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期中国初次分配领域不公平问题研究——马克思劳动力价值与工资理论的视角

来源 :中国人口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led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初次分配领域的不公平是导致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基于马克思对劳动力价值和工资变动的理论分析,探寻经济转型期工资价值量变动和实际工资变动的规律,可以对目前在初次分配领域所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及其所导致的社会矛盾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他文献
为解决货车收费站点交通拥堵的问题,根据国家及管理部门对货车动态称重精度的要求,应用系统方法,研发了货车不停车计重收费系统(EWTC),该系统包括ETC子系统、动态称重(WIM)子
教师若对教材的熟悉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每一个环节都能设计得合理。真正理解了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通过课堂真正掌握应该熟练掌握的知识,对教材中的难点突破的方法也是形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是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教师要“诱”学生思维,“导”学生探究,变课堂为学生探究、发现、创造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的主体,
何根海,男,1963年10月生,安徽枞阳县人。1986年7月由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工作,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任学报主编,1999年
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一个人,只有能力提高了,知识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很多知识,但不只是传授,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学习才会有动力。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迷上学习,爱上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要想办法来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给予他们自我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可以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他们想学、愿学,最终实现提高综合语文言运用能力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违背了在收入分配中要注重社会公平的政策主张。本文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对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进行分析。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和课堂的导入是密不可分的。动听的乐曲前奏、华丽的戏剧序幕都能迅速地吸引住观众,让人产生强烈的观看欲望,而课堂导入也是如此。每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
人行道在每个城市的城市规划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海绵城市来说尤为重要。人行道就是海绵城市重要的名片,它昭示着海绵城市完善。本文对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的人行道施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这是当今教育界的共识。但怎样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认为,教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