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ince studio was established in 2003, jewelry department
enrolls graduates for six consecutive years. Jewel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reative industries. On occasion of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Exhibition, the university invites previous
students, teachers, industry gurus and leaders to explore
for the way for closer tie between teaching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上海—“ STUDIO115 瞻?前?瞻—上大美院首饰艺
术工作室师生作品展”通过展示60多件原创手工艺术首饰作品,
回顾了上大美院艺术工作室建立八年来的艺术创新之路。作品展
融合了工作室教师、研究生、进修教师和学生的作品,从首饰到
餐具,独具匠心。自从2003年115工作室成立以来,19位艺术家
们诠释了国内的现代首饰艺术创作。工作室作为极少的具有中国
代表性的首饰金属艺术创作工作室之一,在这个尚居前沿的专业
领域,艺术家们作为先锋带领我们一起见证中国当代首饰艺术的
发展。
展览的作品风格迥异,但背后却是满含艺术家独特的成长及
创作经历,真是集方寸“首饰”空间,现丰富心路历程。银色的
云朵,翩翩的蝴蝶,115工作室主任郭新将中国传统的扇子巧饰为
精美绝伦的项链。成乡的“黑色胸针”首度尝试将新的材料加入
首饰创作中,将中国的玻璃铸造方法与大胆却优雅的金属作品相
融合。吕中泉的器具作品简约现代,是视觉、理念和实用的完美
结合。
首饰专业从03年建立工作室至今年共招了六届研究生,从
学院的角度来讲,从教学的角度回顾所走过的路,哪里可以继续
发展,哪里是可以改进的,而首饰是在创意产业里非常重要的一
块。借展览开幕之际,院方请来历届同学和老师,行业大师和领
导一起探讨教学和创意产业如何更紧密的连接。
汪大伟院长首先发言,他说,今天集中起来做一个展览真
是让人大开眼界,作品也是令人眼睛一亮,我在看了之后大为触
动。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发展的时期,创意产业在新兴之
中,我们是在探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作为我们学校现在
想要发展这一块,而且政府对学校这一块的发展支持力度更大,
我们最近也打造了一个手工基地,将近3000平米,接下去我们得
到了教委经费的支持,但问题是样样都有了,就缺人。缺什么样
的人呢?就是我们在座的。希望从学校的前沿探索,就像是对传
统工艺的再生,我们想在这一块做些事情。民族工艺能够为当下
服务,很重要的就是需要梳理,我们将来要做传统手工艺以及历
史与传统工艺的记录,有大量的工作要开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我
希望你们能够回来,和传统工艺艺人有个交流和互动,在交流过
程中能对你们作品的开发促进,能够屹立于传统工艺的同时对当
下审美意识有所开发,走向真正的时尚,或者是高端奢侈品。
李桑是两年前毕业的研究生,在外面两年一直在做事业,她
在这个过程当中,碰到不少具体问题。她发言道,很高兴今天给
我一个机会在这里做小结,最开始我用很理想的目标去做了一个
工作室,我期待把我的设计变成商品。我去深圳、广州勘察了一
番,我发现作为一个小批量的生产只能找一些作坊,因为他们要
求量化,我们所做的艺术品,不能让他们批量化生产,我们的设
计和商业化生产有一个鸿沟。作为设计师你的设计要可以量产,
是个问题。后来我就开始制版,我们以前的学习这方面是有所欠
缺的,就是你的设计到后面生产加工出来其实变化很大,作为设
计师来说就要了解。去贵州、去民间工艺基地勘察,我发现我很
喜欢花丝,回来后我就做了一批设计。我在原先的设计上加上现
代化的元素,更简洁、更适合现代人的佩戴。我做了一个系列的
作品,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完成了两个方面,我的设计从生产
到完成得到我想要的生产的商品,怎样才能得到我想要的质量。
再者就是销售,销售意味着你对市场了解的敏感性,以及其他洽
谈之类的沟通。由于销售不能很好的运转,就有了资金链的问
题。然后我就要向前辈了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资金链的短缺是
做商业或是做创意的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是蛮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
提示和帮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师他的独立的设计能
力其实只占其中的一项,其他的素质,包括抗压能力、心理调节
能力、人脉关系和同时处理多项事物的能力,都是应该要具备的
能力。
我个人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或单纯的
艺术家来说,你要意识到你是为某些人群去服务这一点。你能为
什么人去服务,不是你想为谁服务,你的设计能力只是其中的一
个环节。这个环节只可能达到整体的三分之一,还要包括其他的
综合素质。这是我希望大家能了解的事,也是我一年多来的基本
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作为商业环境和首饰珠宝设计生产
来说大概有六种模式:第一种是单独做设计的。他们通常规模很 小。第二种模式是做生产,但是不做销售,只是给人代加工。然
后贴一个牌子,别人来买他的设计。第三种是强大的营销能力和
团队,他对这个市场摸得很清。比如“爱是唯一”这个品牌,他
的营销环节、实现商业价值的操作方式就是这种模式。第四种是
既做设计、也能生产,但是还去别的地方买设计。去国外买设计
买版子,比如深圳的一家叫“艾玛”的公司。第五种方式自己做
生产、做销售,做设计,不拿人家的东西。比如说“素”、“谢
瑞麟”等品牌。还有一种模式……自己有自己的设计和品牌,他
们自己做生产,同时他还为其他的工厂做生产和代加工。这样的
团体往往比较大,比如说周大福,他就为国外一些品牌和其他公
司做代加工。
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朱建中听了汪院长和李桑的发言后,
他说有两个感触。第一,目前的教学发展很快,基本上还停留在
纯艺术方面上。离现实的产业好像比较远。第二,我觉得李桑谈
到创业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是学校有空间做的事情。珠宝首
饰现在是最好的发展机会,自己创业也是最好的时机。李桑提出
的问题是所有大学生创业都会碰到的问题,也是汪院长今天引出
的话题。市教委也想搞这样一个服务平台。为学生解决一些产业
链的衔接问题。单靠一个学生到社会上去创业是很难解决的……
一定要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信息化谁做得好,谁就最有优势。
展览的主题做得很好,作为一个中国的设计师,不把我们中
国的文化吃透、消化,我觉得是没什么太大的前途。还是要立足
于我们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消化、吸收……我今天还有一个概
念,所有的企业,一定要从服务性的经济、服务性的模式上去发
展。因为上海是中国的市场,是全世界的市场,教育这一块是前
瞻性的。我们希望能与学校做不断的探讨,做一些“产学研”的
研究。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毓其接着发言道,我觉
得创业,从设计到制作,它的产业链,是应该细化的,应该说做
设计的只做设计,如果既做设计,又做工艺,做生产,还要做销
售,这是一个不对的方式。我们要搭建一个平台,在座的研究生
把这个分工更细分化。因为你如果都是单干的话,不会有什么大
的成就,因为你是一个搞设计、搞艺术的人,我们应该找一个搞
工艺的人来做,那么东西就做得更好更精细。
从设计概念上来说,后边有工艺的支撑,工艺美术行业是个比
较传统的行业,包括陶瓷、漆器、琉璃、刺绣等,这些工艺都没
有错,关键是走到今天我们怎么保护?工艺美术本身伴随我们的
生活状态,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就有相应的工艺或者艺术。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京羊认为:首饰的制作与设计不可分
开。通过在国外考察及与欧洲艺术家的交流,发现他们有两个观
点:一、西方人的审美和东方人的审美不一样。二、所谓的设
计,也许不画任何东西。郭老师这里教的是艺术首饰,它跟企业
不一样,企业中的首饰卖出去就是好,以销售为主。设计师有时
也是制作师。上海正缺一批为首饰艺术执著的人才。从艺术和工
艺的角度,今天参展的作品都是很有个性的。你们要创建自己的
品牌,要摸索其中的规律,或许以后的路会越宽越广。
毕业研究生黄巍巍回想刚进校时目标很明确,很想创建一个
工作室。面对租金压力,能否养活自己?商品的对象是谁?自己
的定位是什么?……把一件事情做细做精,搭建人脉网络,把自
己亮出去。跟客户有一个共同的沟通,感悟,这样交流起来就很
轻松、很方便,并且在这当中可以解决基本的生活费。不想让自
己的东西改到最后不是自己的,而是顾客的。
另外,自己打造的一个平台,搭建更多的人脉网络,事情就
会越来越好……希望能与在座的嘉宾有一个团队的交流,作为人
脉的一种积累。设计师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如果进入市场就会
对设计师有综合素质的要求。
汪大伟院长最后总结说,今天虽然是首饰展,但实际上是
一种精神上的凝聚。你们之所以被尊重,是因为你们的创造力及
智慧。自己的定位要清楚,剩下的就是学校、政府和社会做好配
合,把服务产业链健全。上海大学作为九个高校知识服务平台
之一,艺术类别两个中的其中之一,我去答辩时主要提到的是如
何把手工艺向手工业服务打造的界定。上海大学有综合学科的优
势。利用其他有关学院的资源,打造“公主”身份,其他的事项
由其他的人去做。专心做你们的设计,把你们的特长做好。这次
上海市批给我们知识平台的项目,利用上海大学综合学科的优势
力图建立一个创意产业服务便捷站。服务平台从现在开始正准备
组织构建,希望能构成我们的创业产业服务便捷站,希望能够把
对传统手工艺的研究梳理到变手工艺为现代手工业,建立起一个
服务链。从知识产权到市场服务到市场营销,针对每个不同的个
案,制定不同的品牌策略。
enrolls graduates for six consecutive years. Jewel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reative industries. On occasion of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Exhibition, the university invites previous
students, teachers, industry gurus and leaders to explore
for the way for closer tie between teaching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上海—“ STUDIO115 瞻?前?瞻—上大美院首饰艺
术工作室师生作品展”通过展示60多件原创手工艺术首饰作品,
回顾了上大美院艺术工作室建立八年来的艺术创新之路。作品展
融合了工作室教师、研究生、进修教师和学生的作品,从首饰到
餐具,独具匠心。自从2003年115工作室成立以来,19位艺术家
们诠释了国内的现代首饰艺术创作。工作室作为极少的具有中国
代表性的首饰金属艺术创作工作室之一,在这个尚居前沿的专业
领域,艺术家们作为先锋带领我们一起见证中国当代首饰艺术的
发展。
展览的作品风格迥异,但背后却是满含艺术家独特的成长及
创作经历,真是集方寸“首饰”空间,现丰富心路历程。银色的
云朵,翩翩的蝴蝶,115工作室主任郭新将中国传统的扇子巧饰为
精美绝伦的项链。成乡的“黑色胸针”首度尝试将新的材料加入
首饰创作中,将中国的玻璃铸造方法与大胆却优雅的金属作品相
融合。吕中泉的器具作品简约现代,是视觉、理念和实用的完美
结合。
首饰专业从03年建立工作室至今年共招了六届研究生,从
学院的角度来讲,从教学的角度回顾所走过的路,哪里可以继续
发展,哪里是可以改进的,而首饰是在创意产业里非常重要的一
块。借展览开幕之际,院方请来历届同学和老师,行业大师和领
导一起探讨教学和创意产业如何更紧密的连接。
汪大伟院长首先发言,他说,今天集中起来做一个展览真
是让人大开眼界,作品也是令人眼睛一亮,我在看了之后大为触
动。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发展的时期,创意产业在新兴之
中,我们是在探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作为我们学校现在
想要发展这一块,而且政府对学校这一块的发展支持力度更大,
我们最近也打造了一个手工基地,将近3000平米,接下去我们得
到了教委经费的支持,但问题是样样都有了,就缺人。缺什么样
的人呢?就是我们在座的。希望从学校的前沿探索,就像是对传
统工艺的再生,我们想在这一块做些事情。民族工艺能够为当下
服务,很重要的就是需要梳理,我们将来要做传统手工艺以及历
史与传统工艺的记录,有大量的工作要开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我
希望你们能够回来,和传统工艺艺人有个交流和互动,在交流过
程中能对你们作品的开发促进,能够屹立于传统工艺的同时对当
下审美意识有所开发,走向真正的时尚,或者是高端奢侈品。
李桑是两年前毕业的研究生,在外面两年一直在做事业,她
在这个过程当中,碰到不少具体问题。她发言道,很高兴今天给
我一个机会在这里做小结,最开始我用很理想的目标去做了一个
工作室,我期待把我的设计变成商品。我去深圳、广州勘察了一
番,我发现作为一个小批量的生产只能找一些作坊,因为他们要
求量化,我们所做的艺术品,不能让他们批量化生产,我们的设
计和商业化生产有一个鸿沟。作为设计师你的设计要可以量产,
是个问题。后来我就开始制版,我们以前的学习这方面是有所欠
缺的,就是你的设计到后面生产加工出来其实变化很大,作为设
计师来说就要了解。去贵州、去民间工艺基地勘察,我发现我很
喜欢花丝,回来后我就做了一批设计。我在原先的设计上加上现
代化的元素,更简洁、更适合现代人的佩戴。我做了一个系列的
作品,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完成了两个方面,我的设计从生产
到完成得到我想要的生产的商品,怎样才能得到我想要的质量。
再者就是销售,销售意味着你对市场了解的敏感性,以及其他洽
谈之类的沟通。由于销售不能很好的运转,就有了资金链的问
题。然后我就要向前辈了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资金链的短缺是
做商业或是做创意的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是蛮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
提示和帮助,我意识到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师他的独立的设计能
力其实只占其中的一项,其他的素质,包括抗压能力、心理调节
能力、人脉关系和同时处理多项事物的能力,都是应该要具备的
能力。
我个人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或单纯的
艺术家来说,你要意识到你是为某些人群去服务这一点。你能为
什么人去服务,不是你想为谁服务,你的设计能力只是其中的一
个环节。这个环节只可能达到整体的三分之一,还要包括其他的
综合素质。这是我希望大家能了解的事,也是我一年多来的基本
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到作为商业环境和首饰珠宝设计生产
来说大概有六种模式:第一种是单独做设计的。他们通常规模很 小。第二种模式是做生产,但是不做销售,只是给人代加工。然
后贴一个牌子,别人来买他的设计。第三种是强大的营销能力和
团队,他对这个市场摸得很清。比如“爱是唯一”这个品牌,他
的营销环节、实现商业价值的操作方式就是这种模式。第四种是
既做设计、也能生产,但是还去别的地方买设计。去国外买设计
买版子,比如深圳的一家叫“艾玛”的公司。第五种方式自己做
生产、做销售,做设计,不拿人家的东西。比如说“素”、“谢
瑞麟”等品牌。还有一种模式……自己有自己的设计和品牌,他
们自己做生产,同时他还为其他的工厂做生产和代加工。这样的
团体往往比较大,比如说周大福,他就为国外一些品牌和其他公
司做代加工。
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朱建中听了汪院长和李桑的发言后,
他说有两个感触。第一,目前的教学发展很快,基本上还停留在
纯艺术方面上。离现实的产业好像比较远。第二,我觉得李桑谈
到创业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是学校有空间做的事情。珠宝首
饰现在是最好的发展机会,自己创业也是最好的时机。李桑提出
的问题是所有大学生创业都会碰到的问题,也是汪院长今天引出
的话题。市教委也想搞这样一个服务平台。为学生解决一些产业
链的衔接问题。单靠一个学生到社会上去创业是很难解决的……
一定要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信息化谁做得好,谁就最有优势。
展览的主题做得很好,作为一个中国的设计师,不把我们中
国的文化吃透、消化,我觉得是没什么太大的前途。还是要立足
于我们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消化、吸收……我今天还有一个概
念,所有的企业,一定要从服务性的经济、服务性的模式上去发
展。因为上海是中国的市场,是全世界的市场,教育这一块是前
瞻性的。我们希望能与学校做不断的探讨,做一些“产学研”的
研究。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毓其接着发言道,我觉
得创业,从设计到制作,它的产业链,是应该细化的,应该说做
设计的只做设计,如果既做设计,又做工艺,做生产,还要做销
售,这是一个不对的方式。我们要搭建一个平台,在座的研究生
把这个分工更细分化。因为你如果都是单干的话,不会有什么大
的成就,因为你是一个搞设计、搞艺术的人,我们应该找一个搞
工艺的人来做,那么东西就做得更好更精细。
从设计概念上来说,后边有工艺的支撑,工艺美术行业是个比
较传统的行业,包括陶瓷、漆器、琉璃、刺绣等,这些工艺都没
有错,关键是走到今天我们怎么保护?工艺美术本身伴随我们的
生活状态,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就有相应的工艺或者艺术。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京羊认为:首饰的制作与设计不可分
开。通过在国外考察及与欧洲艺术家的交流,发现他们有两个观
点:一、西方人的审美和东方人的审美不一样。二、所谓的设
计,也许不画任何东西。郭老师这里教的是艺术首饰,它跟企业
不一样,企业中的首饰卖出去就是好,以销售为主。设计师有时
也是制作师。上海正缺一批为首饰艺术执著的人才。从艺术和工
艺的角度,今天参展的作品都是很有个性的。你们要创建自己的
品牌,要摸索其中的规律,或许以后的路会越宽越广。
毕业研究生黄巍巍回想刚进校时目标很明确,很想创建一个
工作室。面对租金压力,能否养活自己?商品的对象是谁?自己
的定位是什么?……把一件事情做细做精,搭建人脉网络,把自
己亮出去。跟客户有一个共同的沟通,感悟,这样交流起来就很
轻松、很方便,并且在这当中可以解决基本的生活费。不想让自
己的东西改到最后不是自己的,而是顾客的。
另外,自己打造的一个平台,搭建更多的人脉网络,事情就
会越来越好……希望能与在座的嘉宾有一个团队的交流,作为人
脉的一种积累。设计师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如果进入市场就会
对设计师有综合素质的要求。
汪大伟院长最后总结说,今天虽然是首饰展,但实际上是
一种精神上的凝聚。你们之所以被尊重,是因为你们的创造力及
智慧。自己的定位要清楚,剩下的就是学校、政府和社会做好配
合,把服务产业链健全。上海大学作为九个高校知识服务平台
之一,艺术类别两个中的其中之一,我去答辩时主要提到的是如
何把手工艺向手工业服务打造的界定。上海大学有综合学科的优
势。利用其他有关学院的资源,打造“公主”身份,其他的事项
由其他的人去做。专心做你们的设计,把你们的特长做好。这次
上海市批给我们知识平台的项目,利用上海大学综合学科的优势
力图建立一个创意产业服务便捷站。服务平台从现在开始正准备
组织构建,希望能构成我们的创业产业服务便捷站,希望能够把
对传统手工艺的研究梳理到变手工艺为现代手工业,建立起一个
服务链。从知识产权到市场服务到市场营销,针对每个不同的个
案,制定不同的品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