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看山不喜平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记叙文运用矛盾思维,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及本人在写作课中的践行。
  【关键词】矛盾思维;记叙文;矛盾点;评价
  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学生作文能力的构成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就是——多维思维。矛盾思维是多维思维中的一种,很多人只是认为矛盾思维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却不知矛盾思维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记叙文由故事和抽象构成。中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常常为缺少情节而困惑,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平淡无奇,有了情节,可是很多学生的记叙文一味地平铺直叙,没有一点起伏变化,让人感到单调、乏味。可是为什么我们看文学作品里的情节总是跌宕起伏,曲折迷离,扣人心弦呢?一个重要原因即是,作家们能够在生活中那平淡无奇的情节上,制造了很多矛盾点,处理原本的情节,其实情节还是源自生活,它只要是由矛盾及其因果构成,把矛盾以及矛盾发生的多重原因或结果讲明白,就是情节。学生写记叙文时认为没情节可写,其实就是缺少对矛盾的发现和对矛盾发生原因和结果的多角度发掘。在田玉博士的课上,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就是“矛盾生情节,情节生故事。”如何让学生能够寻找到情节呢?就是要发掘矛盾形成的多重原因和多重结果,即运用矛盾将事情的共同特征和关系把事情联结起来,最后抽取情节背后的重要特征或属性,就是抽象,于是由故事和抽象构成记叙文。
  有落差才有气势磅礴的瀑布,飞流直下,气势撼人;山峦起伏,愈见其万千气象,引人驻足,博人赞叹。自然界如此,生活如此,做文章亦如此。有矛盾才有情趣,越是矛盾冲突激烈的文章,越是吸引读者。《水浒传》里的各种矛盾,或缓或急,扣人心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林教头沧州遇旧知——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接管草料场——交割——沽酒。包括插叙和林、李对话。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陆虞候密谋策划,李小二疑虑警惕,林教头识破阴谋,怒林冲买刀寻敌。林冲刺配沧州后,高俅派陆谦追踪而来,密谋策划,新的冲突酝酿。没有平铺直叙,设置悬念,没有交代来酒店的是什么人,而是通过李小二夫妻的观察,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说话偷偷摸摸,手段卑鄙阴险。再写林冲根据李小二提供有关来人的身材、相貌、年龄等分析断定是陆谦,使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林冲买刀寻敌,矛盾进一步激化。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到了沧州,陆谦又夜烧草料场加害林。正巧,林在山神庙避雪,不在草料场,杀陆报仇后上了梁山。协助林冲拆穿陆谦诡计击杀陆谦等人救林冲梁山。《水浒传》的作者深谙其道,他在这里故意顿了一笔,写林冲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也自心下慢了”;陆谦等人在小酒店里一闪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矛盾冲突的浪头起而又伏,于暗伏中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更大的冲击和高峰。 接下去,作者以圆熟灵动、细腻入微的笔触,描写了林冲雪夜向火,老军留赠酒葫芦,草料场风吹屋动等一系列生活细节,写得平淡、轻松、若无其事。本是“山雨欲来”之势,矛盾冲突已趋激烈,而高潮到来前夕却越显得“密云不雨”般地平静,这正是生活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生动体现。 最后,草料场被陆谦等人放火烧着了。作者借陆谦一干人自己的口,将陷害林冲的全部狠毒阴谋,在山神庙前和盘托出,小说主人公林冲和读者心头的一切疑团豁然开朗。事到如今,林冲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等话语时,他怒火中烧,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这山崩地裂的一声大喝中,踏过艰苦思想斗争历程的林冲,思想性格终于爆发出质的飞跃。他转变了立场,抛弃了幻想,手刃仇人,同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这个“空有一身本事”,“屈沉在小人之下”的英雄,面貌一新地站立起来了。他那英勇的反抗性格,在这促使他思想升华的矛盾高潮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在无情的现实教育下,英雄丢掉了幻想,撇下了自家前程的包袱,终于克服了自身软弱忍让的弱点,挺起腰杆,带着慷慨激昂的豪情,大踏步地走上了梁山农民革命的道路。
  这一回前后两处写到了偷听别人谈话,前者是写在小酒店里,李小二听到差拨口中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时,就疑心与恩人林冲有关系,连忙叫妻子前去暗暗偷听。后者写林冲在山神庙里偷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这两处偷听,写得详略有致,各具特色。两次偷听,一详一略,都恰到好处,匠心独运。前者是陆谦等人在小酒店里密谋策划害人的亏心事,贼人心虚,怕人听到,只能暗中窃语;李小二妻子的隔墙之耳,当然不易听清。而且在这个时候如果完全听清了陆谦等人的密谋,那么下面的故事发展就会索然寡味;但要是连半句也听不到,那么情节也就无法曲折起伏地开展下去了。只有听得不清楚,藏头露尾,似是而非,才能在李小二夫妻、林冲和读者的心中,都产生一个共同的疑团——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林冲有没有生命危险?悬念不解,扣人心弦,文势渐渐蓄起,矛盾冲突步步推向高潮。这第十回的回目叫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作者落笔中处处不忘记“火”和“雪”。精心描写“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对“火”和“雪”的具体描写,不但简洁、新颖,不落俗套,而且跟矛盾冲突的进展步步紧扣,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矛盾点燃文学激情,矛盾酝酿大脑风暴。又如:法国著名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文章设置了多重矛盾点: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归来的于勒;剩女——于勒的二侄女儿,也由于他发财的消息找到了对象;菲利普在旅行的船上无意中发现了于勒;从旁打听,知道他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下来,沦落成一个穷光蛋;哥哥、嫂子一见大为惊慌,生怕被这个倒霉的弟弟看见,在新女婿面前出丑,更怕他再回家来吃他们,菲利普一家弃于勒而去。小说情节曲折,盼望、遇见、躲避这些过程中,设置了多重矛盾点,使读者的心情随之起伏。
  本人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这种训练。
  第一步:先训练学生的寻找差异的能力,先找事物之间的差异,不同点找得越多越好,让学生体验思维训练的奇妙与精彩。
  例一:找出雨和雪的不同,学生能从形状、温度、地域、成因、感觉、质量等进行分析。
  例二:找出湄洲岛和木兰溪的不同,学生能够从历史、地理位置、流向等侃侃而谈。
  第二:让学生寻找文章中的矛盾点。如:梁晓声的作品《丢失的香柚》。学生能够找出文章中很多的矛盾点:“我”一个人从哈尔滨到成都找父亲——父亲却让我速回——我因失望而哭——后听从劝告,却没钱回家——小姑娘慷慨解囊,临别送柚,要求照天鹅雕像寄回——我舍不得吃柚,转车时被偷——回去照不成像,没回信——去年回信寄照片——信被退回——心生悲哀等等。提供文章《两个鸡蛋》《给他人一朵花》让学生寻找矛盾点。
  第三步:设置问题让学生制造矛盾点。给一句话加矛盾点,让情节生动起来。
  例一:作文竞赛名单出来了,章晓得奖了。
  例二:今天是星期一,我在家里看电视。
  第四步:写作训练。要求设置矛盾点,多多益善,使你的文章情节生动曲折。
  例一:快乐的课间
  例二:上课途中
  评价:
  在训练与评价中,学生创意令我大为赞叹,思维真是无止境啊。他们不仅能够从各方面找出事物之间的诸多差异,更能够在写作中制造出很多矛盾点,让自己的文章扣人心弦,这种训练是有效的。
  “文若看山不喜平”,这“不喜平”在记叙文中就是“曲说故事”,古代说书艺人都是“曲说故事”的大师,每一段故事都说得煞有介事。让你哭,让你笑,让你紧张,让你疯狂。其中的奥妙就是一个“曲”字,即“尺水”也能“兴波”。“满树花果一粒种”,“满树”和“一粒”就是一组矛盾,这矛盾中孕育着希望,蕴含着生命力;“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与“有声”也是一对矛盾,这矛盾蕴含着智慧。在记叙文运用矛盾思维,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摇曳多姿的情节会给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选择适宜的训练方法,为学生创造自我学习空间。本文作者从实践活动、思维训练、模拟教学等方面分析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常见训练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将应用写作迁移到实际生活去。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写作教学 训练方法    应用文写作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学习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探究出适当有效的训练方法,为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活”的艺术。数学课堂要以小学生为中心,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张扬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以动态生成为载体,以自主探究为动力,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下面就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反思兴趣  教学从兴趣开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
【摘 要】在新的时期,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增强师生课堂互动方面着手,有效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兴趣 有效性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最大的感受就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一定要把握“以趣导学”和“有效互动”两个方面。只有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
【摘 要】总结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同时探讨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感到困惑的地方,希望能得到广大同行及前辈的指导,使自己能在今后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得到一个提升。  【关键词】分组式管理 班主任工作的困惑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为了把班主任工作做好,我曾像一位尽职尽责的“保姆”一样,事无巨细,一抓到底,管得很辛苦也很累,但效果甚微。后来我尝试使用参与式班级管理,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
1.引言  据笔者教学经验和调查发现,大学英语学习对于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还停留在单词和知识点的记忆上。英语学习记忆是基础,此外从知识点的记忆到语言理解的提升以及语言的产出才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在这一系列提升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尤其是听力理解是学生的瓶颈问题。本文试图利用听写这一教学途径攻克这一瓶颈问题。听写是语言理解和运用的特殊形式,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从语言信息的输入到语言信息的输出。在
【摘 要】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人才培养有效载体,更是独立学院实现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性地提出“文化移通”系列建设举措,走出了一条独具品牌价值的文化育人之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 文化育人 创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强国”写在奋进的旗帜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
【摘要】自古以来, 教师都被视作社会上最受敬重的职业。但近些年来教师的社会评价在下降, 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正视和反思: 评价下降的原因何在? 社会对教师对教育行业的期望又是什么? 在纷繁变动的社会潮流中, 身为教师如何认识和修正自身, 审视工作中的得失, 并真正肩负起时代社会的责任?人在反思中成长, 人类在反思中进步, 就如同公共汽车司机若偏离了既定的目的和路线, 必将把全车人带入歧途, 教育行业能
【摘 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语文老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不能只关注语文知识系统的教学,通过听、说、读、写来进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识字作为学生进行阅读的基础,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手段来促进学生多识字,以及促进学生识字效率的提高。本文先是讲解了几种通过情境来促进学生识字效率提高的方法,然后讲解了通过游戏、多媒体来进行学生识字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教学 情境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构成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四川文理学院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四川文理学院作为川东唯一的省直属普通本科院校,不仅担负着为川东老区1800多万人民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的机会,更担负了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
【摘 要】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弊端,课堂上教师偏重对语言知识内容的讲解,忽视了语言情景的创设。本文以江苏译林版《牛津英语》为例探讨了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利用情景教学法指导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英语阅读 教学    一、情景教学法的定义  自从情景教学法传入中国,我国的专家和学者也开始了对情景教学法的研究。于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