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F类/逆F类模式转换功率放大器

来源 :微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cujmt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F类和逆F类功率放大器的带宽不宽,且对于功放输出信号的谐波控制比较严格。在连续类功放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在工作带宽内连续F类和连续逆F类模式转换的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功放采用了Cree公司的CGH40010F GaN HEMT晶体管。通过调整功放管输出端的谐波控制网络,控制谐波阻抗在Smith圆图中位置分布,从而在带宽内同时实现连续F类和连续逆F类的工作模式。制作了测试板,结果表明在2.4~4.2 GHz的带宽内,增益在11 dB以上,漏极效率为55%~82%,输出功率在39.5~41.9 dBm。采用了10 MHz的LTE单载波信号进行功放的数字预失真测试,功放的输出ACPR改善了6 dB以上。
其他文献
本研究在P-DINA模型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多级评分认知诊断模型——r P-DINA模型。与P-DINA模型相比,r PDINA模型理论上更具优势:它成功克服了P-DINA模型"将被试得分推向0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数据分析和计算推导。例如,正是开普勒对第谷天文观测数据的处理,才形成了行星运动规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当
<正>人们习惯于把习作教学分为作前、作中和作后三个过程。纵观现今习作教学的整个过程,给人的感觉是"一热一冷中间空"。教师比较热衷于作前的动机激发、内容准备、明确目标;
指出现今高校体育教学中缺失人文精神,探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构建人文体育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