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中“根”的守望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uch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色,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是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从语文教学中的“根”—语言入手分析,提出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必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读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00-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形式多样,五花八门。特别是阅读教学,内容复杂,追求花样、多变。有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等等,不一而足。唯独对“语言”置之不理,还美其名曰“进行学科整合”。语文这一叶扁舟装载的负荷实在太多了,使语文教学不能承受之重。
  “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的力量之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抓住了人文。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对语言的实践,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语文的根,语文的本。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哪些根哪些本需要我们追求、守望、传承呢?
  一、文以载道
  语文是工具性(语言)和人文性(精神)的统一,而语言则是第一位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语文学习不仅要理解、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还要从中受到思想、情感等熏陶和教育。我国古代常把文章的思想内容称为 “道”,把文章的表达形式称为“文”。在语文教学中,就沿用“文”来之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用道来指思想教育。文与道二者是一个统一体,也就是说“道”是渗透在“文”中,“文以载道”。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应通过理解、体味语言文字去感悟“道”,体会其思想内涵,而不是游离语言文字去空洞说教。
  二、教之不教
  叶圣陶先生曾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所一直努力追求的境界。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那么教师要教什么?概括地讲,主要是教学生不懂的、发现不了、意识不到东西;教学生容易回生、混淆、出错的地方;教学习的方法、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打好基础,形成能力、学会学习。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达到“会学”,即掌握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形成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应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使他们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还能自己自主的学习,成长,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
  三、读写结合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崔峦先生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確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要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达、写作方法方面有所领悟,即读中悟写、学写,通过阅读不断积累、储备写作知识、技术,甚至可以仿照课文或课文句段的写法进行仿写练习。
  四、朗朗书声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和教学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书声琅琅”已成为不少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理想语文课堂情境。所谓书声琅琅,强调让学生多读课文,读好课文,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体会、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以此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理解能力(也包括默读)。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做过精辟的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五、扎实、本真
  朱作仁先生强调教学要扎扎实实,训练到位,进行有效教学,防止教学走过场、走教案;强调教风要朴朴实实,杜绝搞花架子、形式主义;强调批评那些为“追求”公开课的效果,让学生提前做一些“准备”,以便使学生对答如流的做法等。 教学是师生真情实感地流露和再现 。文学家叶圣陶先生也曾提醒我们教师:教的过程要顺应学的过程,人们本来是怎么学的,我们就应怎么教。即我们常说的“本色语文”特色。
  还语文教学本色,就应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语文学科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这取决于学科的本质属性与学科的目标任务。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是人们反思后对语文本质属性认识的回归。这首先是教学过程的回归与还原,即正确处理好记忆,积累,转化理解,创造运用四者之间的关系,全力做好对课文“精读+略读+泛读”的多层次阅读,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文字创造运用能力,从而达到“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真正还语文教学本色,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这样才能抓住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根本。
  我贴在地面行走,不在云端跳舞。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单独设立已有百年历史,一代代教育家和一线教师探索、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需要守护、传承。
  参考文献:
  [1]语文天地网
  [2]《语文教育学》
  [3]《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电影《五朵金花》让更多的人知道大理这个地方,大理又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大家呈现出别具风格的金花和阿鹏形象,金花、阿鹏、大理已融为一体。  一、“五朵金花”系列电影简介  (一)电影《五朵金花》简介  在大理传统节日三月街上,副社长金花和姐妹们在赴三月街的途中马车出现故障,剑川铁匠阿鹏帮助她们把马车修好后,便匆忙赶往赛马场,且夺得了赛马冠军。再次相遇,副社长金花和阿鹏互生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其教学过程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并且要重点关注于小学生多种数学能力的培养,如此才能在保障小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提升学习的能力。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很多,审题不清是最为显著与严重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应进行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以下,本文就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相应转变,当下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充分应用,在此时期中,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开展和深化,其用人制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事业单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国教育重心已由培养学生应试能力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转变.核心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养最关键、最重要的内容,切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既是新时代教育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纺织工业受到了冲击,生产经营面临严峻挑战.2009年,中国经济率先突破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纺织工业也开始缓慢复苏.深析中国纺
周六我打算亲手制作一个美丽的小风铃。首先,我先把制作的材料准备好,纸板、彩纸、折纸、针线、透明胶都一一弄到 I intend to make a beautiful little wind chime on my o
宝贵的相逢,短暂的栖居,什么该是我们最终的带走。师大之行,理念与模式,也许并不十分重要,而思想的升华,境界的提升才更可贵。我想,参加国培,提升自我,我们应该努力做一名大气而深刻的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对于文化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儿童阶段便开始寻求艺术特长。舞蹈作为一门高雅的艺术已经逐渐融入社会大家庭中,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理解、接受、喜欢。同时,舞蹈又是一项以姿体动作为语言的心理表达艺术,在很多场合都能发挥作用。因此,少儿舞蹈作为舞蹈艺术的一个小分支,被更多的儿童喜欢。但由于年龄的特征,少年儿童的舞蹈不同于成人舞蹈,他们的生
在新的语文教学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当代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从教学实质性出
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从大数据时代特征入手,阐述施工企业如何创新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如何借助于大数据各项价值促进和加强人力资源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