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结合部肝样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bandf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57例胰腺疾病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857例患者行PD,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法。观察PD术后出血患者例数、分级、出血部位、出血来源、出血时间、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伴发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肿瘤性质、术前ALT、TBil、Al
目的探讨胃肠道脂肪瘤多排螺旋CT(MSCT)检查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5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32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30例)、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17例)、乐清市人民医院(11例)、温州市中心医院(3例)和温州市人民医院(3例)收治的96例胃肠道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96例患者均于MSCT检查前禁食8 h,不行腹部加压,用屏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后行一期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例乙状结肠癌伴肝脏多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示乙状结肠癌,肠周多发淋巴结,肝转移灶5个,2个转移灶直径较大分别为4.5 cm和3.6 cm;结肠镜病理学检查提示腺癌。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后行mFOLFOX6化疗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治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与microRNA-885-5p的关系,观察microRNA-885-5p对肝癌细胞MHCC-97H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鉴定microRNA-885-5p的靶基因,揭示AEG-1促进肝癌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构建AEG-1过表达质粒,合成沉默AEG-1的siRNA,分别瞬时转染进MHCC-97H细胞。对于转染质粒,以转染空载体Vector N
转移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展的终末阶段,而肝脏是其血源性转移最好发的部位。转移性肝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全身化疗、RFA、门静脉栓塞术、肝动脉导管栓塞术等不同手段。消化系统肿瘤肝转移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同治疗方法对不同瘤种的治疗效果不尽相同,临床工作者需要以多学科团队诊断与治疗为基础,围绕患者的疾病特点,制订系统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但是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新型有效化疗药物的出现以及肝转移灶手术适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影响肺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21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第1年每3个月1次,第2年每半年1次,以后每年1次。随访内容包括直肠癌患者前切除术后肺转移的发生情况以及肺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或随访
目的探讨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肝转移灶切除术治疗同时性低位直肠癌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例同时性低位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决定行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肝转移灶切除术。先经腹腔完成肝转移灶切除、血管离断和淋巴结清扫,以及中上段直肠系膜的游离。然后经肛入路完成下段直肠系膜切除,以及直肠和肝脏切除标本的取出。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探讨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578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包括:(1)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Clavien-Dindo分级。(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1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决定是否行新辅助化疗。42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设为新辅助化疗+腹腔镜手术组,70例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未行新辅助化疗患者设为腹腔镜手术组。新辅助化疗+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