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师亦友忆黄济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angming9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顾明远先生1949年入学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1956年留苏回国入职北师大任教至今,参与、见证了北师大的发展。我国的许多教育政策、北师大的许多创新都有顾先生的智慧贡献与亲身实践。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顾先生整理旧照片,写成回忆录。我们荣幸地得到顾先生授权,选择部分内容分期连载,以飨读者。
  黄济是我的学长,我之所以称他为学长,因为我们都是北师大教育系的学生。他1946年入学,我1949年入学。如果他1948年不离校去解放区,我们不就是先后同学吗。说是学长,其实也是师长。我1956年从苏联回到母校,就在教育系教育学教研室工作。当时教研室主任是王焕勋教授,副主任就是黄济。我虽然在苏联学的是教育专业,但食而未化,对教育理论没有深入理解。回国以后立即上讲坛,都是在黄济学长的领导下,集体备课,钻研教材,才得以完成教学任务。后来教育学教研室编写《教育学讲义》和《教育学阅读资料》,我承担了一部分任务,那时几乎每星期都会到黄济家里去讨论。这种研讨使我向黄济学习良多,受益匪浅。所以,他既是我的学长,也是我的师长。
  “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的合作就更多了。1979年,我任教育系主任,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觉得教育系要恢复教育学科的建设,要恢复教育哲学、比较教育,创建教育经济学。黄济就担负起教育哲学重建的任务,从此他开辟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研究。“文化大革命”以后恢复中等师范学校,教育部要我们编写教育学、心理学教材。学校领导责成我主编教育学,我自知学识浅薄,不堪重任,于是敦请黄济学长协助我,他竟欣然答应。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文化大革命”后第一部中师用的教育学教材。1982年,教育部委托我们在山东泰安组织中师教师的培训。期间我和黄济还一同登上了我国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1986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副会长刘佛年、吕型伟一致要求我主持编纂《教育大辞典》,其中教育哲学卷我认为非黄济莫属,我又请他出山,他又欣然答应,屈尊为大辞典教育哲学分册的主编。他在工作中严谨求证,一丝不苟,保证了辞书的高质量。他的这种不计名利、不计地位、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非常感动,也使我有信心完成老一辈教育家交给我的任务。至于我们在其他方面的合作,如在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的工作、博士研究生答辩等,更是不胜枚举。
  以上是我们个人的友谊。讲到他对教育科学的贡献,我想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黄济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开拓者之一。黄济称得上是我校教育系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科学建设的元老。1949年,我入学时教育系规模很小,教师很少,还没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1952年,院系调整后,华北大学教育学研究室的老师全部并入北师大,再加上辅仁大学、燕京大学的教育系并进来,北师大教育系才壮大起来。当时教育系举办了大学教师进修班和研究生班。潘懋元、邵达成等是大学教师进修班的学员,王策三、王逢贤、梁忠义等是研究生班的学生。王焕勋和黄济就是这些班的领导和教师。可以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当时学习苏联教育学,虽然苏联教育学存在教条主义的毛病,但毕竟强调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调教育科学的党性原则,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性质。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一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就是从北师大诞生的。王焕勋、黄济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开拓者。
  第二,黄济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奠基人。教育哲学本来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教育系被取消了,用教育基本理论代替了教育哲学。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恢复。黄济同志担任起了这个任务,并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重建教育哲学,先后编写了《教育哲学初稿》《教育哲学通论》,成为我国教育哲学的经典著作。
  第三,黄济学贯中西、文通古今。黄济熟娴中国传统经典,但崇古而不泥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总是重视渗透时代精神。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复古,一定要有所选择,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他离休以后,仍然笔耕不已,还在主編《中华国学教育经典丛书》。黄济学长六十余年如一日,培养了大批人才,发表了许多科研成果,为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黄济学长淡泊名利、严谨笃学、敦厚朴实、为人师表。年逾九旬,还足蹬三轮,奔走于校园之间,成为北师大一道独特风景,师生常常戏称“黄济老师又开着他的‘宝马’来了”。他为人谦和可亲,在路上遇见时总要下车打招呼,真是一位可敬可爱的老人。
  斯人已去,这是教育界的重大损失。对我来说,失去了一位亲密的学长和挚友。但我们的友谊永存!
  2021年7月20日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刊一直关注课程改革,自改版以来,受到语文版教材实验区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关注,老师们纷纷来稿,展示教学实践的成果。本期我们从实验区的大量来稿中精选了两篇教学设计和一篇教学实录,以让更多的读者分享语文版教材实验区的教研成果。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语文版教材实验区教研活动的宣传力度,搭建展示实验区教师风采和教研成果的平台,为语文版教材实验区服务,为推动和深化语文版教材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尽微薄之力
语言交际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试卷中,通常以话语得体与否来检测语言交际能力,把得体作为口头和书面表达的明确要求之一。近年来,更增加了直接的考查方式——给定一段话语,让考生判断、鉴别表达是否得体。  本文以高考语文试题为例,对话语得体进行语言学分析。首先建构一个有关话语得体的分析框架,然后探讨制约话语得体的语言因素和机制,最后将相关讨论应用于具体情境中的话语表达。    一、社
《国文月刊》1940年6月创刊于桂林,始由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主办,为当时国内仅有的指导国文教学和研究的定期刊物,先后由浦江清、余冠英主编。抗战胜利后由开明书店接办,先后由夏丐尊、叶圣陶、郭绍虞、朱宫清、周予同、黎锦熙、吕叔湘、王伯祥任编委。至1949年8月,共出版82期,对40年代的国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期录取“卷首语”的主要部分。是为了帮助老师们深入了解《国文月刊》的办刊宗
刘庆邦的中篇小说《到城里去》最初发表于2003年第3期的《十月》杂志上,曾荣获第四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在这篇小说里,作家刘庆邦以他醇厚绵长的乡土情思,通过揭示主人公杨成方和宋家银夫妇从农村到城市的精神跋涉和灵肉冲突,体现了作者对农民在城市里“讨生活”生存现实的冷峻逼视和深切同情,表达出作家对现代化过程中农民身份的深深焦虑和对农民命运的切切关注。  《到城里去》的主人公是杨成方和宋家银夫妇,“到
虽然是大学教授,但钱理群先生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缘分却很深。他做过中学语文教师;从北大退休后,到中学开过鲁迅作品选修课;他跟很多中学语文老师有很深的交往。他说:“大学与中学的沟通、学术界与教育界的沟通,本来就是五四新文化的一个传统。”他高度评价他给中学生上课的收获,中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想象和理解,常常让他精神振奋。他说:“中学将永远是我以及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他怎样看待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他对中学鲁
课文提示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亮点之一,随着课改,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教科书中的课文提示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同时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体现。本文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提示作些分析,并提出课文提示应具备激情引趣、设悬置疑、简洁扼要三大功能,所谈均是个人之见,还望方家指正。    一、对不同版本教科书中相同篇目课文提示的对比分析    可以看出,1992年版教科书中的课文提示更多的是从语文
在中国现代文坛,不乏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小说家,如果要问其中最“另类”的是哪一位,那么我的回答是:废名。对于很多当代读者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却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小说家,对“京派”小说乃至中国现代抒情写意小说流派的开创居功至伟,影响甚大,因此废名之“名”是不可“废”的,是需要后世铭记的。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城一个小康之家。黄梅是
高尔基的《海燕》,是一篇传统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朗读很重要。下面笔者谈几点朗读设想。《海燕》运用了象征手法,通篇出现的是海燕、暴风雨、乌云等具体“角色”。如果我们只按字面意思去读,便读不出作者要表达的情味。因此,必须调动朗读情绪。而要酝酿饱满的朗读情绪,先要认识文中的各个“角色”:风云雷电象征反动势力,波涛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斗争,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海
【思路解说】  《祝福》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年年如此”的真实面貌,塑造了~个被侮辱、受压迫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将主体精神结构及内在的矛盾与真实的客观生活描绘融合在一起,达到了近代中国小说的高地,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阅读空间。例如对《祝福》主旨的解读,传统的说法侧重论述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大绳索对祥林嫂的戕害,近来主要强调反对封建礼教及其在群众中的影响,还有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在解读经典文本时,常常停留在学生早已厌弃的抽象概念上,如批判了什么、揭露了什么,如崇高品德、伟大人格、纯洁心灵、诗意人生,如语言独特、结构精巧、思想深邃,如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优美、壮美……而这些概念是许多文本的“共性”特征。如“表达了对……的赞颂和珍爱”这一句式,可套在《故都的秋》上,说“文章表达了对故都秋色的赞颂和珍爱”;可套在《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