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性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学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发展基础之下,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始了体育教学的改革。动态分层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对高校的体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研究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性分析。
  关键词:教学改革 高校教育 大学体育 动态分成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b)-0093-02
  为了响应新课改的教育号召,我国各大高校已经将体育教学作为了一个重要的改革基点。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突出了大学体育的实践性以及创新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实现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此,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实践,推进动态分层教学在大学体育中的更好应用。
  1 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素质发展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教育改革目标,因此,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作用下,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教学研究的促进下,各种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涌入了大学体育课堂,其对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际相比,其还存在一些问题。
  1.1 教学目标不明确
  一些体育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还没有实现教育观念层面的有机转变,对体育教学的意义认识不够全面,导致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缺失[1]。教学目标是对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指导,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有所侧重,进而切实起到培养学生体育素质的根本目的。
  1.2 课堂模式僵化
  现阶段,各种創新的教学理论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方面,还存在极大的缺陷。一些教师的课堂设置千篇一律,不但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氛围的低沉,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3 教学方法陈旧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在延续着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课前热身、讲解、训练、活动、测试。陈旧、死板的教学方法,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甚至,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量地开展自由训练以及自由活动,使课堂的活跃性大大降低,对学生的体育观念形成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2 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分层教学模式,从理论层面上理解,就是根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以及知识基础方面的差别,在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设计的过程中,因材施教,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应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区分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水平,进行分层的教学指导,以此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之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动态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现代化教育需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选择性以及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的深入推进,高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因此,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及体育发展素质往往会存在极大的差别。如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难以根据大量学生不同的体育素质状况,设计适应所有人的教学活动[2]。而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就能够有效地响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素质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个体的生长环境不同,接触到的体育形式不同,体育观念也存在极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了学生体育素质差异的必然性。例如: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好,比较适合强度较大,具有一定持续性的体育活动。而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进行强度较大的体育活动极有可能会导致其受到意外的损伤。对此,教师就可以应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实际,进行有区分的教学指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实现最好的发展效率。
  由于学生不同的先天素质以及后天发展,在素质方面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而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有效地挖掘出所有人的最大潜能。例如:一般来说,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会具有更高的体育潜能,而要激发这些潜能所需要的训练量以及训练强度都比较大。因此,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能,动态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就显得非常必要。在进行分层模式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应该客观、全面地观察每一位学生,掌握其体育素质发展情况以及个性发展情况,以此为基础,结合现代教育观念以及新教改的实际需求,合理地进行分层,并设计适合每一层次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3 动态分层教学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确地了解到,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基数的不断增长,大学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对此,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整体体育素质,教师必须要合理地将动态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活动之中,以此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3.1 科学分层
  在动态分层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合理分层是教学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在进行分层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依靠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层,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运动素质、体育观念、体育知识等,要根据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水平,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程度进行科学的分析,以此保证分层的合理性。同时,在分层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同一层学生个性发展水平的一致性,以便教师根据其整体的发展水平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体育知识、体育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掌握,并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以此确定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再结合其身体素质水平、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科学进行分层,为教师的因材施教提供切实保障。
  3.2 明确教学目标
  从整体的教育目标来说,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形成其正确的体育观念,锻炼其思想意志。但是,对于不同分层的学生,教师在阶段性教学目标方面要有所区别。具体的,教师应该根据分层学生的个性发展状况、身体素质水平等综合情况,合理设置教学目标[3]。例如:在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对其运动潜力的挖掘,对其开展1000m长跑的的训练目标,以此锻炼其运动素质。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展200m短跑训练,通过对其运动兴趣的激发,不断提高其身体素质。如此,就能够使每一名学生在自身基础素质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潜能激发。
  3.3 重视动态发展
  一些教师在应用动态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偏重分层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指导,却没有重视学生的发展动态。如此,虽然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的因材施教,但是这些分层极有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自卑心理或自满心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低下。对此,教师应该重视动态发展的作用,推动学生的动态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指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每一阶段之后,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之后,进行对学生进行新一次的分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动态发展的教学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动态分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对大学体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对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实践,实现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更好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丹妮.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羽毛球选项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2] 陈治云.初探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1):108-109.
  [3] 林宇,林家润,高强,等.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及优化策略[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36(2):135-137,140.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北京电影学院体育课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可以发现,旧有的考试方法阻碍了艺术院校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艺术院校体育课考核方式的改变必须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学生的体育能力,必须具有从课上向课余的可持续性,必须考虑艺术院校学生心理特点。  关键词:艺术院校 体育课考核方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5(c)-01
摘 要:国家青少年俱乐部是以高校为载体,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场馆资源,来发展青少年体育,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青少年俱乐部作为个案,研究广东省高校国家青少年俱乐部市场化,从发展目标、俱乐部产品及市场定位、客户群体定位三方面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并且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发展对策:阶段性落实发展目标、合理利用自身资源、加強俱乐部内部管理。  关键词:青少年 体育 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
摘 要:技术稳定性是影响足球技术的关键因素。随着核心力量训练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体育运动训练中,核心力量是否对足球运动员的技术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就值得研究。本文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20名足球运动员基本专项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10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核心力量训练能有效的提升足球的踢准、20m曲线运球过杆射门成绩,使运动员的技术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核心力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知:教学团队对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两者关系,缺乏系统理解;教学大纲与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之间衔接不足;对于体育教学与校园体育文化的互动发展成效缺乏监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不足;独立学院物质条件只能基本能够满足传统教学需求,体育物质文化总体匮乏。  关键词:体育教学 校园体育文化 互动发
摘 要:体育媒介的融合受到体育交往、受众多元化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整合不同的传播媒介并发挥优势在体育盛事世界杯的传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互联网 的传播优势在俄罗斯世界杯转播期间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搜索引擎直接相关的网页达2290万,网络和移动社交媒体上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以顶级体育赛事为例考察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体育传播渠道,随着新媒体的深度介入愈加复杂,体现出多元媒体融合下的综合发展趋势。  关键词:
摘 要:体育场馆的基础设施是提升观赛者满意度的基础性因素,本文以汤尤杯羽毛球赛事为例,按照竞赛器材、竞赛场地、照明系统和服务系统四个类别对体育场馆在基础性设施建设方面的不足展开了研究,并且结合羽毛球赛事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观赛者满意度互动处理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该研究在提升体育场馆设施价值的分析质量,优化满意度控制水平等方面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场馆 观赛者满意度 汤尤杯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教育的理想是使所有的学生接受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根据差异性原则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解决因材施教的个体性与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性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学生们喜欢运动但是不爱体育课”,这是个老生常谈话题。多数体育老师每天要上3~4节体育课,有时为了课堂组织的便利,多采用老师统一教,学生统一练,练完统一考的流程。本文对中学体育课堂存在的“齐练体、共技能,评价不分层”等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课堂实录的案
摘 要:为了探究体育教学的创新,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然后经过整理、分析并结合自身经验,得出体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的观念、教学方式方法阻碍了体育课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几种创新体育教学的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新 小学 乒乓球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a)-011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
摘 要:“动商”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教改持续发展申请量增加但效益较低、范围扩大但受标准制约、种类单一且效果风险较高。基于此,文章认为,要做到健全高校体育课程教改风险基金,加大高校体育课程教改金融扶持力度;要完善授课渠道、加强制度建设;要按照课程安排的规定,以课程安排为遵循,完善种类结构调整。  关键词:动商 高校 体育课程 教改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日益强大的体育精神与实际运动项目推广相结合,从而构建和谐社会。本研究以“女排精神”的社会影响力为切入点,阐明弘扬“女排精神”,推广大众化排球的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得出制约排球运动大众化推广的因素主要有:场地有限、平台较少、技术动作难以熟练掌握、缺乏趣味性、社会排球指导员人数稀缺、对排球的宣传角度不足。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