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煮粥过腊八,无痕育人立德品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on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透着墨香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第一课《北京的春节》,受疫情防控需要,我国倡导人们“就地过年”,因而“年味”锐减。师生照本宣科加上课件演示,枯燥乏味。“书上得来终觉浅”,何不来个体验学习——学《腊八粥》、熬腊八粥、喝腊八粥,在文本学习中习得“详略得当安排材料”的写作方法,在文字中感受沈从文先生笔下老北京的“年味”,在教学活动中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发泡粥料——渗透劳动教育
  “卢老师:小熙拿回来一包红豆,说要泡发。估计是周五煲八宝粥用的吧,但现在就泡发怕不好留啊!我怕小熙转达有误,你的意思呢?”刚放学回到家,我就收到小熙奶奶的信息,赶紧回复“星期四晚上才发泡,星期五早上带回来煲哦”。小熙奶奶解释道:“明白,还好问一下。他要今晚发泡,明天带回。”我边忍着笑边回复:“所以让孩子浸泡材料,也是一种劳动技能的培养。”小熙奶奶非常认同:“说得对,他回来兴致勃勃地跟我说了泡发的问题,还说明天交。可我总觉得时间不太对,所以才有此一问。你很有心思!”
  无独有偶,第二天我刚回到办公室,申请发泡核桃仁的小徐屁颠屁颠地走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卢老师,我把核桃带回来了。”我疑惑地问道:“哦?星期五才带回来呀。你现在带回来,得带回家发泡。”“已经发泡好啦,你看!”小徐笑着双手递过用密封袋装得严严实实的核桃仁。我笑而不语,静静地看着他。好一会儿,他用力一拍额头,懊恼地说:“噢!应该是星期四才发泡呀。现在怎么办呀?我,我用自己的零钱重新买吧。”“这样吧,我把它带回家,放在冰箱零度保鲜格,周五再带回来。”“好好好,谢谢卢老师。”小徐放下核桃仁高高兴兴回课室了。望着他的背影,我内心有点沉重,其他领了材料发泡的同学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同学们,小徐带回了发泡的核桃仁,还有同学带回来了吗?”我的话音刚落,课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各种表情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有疑惑不解的,有捧腹大笑的,有羞红了脸的,有抿嘴沉思的,有东张西望的……终于,有同学举手发言了:“老师,我的红豆还没发泡,怎么能带回来呢?”“是呀是呀,我原来也想发泡花生的,但妈妈告诉我太早了,星期四晚上发泡就行。”“我平时看到妈妈是前一天的晚上才发泡粥料,于是,我也这样做。”“不可能昨晚发泡的呀,大家算算时间就知道啦。”同学们热烈地各抒己见后,我轻轻问道:“从‘发泡粥材’,你有什么感悟呢?”小徐第一个站起来发言:“卢老师,我从自己提早发泡粥料懂得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以后做事要冷静。”“以后有疑问,可以请教家长。”思程补充。“还可以算算时间呀,那些豆豆怎么可能泡几天呢?”文俊边笑边说。
  我小结道:“同学们,我同意大家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更要重复一遍咱们本学期的努力要点‘做一个有思考力的人’,实践才能出真知。希望大家平时多动手参与生活杂务,多观察身边人、思考身边事,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从劳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发展思考力。”
  二、熬腊八粥——践行“生活即教育”理念
  终于盼到了学习《腊八粥》的日子——元宵节,我早早就行走在小区大道,朝学校赶。左手拧着发泡的粥料,右手提着元宵节给吉祥物“牛哥”派发的糖果,肩上挎着阅读书籍,好重呀!
  “卢老师,早上好!”小田和小滢熟悉的声音传进耳中。“噢,真是我的及时雨!我需要你們的帮忙。”还没等我说完,她俩每人夺过一袋东西,一起乐呵呵地向学校走去。我想:多么美好的一天,今天的腊八粥和《腊八粥》一定都能熬出好味道!
  回到课室,同学们摆好煲粥所需桌椅,“请把泡发的粥料拿上来!”我一招呼,同学们纷纷拿出粥料,大包小袋的堆满教坛。“好,大煲多放,小煲自然就小放。哇,这么多材料可以堆满两个锅了。怎么办?咦,这些材料都经过发泡,熬制过程中个头变大有限,可以占锅容积的三分之二。米、豆等粥材要下冷水开煲。我们可以先放少量的冷水,等水开了,我们再加足够的开水,这样,就可以克服电饭锅煲大锅食材功力不足的缺点……”随着我故意放大音量,除了传递食材和协助盛水的同学认真谨慎配合,早读的同学都不住地点头聆听。我心想:孩子们都上当了,老师是利用不随意注意让你们学习熬粥技能。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老师不强迫你们学习,可你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学,效果才好呀!
  “好香呀!”随着第一节下课铃声,我走进课室,看看腊八粥的情况,冯老师和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报告了。嗯,有了这一心理感受,学生待会领悟《腊八粥》描写八儿“盼粥”的文段就水到渠成了。
  “卢老师,熬两节课了,粥好了吗?”第二节下课,我走进课室搅拌腊八粥,全班“馋嘴猫”里一层外一次围着,“真香!”“香呀!”“嘿,粥真的变成深褐色。”“原来‘浓稠’是这样的”“不知道‘甜甜的腻腻的’又会是怎样的口感呢?”
  我要继续结合教材特点,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同学们“体验中学,学中感悟”,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让语文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文学气息”和“生活气息”。
  三、尝腊八粥——实施感恩教育
  “《腊八粥》学习结束,我们——吃腊八粥!”这是师生最合拍的衔接。
  课室里没有碗筷碰撞的声音,只有快速排队的脚步声,同学们悄悄的议论声,当然声响最大的还是吞唾液的声音。“由于腊八粥很烫,卢老师就做分粥人,而我们都不知晓两锅粥的总量,每人先一勺,有剩余,我们再加。”
  “怎么还不走?堵住后面的同学了。”我故作生气状,对已领一勺粥的同学说道。已领粥的同学笑而不语,站而不走。“先每人一勺,等会再加!”面对当前美食一个个变得脸皮厚的“馋嘴猫”,我只得不断重复提醒。
  “已经剩下不多了,你们还排队呀?”刚加完粥的小何惊呼道。可排队的同学仍然原地不动。“是‘尊敬师长’的教育时机了。”我暗喜,“同学们,第二锅粥剩余不足三碗了。大家都已添粥,个别同学已添了三四遍。可是,我们分粥前,请同学到班主任冯老师办公室取饭盒盛粥,没有!英语黄老师的呢?卢老师放在教坛上的饭盒仍是空空的。同学们,我们‘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去哪了?平时,老师常常教导你们:在家里,请把最好吃的第一口菜夹给父母,或夹给最年长的人。有践行吗?我很担忧,但是,我相信同学们会改正,而且会马上有所行动。”
  我的话音刚落,小徐和小宸分别跑出课室,不一会,不仅拿回老师的盛粥用具,还把老师请进课室一起分享腊八粥带来的快乐。而小芮信步走到教坛拿过我的饭盒盛粥,还不住地说:“卢老师,快尝尝,真的好吃。”“看来,同学们是懂感恩的,而且育人效果立竿见影,就是需要有人适当的提醒而已。这是我们第一次在课室边学课文边制作美食,那还是按照我们的老规矩:在安全的情况下,大家大胆去尝试。接下来,请你观察课室有什么需要恢复原貌,需要干什么,什么时候可以放学……老师相信你们。”说完,我微笑着站在教坛旁。
  五六分钟过去,同学们分工合作:把煲粥的工具清洗干净,把桌椅归位,把地面打扫干净,把物品分类存放妥当……带队班长已手持班牌在走廊组织同学们排好整齐的归程队,同学们护着盛粥用具,小心翼翼地呵护饭盒里留给父母的腊八粥,静静地等候老师放学的指令。
  我相信:当老师把感恩教育作为一种习惯,把感恩文化融入语文课堂,融进日常生活,那么,每一个学生都会产生感恩之心。学生有了感恩之心,就会对他人充满爱心,就会更加热爱班级、热爱父母、热爱学校、热爱祖国,成为一个懂得回报社会的人。
其他文献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特质的生动诠释。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活动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价值:从历史价值上讲,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实践的精神武器;从时代价值上讲,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精神指南,是新时代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精神动力,是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因此,必须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坚定理想信念,继续推
摘 要:立德树人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主要指引方向。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初中语文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升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和德育素养,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文章结合初中语文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初中语文的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语文教学;德育渗
在县域治理领域,鉴于治理体制已臻于完善和稳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命题实质上是如何实现县域治理体制与基层社会有效衔接的问题,也就是要推动体制资源与治理事务、制度供给、群众需求的精准匹配。由于统一、分割、稳定、资源有限的体制与多样化、整体性、变动不居、需求激增的基层社会有内在张力,而治理机制创新则可以弥缝该张力,使二者更好实现对接。县域治理的机制创新将体制优势要素融入治理机制之中,充分整合和合理配置体制既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权力、政策等资源,通过创新资源结合的方式实现治理机制与治理事务的有效对接,推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集中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何以能够跨越百年时空、历久弥新、不断发扬光大,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建党精神传承的良好机制,这一机制集中体现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铸就了建党精神百年传承的政治品格;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形成了建党精神百年传承的价值遵循;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锻造了建党精神百年传承的坚强意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凝聚起建党精神百年传承的强大力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构建了建党精神百年传承的思想灵魂;伟大
近年来,在中国长三角地区的一些毗邻区域,通过党建引领跨区域治理实践探索出了毗邻党建这一新型的党建模式.目前,关于毗邻党建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介绍和描述毗邻党建的背景、做法和价值方面,缺少对毗邻党建全面、准确的学理界定.毗邻党建的产生和发展与跨区域治理密切相关,它具有破解跨区域治理困境的作用.然而,从学理意义上探讨毗邻党建及其在跨区域治理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尚未开展,亟待学术界予以回应和探讨.通过对近几年来长三角地区毗邻党建实践的综合分析发现,跨区域治理中毗邻党建的作用机制涉及议题聚焦与拓展机制、小组机制、双委
当前我国边疆治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边疆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发展问题、民族与宗教问题、认同问题、安全问题等压力而产生的诸多治理赤字,使边疆难以实现与内地同频同步发展。基于边疆特殊性及其社会特点,助推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加强党建引领、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加速融入全球化进程等条件的构筑。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独特的结构与过程特征,需要坚持科学、民主与法治的价值目标,作出“外向型”“区域型”“发展型”的价值选择。在实践中,边疆治理需要在制度层面实现由“人格化”转向“法治化”,在结构层面由“一元主体”转向“多元主体参与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应对人类共同挑战而提出的伟大理念,是其初心使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彰显。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赓续了中华文明的大同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情怀,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作为负责任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担负起引领方向、凝聚共识、促进发展、加强合作和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的时代责任,努力为人类发展谋未来。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抗疫合作、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担当,
从党建引领的村民自治迈向党委统领的乡村善治,是中国乡村治理范式的一次新飞跃。党委统领乡村善治的本质是以治理结构重塑实现治理价值回归;核心特征是以党委统领为主线,以多元治理结构为特征,以有效治理为目标。超越乡村治理内卷化困境、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是迈向党委统领乡村善治的必要性逻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村级组织换届“一肩挑”改革、协商民主和参与式治理的尝试为迈向党委统领的乡村善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党委统领的乡村善治,需要继续强化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统领权力,着力提升党组织和多元主体的治理能力,加快营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从国际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加大了全球的金融安全风险。从国内来看,金融安全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高杠杆风险、互联网金融风险和外部风险不容忽视。在此背景下,我国金融安全呈现出新问题与新特点,对政府加强金融治理提出了新挑战。为此,在统筹“两个大局”中需要深刻认识政府保障金融安全面临的现实困境与价值选择,尽快实现政府在金融安全的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政策和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治理腐败这一“现象级”的政治实践激发了海外观察家的热议与研究.他们从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等多维视角高度评价中国治理腐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将其成功归因为中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所具有的独特性与优越性.从深层密码看,中国治理腐败的制度优势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规与国法协同;善于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正是这些“中国之制”的显著优势成功转化为治理腐败的效能,使得中国反腐败能够在短时期内取得压倒性胜利.透过海外对中国反腐经验和反腐方案的称赞、借鉴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