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打官司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日,天高云淡,烈日高照,我无聊之至,仰坐在家中后花园的游泳池旁,闭目养神,思索着如何和美眉约会。忽然,电话铃响。我睁开朦胧睡眼,接听电话。原来是一友人在路途之中汽车抛锚,找我求救。听罢,我翻身起来,在车库抓起一把绳子,飞车而去。
   郭君来自中国天津,系我朋友之朋友的朋友,三月前来美国谋职,幸好在中国大陆是电脑专家,半月就谋得一职业,一月后花费三百美元买得一部十余年前日本产的“疯舔”轿车。每日开着它倒也心满意足,不仅代步,还可享受免费按摩,奔驰在洛杉矶的大街小巷之中,逍遥自在。
   半小时后,我来到了郭君的“不幸之地”富乐屯市,只见郭君在烈日之下汗流浃背,状极狼狈。片刻,我用绳子将郭君的座驾“疯舔”系好,一路拖行而去。行了一公里左右,见一修车场,与老板商讨修车。老板检查片刻曰:“自动变速箱坏了,修理不如换新,约需五百美元。”郭君一听,大叫:“太黑,我的车才三百美元,不修了。”既然如此,我只有拖着郭君的“疯舔”回家。
   又行约十余里,忽闻身后警笛长鸣,忙减速靠边,端坐车中。片刻,只见一威武老警站在我的车旁,我摇下车窗忙问何事。警察答曰:“有违法律。”我装出一脸无辜,大惊失色状,问:“何条法律?”警察答曰:“不可用软物拖车。”我又问:“可否给我法律条文学习?”警察告之:“你可向法官要求。”无奈,乖乖掏出驾照,接受老警的处罚通知,罚款295美元。
   返家,想之不妥。我在美驾车二十余年,标准的模范驾驶员,从没有违规犯案。此次乃救人于水火之中,怎可受此大辱。遂越想越气,怒从胆边生。
   次日,我来到商店,请店员帮我查找我拖车绳子的技术参数。美国商店一向奉“顾客就是上帝”为最高准则,店员不敢怠慢,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帮我从绳子批发商处找到技术参数,并签字画押为证。而后,我迅速返回郭君出事现场,详细绘制地图。返家途中,路遇一街道修路,大喜,计上心来。
   一月后,法庭开庭审理我的交通违规案件。一早,我打扮整齐,一改平日随便的服装,西装革履,一脸正气,进入法庭。只见一白人法官端坐其上,我也目不斜视,将一地图悬挂在法庭右侧。手持一厚达数寸的卷宗,挺直腰板端坐庭下,等候法官询问。
   宣誓之后。由警察先生宣读当天的事实。
   事毕法官问:“你违反法律,有什么理由?请你陈述。”
   我答曰:“法官大人,你在审判之前宣称我违反法律,我提出抗议,你有歧视之嫌,请你收回你的宣告。”
   法官诧异:“你可以讲你的理由。”
   我坚持曰:“你必须先收回你的宣告!”
   法官直视我片刻:“好,我宣布,我收回我刚才的话。”
   我曰:“法律并未明文规定不许用绳子拖车,如有,请你给我条文,以供我阅读。”
   法官曰:“法律规定只能用硬物拖拉汽车,你使用绳子系软物,故违法,你可认罪?”
   我曰:“法官大人,我想请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否是基督徒?”
   法官曰:“此问与本案无关。”
   我曰:“有关,此问题事关美国国本,不可不问。”
   法官惊诧:“如此重要?我不妨告诉你,我是基督徒。”
   我答曰:“信仰基督乃美国立国之本,对否?”
   法官曰:“然也。”
   我曰:“基督告诉我们,救民于难,与人为善。我救人于水火,救人性命于瞬间,可否要受到惩罚?”
   法官:“此话怎讲?你可以仔细说明。”
   我答:“一月前,我驾车行至贵市,恰逢贵市修路,正在修路的地方只有单线可以行驶。恰好前面有一日本“疯舔”汽车坏在路边,车主不远万里来到美国,为美国添砖加瓦,发展IT事业。无奈,此君不谙英文,我看到后行的汽车越过他损坏的汽车绕到逆向车道行驶,险象環生。故,我舍生忘死,将他的汽车拖离险境,以避免重大事故,减少发生车祸的危险。请你审判是否合乎基督的教义?”
   法官:“你的行为不错,但已违反法律,应当受罚。不过我可以减免。”
   我签曰:“不妥,法官大人,你可见到总统宣誓就职时手按圣经?圣经乃美国立法之本,你为何判我违法?”
   法官曰:“我可以判你罚款一元。”
   我答曰:“一元虽少,但仍不可接受,我仍需陈述我之理由。”
   法官曰:“你还有何理由可以陈述?”
   我曰:“假如,你某日度假,在一湖边钓鱼,见一女子掉入湖中,向你呼救。你是否可以见死不救?”
   法官曰:“不可见死不救。”
   我曰:“可是,湖旁立有一告示,不可游泳入水。你应如何?”
   法官踌躇:“理应救人。但你违法是事实,除非警局撒消对你的控告,否则我还要罚你一元。不过你可以不必支付,由我代付,如何?”
   我转向警察直视之:“你觉得如何?”
   警察大窘:“我要求撒案。”
   月余,忽有一函,观之,乃富乐屯市警局公函。我大惊,心想,此事如何又起?打开视之,大笑。原乃一奖状也。书云:“Mr.BiII,感谢您支持警局工作,特封先生为我警局监督员,发此状奖励……”
其他文献
这是女友讲给我的一个故事。故事是真实的。那时女友还在南方一所著名的大学中文系读书,授课的老师中有一位五十出头的风度翩翩的男教授。教授不仅著作等身学识渊博,而且谈吐幽默风趣,经常走到学生们中间和他们谈古说今纵论文事,成为班里女学子们心中的偶像,许多女生甚至于主动接近他,希望得到他的提携和指点。   女友也是其中一个,一天,她约了两位要好的女同学一块儿去教授家请教几个问题,穿过一条林阴小路,来到
期刊
最近出差到日本北方茨城的高桥吴服店安装计算机管理系统,翌日是店铺开张仪式,高桥社长特意叮嘱我们明天早上早一点来:“十点开门,九点朝礼。一定要来看啊,我们公司的朝礼是日本第一的。”  日本的公司一般都要行“朝礼”。每天早上公司的员工集合在一起,领导带着喊几句口号,再唆一些日常事务。有的公司下班时还要行“终礼”。很有点像中国“十年动乱时期”的“早请示晚汇报”,我总觉得那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而已,朝礼
期刊
所谓的网上论坛,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BBS。现在网上论坛千千万,网民们经常逛的就有几十个,偶尔逛的大概有几百个,利用google或是百度或是搜狐、雅虎等等各种搜索引擎能搜到大半。著名的有“搜狐社区”、“网易社区”、“QQ论坛”、“天涯虚拟社区”等等。有些网上论坛显现出的私人性质让那些论坛躲得很好,只有一些互相之间知根知底的朋友们在网上做交流。   所谓“斑竹”,也就是各类网上论坛上担任编辑工作
期刊
仿佛是一夜间,浦东的面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改变。曾经触目所及的农田遍野,如今已是高楼林立,交通便捷。东方明珠、金茂大厦、APEC会议中心、磁悬浮等浦东新景观也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上海都市活力的新象征。目睹这万象更新、沧海桑田的巨变,在浦东新区工作了十年的程放,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十年,我的梦在路上     1993年硕士毕业的时候,程放还是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青年,摆在他面前的路似
期刊
你可曾发觉情侣或夫妻间经常出现的一些误会,有部分是由于男女不同的说话方式所致?请细阅以下四个情境,然后猜猜谁是男方,谁是女方。 猜心游戏:   处境(一)甲经常告诉乙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乙只是默默地听,到甲问乙有什么感受时,乙总是回答:“沒什么。”甲跟着面露不悦之色,乙则感莫名其妙。   处境(二)甲苦恼地说:“今早迟到,被经理怪责我!”乙回答:“那么明天我早点叫你起床吧!还有最好就是
期刊
还记得新生入学时,我扛着铺盖家当,硬是把忐忑挤到一边,带着跳动节律为l60次/min的心脏登陆了这个我将在此奋斗七年的医学院。  推开407房门,看到了将要安营扎寨的寝室。一切看上去井井有条,一人一床一椅一衣橱一写字台一杂物柜,还有一个共用的内卫。  随后便认识了现在三个室友:特别乖巧的“乖乖女”,头路永远是笔直笔直的“贤淑女人”和“冰山”。“冰山”这个绰号是我们寝室四人开始熟起来的时候,“贤淑女
期刊
前一阵看到一个男性朋友的BLOG,说的是爱情——  “成长的道路永远向远离爱情的方向发展。一开始,你想引起她注意,想和她聊天,想和她放学同行回家。你没有经验,脸皮不够厚,于是你等在她课桌不远处期待一次目光接触,或者说自己今天要到哪里去买东西创造同行的机会,或者写几封信表达自己的心情……你并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只是凭一腔热情做一些未必有效果的事。没有其他任何人可以熄灭这一腔热情,只有她;但只要她洒上几
期刊
西山是我的老朋友了。1998年初,儿子刚来日本不久,我们全家去京都车站看一个摄影展,在那里遇到了儿子的同学西山一家。本想打个招呼就各看各的,没料到这个日本人很不日本化,他始终跟在我们边上没话找话地搭讪着。对了,我现在想起来了,那个摄影展展出的是池田大作的作品。  过了几天,他们夫妇居然不打招呼就上门来了。那时我住在京都电器街寺町附近,他们说是去买传真机路过的,顺便给我们送了一份报纸,没进屋就走了。
期刊
人的最初的演讲技巧和外在表现,  占决定项目成功因素的七成    倘若一位老总给你半个小时见面,这半个小时,他不可能理解你的公司、理解你的技术。或者说,他愿意见你就因为你代表了“普华永道”,他已经认可了你的公司。至于他是不是请你来做项目就要看你这半小时的表现了。再强调一遍:人的最初的演讲技巧和外在表现,占决定项目成功因素的七成。正因为它们是如此重要,所以很多跨国公司不惜花费巨资请讲师来培训员工。任
期刊
办公室因女性的存在而生气勃勃,温馨欢悦,但是也存在着这样一些不被办公室的人员欢迎的女性。    A.头部不动,却不断偷偷斜视周围的女人  从心理学上来说,头部不动而斜视看人是对于对方的好奇心和兴趣不能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这是曲折心情的表现。并且,这种好奇心往往是植根于警戒心和猜疑心。  在旁观者看来,她所干的工作无需用斜视的目光去看,而仍是以侧视偷窥周围的女性职员,无论在哪个公司都有那么一两个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