立非平衡凝固两相区溶质微观偏析模型。将实验研究数据与模型计算值进行比对,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
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2基因体外转染的胃癌SGC-7901细胞系建立裸鼠肾包膜下种植的侵袭模型,并应用免疫组化对侵袭部位的组织Ⅳ型胶原酶前体——MT-MMP的表达及基底膜
我科近两年收治4例恶性肿瘤经胸腹手术后4—10个月之内皮肤切口处出现种植性转移。例1,男性,44岁,因食管中下段鳞癌术后6个月,右胸壁包块2月入院。6月前行食管中下段鳞癌根治术,术
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22 例食管癌病人血清,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癌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食管癌病人血清有6 种氨基酸降低,2 种升高;食管癌组织游离氨基酸较正常食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