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在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应有一定的准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要勇于创新、善于开拓。因此,班主任工作应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与时俱进,注意在工作中灵活运用一些小计策,这会让班主任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钥匙”计策
由于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经历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从严要求,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对单亲家庭和特困家庭的学生要进行爱心教育,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对于后进生要进行信心教育,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闪光点,促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对于心理有障碍、行为偏激的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使他们能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平凡事;对自私的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对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如果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就会使得部分学生觉得要求太低,而另一部分学生又无法做到,因此,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钥匙”计策很重要。
二、“扬长避短”的批评计策
批评学生的语言要有弹性,既要指出学生的缺点,又要看到学生的优点,使学生看到希望,不至于一棍子打死。如果一味地批评,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否定自我,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批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处分犯错的学生好比一支还在弓上没有射出的箭,产生一定的威慑力,起提醒、警告的作用,不能动辄使用。学生犯了错误,应该批评,但在批评时要有分寸,指出其优点和闪亮点,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班有一位男生,性格偏激,傲慢无礼,我行我素,平时讲话爱伤人,上课喜欢乱插嘴,班上许多同学都看不惯他。我为了教育这位学生,在一次班会课上以“珍惜友谊”为主题,表扬了许多好同学,并高度赞扬了那些有忍耐力,用顽强的毅力努力处理同学之间关系的好同学,而不是批评这位同学,并由其他同学自发地指出他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分为二的态度使他深受感动,他当场表示决心要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从那以后,他的那些坏毛病不见了,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并在班上有了两位知心好友。批评如同利剑,一针见血,表扬如同甘甜乳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激励他们不断进步。班主任工作中,肯定为主,否定为辅,批评学生要把握一定的尺度。旁敲侧击有时比正面批评更有效。
三、“泰然自若”计策
我班学生曾在课间嬉闹时打碎了班里的玻璃窗,当时我十分恼火,真想狠狠批评“肇事者”。但我立刻提醒自己:不能冲动,冲动是魔鬼,它会遮住你的眼睛。偶发事件,没有充裕的时间思考对策,必须根据事态灵活处理。于是我不温不火地让肇事的学生先把现场的玻璃碎片清扫,趁这空挡,我调整好情绪,然后心平气和地了解情况,机智果断地平息了事端,使那位学生的心情也平静下来,投入下一节课的学习。处理好偶发事件,可化干戈为玉帛,变坏事为好事。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威信;相反,只会伤害学生自尊心,损害教师形象。只要能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批评并不是唯一手段。
四、“难得糊涂”计策
给学生一个台阶下,让学生有一个自我认识的余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力,提高学生的内因作用力。我班有一个男生早上经常迟到,以前批评、教育他时,他都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下次不再迟到,似乎“心悦诚服”了。但他对自己迟到的不良行为早已习以为常,老师对他的教育批评他也习惯了,第二天他还是会迟到。我意识到用老办法已不会奏效,所以当他又一次迟到时,我便决定暂且不去找他,更不批评他,静观其反应。他站在室外,正在四处张望,似乎是在看我有没有注意他迟到,我开始故意佯装不知。他看到我无动于衷,便把语文书拿出来开始朗读,我便在全班表扬了他,只字不提他以前迟到的事。与往常不同的是,从此以后这位男生很少迟到了。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教育方式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给学生台阶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难得糊涂”计策。
五、“变色龙”计策
1.变面谈为笔谈。在特定的时候,笔谈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次,我正在翻阅学生的日记,发现班上一位后进生在日记中写道:“老师对我都很好,我要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可是别人一会儿就背出来的内容,我要花两个小时才能背出来,这是为什么?”经过考虑,我决定采用笔谈方式,打开他的日记本,我写了这样一段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你会跟上其他同学的。”之后这位同学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也有了进步。
2.变检讨为说明。对待犯错的学生,我常用的做法是让他们写心理说明书。因为写检讨书是教师以命令的口吻让学生承认错误,学生表面上屈从于教师的压力,结果往往是口是心非。而写说明书不同,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学生从内心深处挖掘错误的根源,通过对错误行为过程的心理活动描写,辩证地分析自我,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从而自觉地认识错误,改正缺点。这种写心理说明书远比写检讨书或简单说教更行之有效。
因此,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除应具有博大胸怀、自我牺牲精神外,还必须具备恰到好处的工作策略。一个合格班主任,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才能让班级具有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
一、“钥匙”计策
由于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经历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从严要求,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对单亲家庭和特困家庭的学生要进行爱心教育,使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对于后进生要进行信心教育,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闪光点,促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对于心理有障碍、行为偏激的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使他们能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平凡事;对自私的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对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如果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就会使得部分学生觉得要求太低,而另一部分学生又无法做到,因此,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钥匙”计策很重要。
二、“扬长避短”的批评计策
批评学生的语言要有弹性,既要指出学生的缺点,又要看到学生的优点,使学生看到希望,不至于一棍子打死。如果一味地批评,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否定自我,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批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处分犯错的学生好比一支还在弓上没有射出的箭,产生一定的威慑力,起提醒、警告的作用,不能动辄使用。学生犯了错误,应该批评,但在批评时要有分寸,指出其优点和闪亮点,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班有一位男生,性格偏激,傲慢无礼,我行我素,平时讲话爱伤人,上课喜欢乱插嘴,班上许多同学都看不惯他。我为了教育这位学生,在一次班会课上以“珍惜友谊”为主题,表扬了许多好同学,并高度赞扬了那些有忍耐力,用顽强的毅力努力处理同学之间关系的好同学,而不是批评这位同学,并由其他同学自发地指出他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分为二的态度使他深受感动,他当场表示决心要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从那以后,他的那些坏毛病不见了,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并在班上有了两位知心好友。批评如同利剑,一针见血,表扬如同甘甜乳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激励他们不断进步。班主任工作中,肯定为主,否定为辅,批评学生要把握一定的尺度。旁敲侧击有时比正面批评更有效。
三、“泰然自若”计策
我班学生曾在课间嬉闹时打碎了班里的玻璃窗,当时我十分恼火,真想狠狠批评“肇事者”。但我立刻提醒自己:不能冲动,冲动是魔鬼,它会遮住你的眼睛。偶发事件,没有充裕的时间思考对策,必须根据事态灵活处理。于是我不温不火地让肇事的学生先把现场的玻璃碎片清扫,趁这空挡,我调整好情绪,然后心平气和地了解情况,机智果断地平息了事端,使那位学生的心情也平静下来,投入下一节课的学习。处理好偶发事件,可化干戈为玉帛,变坏事为好事。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威信;相反,只会伤害学生自尊心,损害教师形象。只要能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批评并不是唯一手段。
四、“难得糊涂”计策
给学生一个台阶下,让学生有一个自我认识的余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力,提高学生的内因作用力。我班有一个男生早上经常迟到,以前批评、教育他时,他都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下次不再迟到,似乎“心悦诚服”了。但他对自己迟到的不良行为早已习以为常,老师对他的教育批评他也习惯了,第二天他还是会迟到。我意识到用老办法已不会奏效,所以当他又一次迟到时,我便决定暂且不去找他,更不批评他,静观其反应。他站在室外,正在四处张望,似乎是在看我有没有注意他迟到,我开始故意佯装不知。他看到我无动于衷,便把语文书拿出来开始朗读,我便在全班表扬了他,只字不提他以前迟到的事。与往常不同的是,从此以后这位男生很少迟到了。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教育方式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给学生台阶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难得糊涂”计策。
五、“变色龙”计策
1.变面谈为笔谈。在特定的时候,笔谈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一次,我正在翻阅学生的日记,发现班上一位后进生在日记中写道:“老师对我都很好,我要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可是别人一会儿就背出来的内容,我要花两个小时才能背出来,这是为什么?”经过考虑,我决定采用笔谈方式,打开他的日记本,我写了这样一段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你会跟上其他同学的。”之后这位同学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也有了进步。
2.变检讨为说明。对待犯错的学生,我常用的做法是让他们写心理说明书。因为写检讨书是教师以命令的口吻让学生承认错误,学生表面上屈从于教师的压力,结果往往是口是心非。而写说明书不同,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学生从内心深处挖掘错误的根源,通过对错误行为过程的心理活动描写,辩证地分析自我,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从而自觉地认识错误,改正缺点。这种写心理说明书远比写检讨书或简单说教更行之有效。
因此,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除应具有博大胸怀、自我牺牲精神外,还必须具备恰到好处的工作策略。一个合格班主任,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才能让班级具有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