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食品包装技术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食品包装技术的课堂教学中,以深化教学改革、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食品包装技术 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a)-0162-01
食品包装技术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食品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包装在食品的流通和销售领域充当“无声推销员”的重要作用,包装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企业形象及食品本身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年的教学效果证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浅议该门课程的一些教学体会。
1 传统教学在食品包装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粉笔加黑板模式,有些动态过程和复杂图形,教师花很大精力,在黑板上画图和解释,学生仍难于理解,占用很多时间,教师没有时间去讲授新知识,而这些新知识恰是学生今后去企业实习工作必须掌握的。如在讲到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内容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将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流程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且难理解,学习兴趣降低。因此,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多媒体教学势在必行。
2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
2.1 重视课程绪论的讲授
以往教师在讲绪论时,面面俱到地介绍这门课涉及的内容,学生听完体会不到主要内容,不知道学这门课的重要性,感受不到包装在食品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就谈不上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其实,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教师在讲绪论时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精选内容,精心组织,激情讲解,积极调动起学生的思维,采取“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去讲。打乱课本原有的编排顺序,先重点介绍我国食品包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利用食品伙伴网、维普网上搜集的包装领域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并播放国内外先进的食品包装生产线视频,指出我国在食品包装领域与国外的差距,通过对比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学生深深体会到包装的重要性,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为学习后续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变“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
食品包装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针对性都很强的课程,为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原理及客观规律,精心设计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探求真理,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教学方法。它不同于注入式教学法,不是将学生当做盛装知识的容器,向其灌注大量现成的概念、原理、公式之类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1]。食品包装技术与各种包装形式、包装材料、包装机械等联系紧密,学生对这些没有直观的认知,这就使教学变得抽象、生涩、难以理解。如在讲解纸包装材料及容器内容时,提前告知学生搜集纸包装容器,授课时教师结合实物进行提问,启发学生讲解纸包装材料的特性,学生直观地看到食品包装用纸容器,边观察实物边总结特点,很自然地就掌握了纸包装材料的特性。通过课堂师生的互动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清晰可见的现场指导,学生反映印象深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3 师生角色互换,加强师生沟通交流
大学教育不同于高中教育,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大学教师大多是课堂授课,课下很少与学生沟通交流。这虽然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但也为教学效果带来一些弊端。由于缺少沟通交流,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把握不够,惯例式地按照教学进度授课,教学效果的优劣得不到学生的及时反馈,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准则。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安排某些简单易理解的章节让学生自己备课讲课。学生授课时面对的虽是朝夕相处的同学,但身份的改变,迫使学生去尽快适应这种突然的改变。课下再接受同学和老师的点评。这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能力。如蛋类和乳类食品包装这节内容,采取师生角色互换,学生分组分内容组织教学,通过学生互评和老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年来,食品加工技术教研室成员通过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新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根据重点与非重点,在学期初布置好教学任务,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到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讲授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食品包装技术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对于一些直述性知识,让学生当老师,分组讨论,学生完成从选定内容、查阅资料、备课、课堂讲解至最后评价全过程的学习。并将其纳入学生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中,和期末的理论成绩综合进行评定。教师既了解了学生对知识把握的深浅,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自我意识得到充分发挥,活跃的思维得以展现,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师生交流进一步增进了师生情感,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 多媒体辅助教学
信息素养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主要表现为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等八种能力[2]。教师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下载相关包装信息、丰富的图片与视频进行教学,用图文、影像等多种形式替代枯燥的板书,可极大促进学生对包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结语
通过多年来的食品包装技术教学改革试验,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包括启发式教学的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的课程教学负担,同时采用形象、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对抽象的过程和流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心伟.略论启发式教学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5):49-50.
[2] 隆茜,熊利红,郑伟,等.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现状及文献检索课创新[J].图书馆学刊,2010,32(8):56-58.
关键词:食品包装技术 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a)-0162-01
食品包装技术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食品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包装在食品的流通和销售领域充当“无声推销员”的重要作用,包装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企业形象及食品本身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年的教学效果证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浅议该门课程的一些教学体会。
1 传统教学在食品包装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粉笔加黑板模式,有些动态过程和复杂图形,教师花很大精力,在黑板上画图和解释,学生仍难于理解,占用很多时间,教师没有时间去讲授新知识,而这些新知识恰是学生今后去企业实习工作必须掌握的。如在讲到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内容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将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流程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且难理解,学习兴趣降低。因此,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多媒体教学势在必行。
2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
2.1 重视课程绪论的讲授
以往教师在讲绪论时,面面俱到地介绍这门课涉及的内容,学生听完体会不到主要内容,不知道学这门课的重要性,感受不到包装在食品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就谈不上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其实,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教师在讲绪论时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精选内容,精心组织,激情讲解,积极调动起学生的思维,采取“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去讲。打乱课本原有的编排顺序,先重点介绍我国食品包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利用食品伙伴网、维普网上搜集的包装领域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并播放国内外先进的食品包装生产线视频,指出我国在食品包装领域与国外的差距,通过对比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学生深深体会到包装的重要性,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为学习后续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变“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
食品包装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针对性都很强的课程,为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认识原理及客观规律,精心设计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探求真理,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教学方法。它不同于注入式教学法,不是将学生当做盛装知识的容器,向其灌注大量现成的概念、原理、公式之类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1]。食品包装技术与各种包装形式、包装材料、包装机械等联系紧密,学生对这些没有直观的认知,这就使教学变得抽象、生涩、难以理解。如在讲解纸包装材料及容器内容时,提前告知学生搜集纸包装容器,授课时教师结合实物进行提问,启发学生讲解纸包装材料的特性,学生直观地看到食品包装用纸容器,边观察实物边总结特点,很自然地就掌握了纸包装材料的特性。通过课堂师生的互动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清晰可见的现场指导,学生反映印象深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3 师生角色互换,加强师生沟通交流
大学教育不同于高中教育,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大学教师大多是课堂授课,课下很少与学生沟通交流。这虽然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但也为教学效果带来一些弊端。由于缺少沟通交流,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把握不够,惯例式地按照教学进度授课,教学效果的优劣得不到学生的及时反馈,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准则。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安排某些简单易理解的章节让学生自己备课讲课。学生授课时面对的虽是朝夕相处的同学,但身份的改变,迫使学生去尽快适应这种突然的改变。课下再接受同学和老师的点评。这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能力。如蛋类和乳类食品包装这节内容,采取师生角色互换,学生分组分内容组织教学,通过学生互评和老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年来,食品加工技术教研室成员通过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新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根据重点与非重点,在学期初布置好教学任务,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到互动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讲授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食品包装技术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对于一些直述性知识,让学生当老师,分组讨论,学生完成从选定内容、查阅资料、备课、课堂讲解至最后评价全过程的学习。并将其纳入学生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中,和期末的理论成绩综合进行评定。教师既了解了学生对知识把握的深浅,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自我意识得到充分发挥,活跃的思维得以展现,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师生交流进一步增进了师生情感,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 多媒体辅助教学
信息素养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主要表现为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等八种能力[2]。教师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更好地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下载相关包装信息、丰富的图片与视频进行教学,用图文、影像等多种形式替代枯燥的板书,可极大促进学生对包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结语
通过多年来的食品包装技术教学改革试验,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包括启发式教学的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的课程教学负担,同时采用形象、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对抽象的过程和流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叶心伟.略论启发式教学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5):49-50.
[2] 隆茜,熊利红,郑伟,等.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现状及文献检索课创新[J].图书馆学刊,2010,32(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