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

来源 :中学生百科·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ru87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活,但更不能含含糊糊只为别人活:一个人不能只做喜欢的事,但更不能忍气吞声只做不喜欢的事。
  “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你仅仅度过了它。无论你过着什么样的/没有喜悦的生活,你都没有生活。”
  第一次读到佩索阿的这句诗的时候,心头好像掠过一只鸟,或者一道闪电,那么亮那么惊人,多日的困扰瞬间有了答案。原来早就有人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写在这里等着我。
  大学三年级的下半学期,我的课表终于空了一点。暮春,午后阳光最适合拿来裹在身上,照着书页,坐在花园里有一句没一句地读。我是这样的,但身边的朋友们却依旧马不停蹄地忙碌,有的为考研紧张复习,有的为申请出国而参加雅思考试,还有的开始东奔西走面试找工作。
  不断有人催我,你到底考不考研啊?现在开始复习还不算晚!即便是保研,也是要准备笔试面试的。我总是懒懒地说,不知道不知道。说真心话,实在不想读研。学术这种东西,我躲避还来不及,干吗逼着自己再跟它较劲儿三年?除非为了文凭。可我对硕士文凭的热情也不比学术多。文凭是一种证明,我始终觉得用一张纸证明自己很滑稽,当然也要承认,这玩意儿在当今社会还比较受待见,比如身份证,我如果没有这张卡片根本证明不了我就是我。但文凭不是必须的,至少对我来说。许多人戴着一副“考不上研就要死”的表情,我无法理解,也懒得努力去理解。不同人的世界和想法差距太大,何必花费时间去迎合别人,做自己的时间尚且不够呢。
  最折磨我的,是一些爱我和我爱的人们带来的压力。旁人不会影响到我,但我在乎的人们的话我却不能不听。他们通过电话、短信、微博等方式,小心翼翼地试探:“想好了吗?开始复习考研了吗?”期待我回头是岸,踏踏实实乖乖走“正路”,一步一个脚印跟着读研大军,不偏移,不掉队。“那是康庄大道!”“不读研?不读研你怎么办?”好像我不走这条路就死路一条,根本看不见未来似的。有时我握着手机忍不住哭了,心想为什么他们就是不能理解我体谅我,我不敢吭声怕被听出哭腔。更多的时候我试图说服他们,说我的想法,我对大学生活的理解和新生活的期待。他们指责我强势,事实上我只是在坚持自己,而他们才是真的强势,逼迫我接受他们的想法。
  就这么拖拖拉拉,彼此对立着消耗着。一直到大四的秋天,我把文学史课本扔到箱底,把营养学装进书包,蹦蹦跳跳跑出去上课,忙得不亦乐乎。就在这时,保研工作开始了。我不是确定保送的一批。但有参加保研笔试面试的资格。要不要去考?我又犹豫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在为读研做准备的过程中总是被动的,懒懒散散,缺乏热情和真诚。机会就在面前,为何不争取一下?可我就是不愿使劲,哪怕苹果就在看起来不远的树上,我也懒得动。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不——想——耍。我想过新的,更有活力,更适合我的生活,而不是继续埋在书堆里,跟古籍中的某个异体字或者某句诗的含糊的解析较真儿,为考察曹雪芹的生卒年耗尽半辈子心血。
  在营养学课上,一位姐姐的自我介绍,让我又一次被击中。她从北京某高校毕业,硕士文凭,一帆风顺地进了国家质检总局,顺理成章地成为拥有高学历、高收入、耀眼工作的精英。看起来确实很让人羡慕,要不是她说,谁能想到她过得不快乐呢。“没错,这份工作很体面,工资也高,但我真的不喜欢它,觉得无聊。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毫无热情,随随便便地上上班应付,觉得生活很没意思。到最后,失眠抑郁什么的都经历过,就差跳楼了。”所以她辞职了,从一个抑郁的贵族变成快乐的凡人,跟我们一起努力做公共营养师。
  听到这儿,我想起一个学姐,她拿到北师大编辑出版专业的硕士文凭,顺利地进入一家知名出版社工作,可是两个月就辞职了,因为不喜欢,干不下去。我还想起电视剧《北京青年》里那群近乎疯狂、争相辞职、离家出走的年轻人。他们的勇气和执着,多么令人感动。也许草率辞职并不值得鼓励,至少对于家庭来说不那么负责,但他们在对自己负责,给自己的生命和尊严一个交代。他们不愿戴着面具,浑身麻木,忽视自我,苟延残喘地活下去。他们敢对世俗推崇的东西大声说“我不要”,敢自己做决定,去争取,去放弃,去闯荡,并承担责任。用那首《存在》作为主题曲,实在契合。几年前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还怀疑这种人会不会只在艺术世界存在,现在欣慰地发现原来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真性情的人。
  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活,但更不能含含糊糊只为别人活;一个人不能只做喜欢的事,但更不能忍气吞声只做不喜欢的事。
  “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我对自己说。我想拥有自己的每一天,切切实实地享受生活中的顺风和坎坷,而不是苟且凑合地活着,浑浑噩噩无滋无味,随波逐流,被动接受命运安排。并不是轻松享受的日子我才喜欢。就像《北京青年》中的年轻人,在辞职之后未知的道路上也要面对重重苦难,但心里觉得值得,觉得快乐、充满希望,毕竟是自己的选择,毕竟是为了心爱的梦想。
  既然明确地知道自己不喜欢学术,干吗多此一举去凑热闹呢?保研大军已经吵得不可开交,少我一个还能减轻负担。好朋友为零点几分斤斤计较,为争夺导师反目成仇,为保住名额而委曲求全,忍受被调剂到毫无兴趣的专业……看着那群被卷入可怕漩涡中身不由己、一脸焦虑的人,我暗自庆幸逃过一劫。
  那个九月末,保研考试还没开始,我就回家享受国庆假期了。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我在17岁的时候,听了父母的建议——他们认为我未来可以是一个土木工程师,所以我就选择了土木科系。到土木科系就读以后,我遇到了我的音乐老师,她提供了一个“未来,我可以是谁”的第二个选项。我在17岁之前从来不知道自己可以唱歌。就接受了她的训练。两年之后,我发现我心中“未来,我想是谁”的想法萌芽了。我就开始从这两个里面,选了我很喜欢的唱歌这件事情。  在那个时候,其实在学校里面有另外一个风云人物——李骥
期刊
南京,一座听起来就透着古朴的城市,六朝古都,岁月在这里留下了太多深深的印记,也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深深的人文情怀。我一直觉得,每座城市都有其特有的韵味,而南京有的,大概就是漫长岁月所沉淀下来的厚重文化底蕴。就连很多高校,都是从百年风雨中一路走来,慢慢变成了如今桃李满天下的模样。这里有太多太多著名的高校,985、211不胜枚举,而我要说的,并不是早已声名在外的那些。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紫金山下、玄武
期刊
最近一次想到高中语文老师,是在前天。  班里几个关系很好的女孩子组建个了群,拉我进去,说是要翻唱《北京东路的日子》。我之前没有听过这首歌,于是当即点开QQ音乐,循环了三四遍,直到旋律深深刻在脑海里,不由自主地跟着唱,一摸脸颊,才发现眼泪哗哗的——这是一首关于毕业的歌曲。  右下角的企鹅小图标乐此不疲地闪啊闪,我点进一看,顿时什么眼泪啊悲伤的情绪啊全飞了。群里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改歌词的事,我看着“门
期刊
人们有时会流下喜悦的泪水,有时却在悲伤中苦笑。为什么两种相反的情绪会同时出现?心理学家研究了获奖、家人团聚、新人结婚等场景下人们的情绪后发现,人们遇到高兴事时用哭来表达,是为了更快地控制强烈的情绪。同理,人们在悲伤或身处困境时反而会笑。  你是不是冥思苦想也没想出好创意?那就赶紧站起来吧!研究人员给参试者30分钟时间来设计一则招聘广告,其中一组在配备了椅子和桌子的办公室内,另一组在没有椅子的办公室
期刊
无论是在过去的或者未来的多少年里,高中的老师对同学们说得最多的鼓励劝诫的话就是,同学们,坚持下去,不要老想着看什么电视剧玩什么游戏去哪里玩,现在苦点累点没什么,上了大学,你们就自由了,有大把多的时间,到那时候,你们想要怎么玩就怎么玩,想干什么就千什么……  在那些整日埋首于漫天飞舞狂轰滥炸源源不断的试卷的岁月里,我也曾那样执着地相信着,并以此供养自己消耗殆尽的对世界的热情。  有时望着教室窗外的白
期刊
一朵花的绽放,并不是悄无声息的,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次的彷徨与挣扎,多少次撕心裂肺的呼喊之后,才能绽放得如此美丽  曾经的我,那么高傲狂妄。我以为,能写一手好字,弹一手好琴,便是一切。我以为,一时的辉煌,可以换来终身的幸福。  我把大学看得那么简单,就像,看待我轻浮的彼时。  我以一个普通二本的分数结束了高三生活。那时,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接受,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父母、同学和老师。  还记得,那一年,
期刊
不早君,三次元女,外貌协会VIP;爱生活更爱吐槽,爱美食所以爱下厨,自封居家好少女,政治诚恳,严肃认真,请叫我“国民学姐”;人生格言:人丑就要多读书!  问题1  听说大学有很多好玩的选修课,想上什么自己选,爱选哪门选哪门,跟谁同学也不知道……简直太棒了!学姐能稍微介绍一下有什么比较有意思的选修课吗?好奇!  问题2  学姐,江湖中与一种传说,说的是大学里最吸引人的不是自己的专业课,而是瀚如烟海的
期刊
那是多年前的一个清晨了,我那时正上中学。在此之前,我每天都是不情不愿去学校,懒洋洋在那里熬一天,然后回家,敷衍了事地做作业。实际上,我这种习惯从上小学就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认为我的人生没得选择,只能如此。  可是那天早上,不知为什么,也许是窗前的麻雀叫得太欢,也许是院里的桂花香得太过浓郁,反正是我竟然比平时早起了四十多分钟,根本没有劳母亲三请四催。  起床后,我看到门前的菊花开得真是纵情
期刊
十八岁的时候,是很难看到自己几年后的人生的。当好不容易选定了大学专业,想到未来四年就这样确定了主题,还有些小激动呢。可是我不得不提醒各位站在分岔路口的小伙伴,你确定这个专业只是陪伴你四年吗?  我主修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大学是一所老牌工科类院校。作为内心小清新的文艺青年,当年的我觉得工科专业并没什么本质性的不同,误打误撞进入了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是个很“爷们儿”的专业。两个班,女生很少,一共只有六个
期刊
青春里对一个人或一件事情太过用力,受伤的一定是自己。  设计老师说,当你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要学会留白,充分留白。我不理解,人生精彩处不就在于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吗?设计一只狗,当然还需要一根锁链,有了锁链当然需要遛狗的人,我为什么要叫一只狗兀自欢脱?它会寂寞的好不好!  老师在给了我连续几个差评之后,终于忍不住说,你这是画蛇添足!留白就像青春里一切点到即止的美,你多加一笔就是令人头疼的叛逆。  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