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访问中共敌后根据地的美国军官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jk3883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有这样一位美国军官,他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曾两次巡游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及其他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里,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布中国北方5个省份,行程5000多公里,成为访问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的第一位美国军官。他把考察途中的所见所闻、八路军和新四军内奇迹般的事迹,毫不隐瞒地公布于世界,甚至为摆脱美国政府的限制,而坚决地辞掉军职,他用从八路军和新四军那里学到的经验,训练了一支美国军队,取得了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首次胜利。他就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时任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美国驻华使馆海军参赞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对卡尔逊说:“我想请你在中国期间为我做点事。”
  
  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Evaws·Fordyce·Carllon 1896
  -1947),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西德尼。他的祖先是挪威人,父亲是马丁路德派的牧师,基督教的伦理观念对幼小的卡尔逊影响很大。他于1912年进入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并很快晋升为中尉。卡尔逊曾经3次来华。1927年2月,卡尔逊第一次来到中国,次年6月担任驻上海的美军陆战队第四团情报官员之后,应约为在上海的《密勒氏评论报》撰写有关中国及远东局势的评论。在这家报社的工作人员中,有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从斯诺口中,卡尔逊第一次得知,在中国内地有一支强悍的军队,正与蒋介石的军队作战,这支军队的名字叫“红军”。卡尔逊由此产生了想更多了解中国的强烈愿望。1933年卡尔逊第二次来华,在北平美国公使馆卫队中从事情报工作。在这里,他学习了两年中文后,1935年春,卡尔逊奉调回到美国,担任罗斯福总统的警卫。到1937年春,他第三次被派往中国时,已和罗斯福总统成了好朋友。临行前,总统接见了他:“埃文斯,听说你又要去中国了。我想请你在中国期间为我做点事。我要你经常给我写信,直接寄至白宫,告诉我你干得怎么样,以及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听听你对这些事情的看法。”(〔美〕米契尔·布赖克福特:《卡尔逊与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译本)卡尔逊对总统的信任十分感激,他向罗斯福总统保证:“我一定做到。”
  1937年8月,卡尔逊乘“麦金利总统号”客轮进入黄浦江时,日本侵略军正在进攻上海,日本飞机正对这座美丽的城市狂轰滥炸。卡尔逊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他放弃了去北平学习汉语的计划,转而在上海美国总领事馆海军武官处任职。在这里,他奉命观察了整个上海战役。为了考察中国民众的抗战意识,他冒着炮火采访了一位给前线送饭的中国苦力:“你们为什么要打仗?你的同胞为什么而死?”这位满头大汗的苦力毫不犹豫地答道:“救国。”“那什么是救国呢?”卡尔逊故意问他。“敌人想霸占我们的家园,如果我们一齐努力,就能打败他们。”当晚,卡尔逊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中国民众的坚韧是了不起的,他们有着巨大的精神源泉,这样的民众是打不败的。”1937年9月的一天,刚刚私访过延安的埃德加·斯诺来到上海。当时国民党军队在上海一败涂地,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却在北方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作为官方观察员,卡尔逊对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共产党军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和斯诺一见面,就谈起了想进入八路军控制区的愿望。斯诺肯定地说:“我相信,八路军领导人会欢迎你对他们军队的考察。”“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呢?”卡尔逊问道。埃德加·斯诺的眼睛显出出神的神情:“他们是与众不同的,是一批谦虚、认真的人,说话和行动都很谨慎。他们尽力征求批评意见,并进行严厉的自我批评,迅速而又精力充沛地处理各种问题,从将军到士兵都是如此。”斯诺向他讲起了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邓小平、刘伯承等中共领导人。听着斯诺的介绍,卡尔逊陷入沉思:这些人能够得到这样高的赞扬,必定具有超乎寻常的品质。他决定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从此,卡尔逊的使命是观察中国军队的活动,到共产党的抗日游击区属于他的职责范围,上司很快批准了他的考察请求。
  
  在山西省抗日前线,朱德总司令对卡尔逊说:“你是访问我们军队的第一位外国军官。”
  
  当初,要想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首先必须得到国民党政府的许可。卡尔逊上尉来到了国民政府——南京,直截了当地向蒋介石的外国顾问端纳说出了自己的目的。经过一番周旋,卡尔逊上尉终于得到了盖有军事委员会大印的军用通行证。随后,他启程前往汉口,在那里拜访了八路军驻汉口的代表董必武。董必武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安排他去西安会见了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人林伯渠同志。1937年12月5日,卡尔逊上尉经过一番曲折的奔波,终于来到了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向负责人伍云甫同志说明自己的想法。伍云甫同志即向延安总部作了汇报。两天后,毛泽东主席回电,欢迎卡尔逊上尉到八路军辖区考察,并派一名军官前来与他联系。卡尔逊上尉闻讯后非常高兴。12月10日,在八路军派来的向导、翻译和警卫人员的陪同下,卡尔逊上尉离开西安向山西前线进发。5天后,他们就来到了山西洪洞县附近的八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亲自到院门口迎接卡尔逊上尉一行。经作家周立波翻译,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你是访问我们军队的第一位外国军官,”朱德总司令亲切地说,“我们很高兴接待你,你想看些什么呢?”卡尔逊回答说:“希望与八路军一起生活、行军,甚至战斗,了解八路军的游击战术,还想知道一些指导你们士兵行为的准则等。”朱德总司令爽快地笑着说:“那好,你可以接触我们的战士和干部,向他们提出你想知道的所有问题。”从此以后,卡尔逊上尉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整个八路军总部,与朱德总司令、任弼时政委、左权副参谋长等八路军领导人多次交谈,深入八路军各营、连、排、班,同普通的士兵、班长们亲切地交谈,在延安还见到了他的美国同胞、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卡尔逊在此期间向朱德总司令、任弼时政委、左权副参谋长等八路军领导及史沫特莱提出了各种问题,同时他们也很圆满地回答了卡尔逊上尉的各种提问。卡尔逊上尉也坦率地介绍了自己的观感。这种开诚布公的谈话使他兴奋,使他鼓舞,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国光明的未来。在延安,卡尔逊上尉从斯诺那里了解到,朱德总司令在他年届40之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向,这使卡尔逊上尉十分敬佩,通过这次与朱德总司令接触交谈,卡尔逊上尉在朱德总司令和他周围的干部士兵身上,真实的发现共产党军队内人与人之间大家庭般的温暖和可敬的精神源泉:友好、自力更生和真正的民主。他对这位中国将军产生了敬佩之情。
  在结束了对八路军总部的访问之后,卡尔逊上尉又向朱德总司令请求去山西五台山前线视察访问。朱德总司令满足了他的要求,并为他配备了两个班的警卫,还有翻译和勤务兵。圣诞节一过,他们就出发了,数九隆冬,寒风凛冽,卡尔逊上尉一行人艰难地跋涉在莽莽山脉之中。他们多次穿过敌人的封锁线,访问了一个又一个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参观了沿途各类敌后八路军抗日学校,走访了各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如: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贺龙、薄一波等,以及当地八路军指战员、民主政府领导人和老百姓。1938年2月中旬,历经山西各游击区之后又到了临汾地区,卡尔逊上尉看到了中国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希望在这支八路军身上,八路军的战略战术和所奉行的政策和策略都是应予推广的。他深有感触地说到:“对八路军内幕生活的简短调查,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新的潜力,依我看,对日本的现代化战争机器的挑战,这里就是答案。”卡尔逊上尉认为:“考虑中国问题必须往更加广阔的方向。山西只是这个国家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中国要生存下去,似乎很有必要把已经证明了是如此有效的抵抗方式推广到共和国的所有地方去。”
  
  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窑洞握着卡尔逊上尉的手说:“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你。”
  
  从1937年8月到1938年春,卡尔逊上尉已看到中国正面战场的军事行动,也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所取得的胜利。他感到,这两类战争中,后者更符合中国的实际。为进一步考察人民战争的潜在力量,他决定访问整个敌后游击地区,从内蒙直到山东沿海,而整个行动则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开始。1938年4月,卡尔逊上尉从汉口来到西安,向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介绍了自己的访问计划。蒋鼎文听后劝他说:“这样的旅行将是非常危险的,你为什么要去冒险呢?”卡尔逊上尉思考了一会儿后,坚定地说:“我对占领区内人民同军队合作的意义印象很深。我认为,这是对中国抗战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我必须考察一下这种合作的广度。另外,国际上很少知道在被占领区内,人民在多大程度上保持着中国的权力,日本人宣称他们在实施最高的统治,从我看到的实际情况看,他们的声明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我考察了他们全部控制的地区,我就有资格证实我看到的种种情形,还有,我看到中国人民深深地热爱自由、和平,我相信他们愿意为此而牺牲自己的享受、家庭和生命。因此,我愿意考察中国抵抗侵略者的种种努力,甚至在最偏僻的地方。我将向全世界报道我看到的一切。”
  随后,卡尔逊上尉来到了我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同志。林伯渠对他的计划十分热心,并为他写了给毛泽东和延安其他领导人的介绍信。1938年4月末,卡尔逊上尉以美国观察员的身份来到延安,下榻于交际处。在近20天时间里,他拜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张闻天、肖劲光等共产党和八路军领导人,观看了延安军民的军事训练和练兵操作情况,访问了延安一些八路军机关、学校和群众团体组织,并拍摄了自己在延安所见所闻的许多照片。1938年5月5日夜,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中会见了卡尔逊上尉,卡尔逊上尉在日记中这样记述:“我走进屋子,面对着的是一位高大的人。他那狮子似的头,主宰着健壮的体魄,又长又厚的黑发从中间分开,随便的向后梳着,一双和蔼的眼睛望着我,一副幻想家的容颜。”“欢迎你,”毛泽东主席热情地握着卡尔逊的手说,“听说你跟我们的部队跑了很多地方,我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你。”他们两人在一张桌子相对而坐,警卫员送来茶水和花生,他们一直谈到次日凌晨,内容主要是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对中国未来的预言。毛泽东指出:“中国像一个能盛一加仑的细颈瓶,(一品脱等于八分之一加仑),而日本灌进了半品脱水。日本兵力不足,无法占领整个中国,只要中国人民决心继续抵抗,日本就无法用政治手段控制中国。”谈到日美关系和欧洲局势时,毛泽东主席说:“日本和美国总有一天会打起来的,英国人决不会因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而向希特勒宣战。”此后的形势发展和事实都证明了毛泽东的预言。毛泽东也向卡尔逊上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战后目标及发展。他最后呼吁国际进步力量援助中国抗日战争,希望美国政府制裁日本,而不要向其出售军用物资。通过这次会谈,卡尔逊上尉对毛泽东主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是一位谦虚的、和善的、寂寞的天才,在黑沉沉的夜里,在这里奋斗着,为他的人民寻求和平的、公正的生活。”
  1938年5月15日,卡尔逊上尉离开延安,继续他的第二次华北之行。毛泽东主席委派刘白羽(著名小说家)、欧阳山尊(著名剧作家)、金肇野(著名新闻工作者)、林山(著名诗人)、汪洋(著名摄影家)等5位“新中国的青年”陪同他一起行动,并由欧阳山尊任翻译。卡尔逊上尉在此后的几个月里访问了陕西、河北、山西、内蒙、山东5个省区的敌后根据地,拜访了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贺龙等八路军领导人。到了1938年8月上旬,卡尔逊上尉返回汉口后,又见到了周恩来、叶剑英、博古、王明和项英等。
  
  卡尔逊上尉回汉口后向蒋介石大声呼吁:“八路军需要医药、粮食和弹药,他们需要支援。”
  
  卡尔逊上尉走访了延安、华北等我各敌后根据地之后,对延安,对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朱德、贺龙、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等八路军领导人有了很深刻的印象。但就卡尔逊上尉当时的政治观点,他“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连革命家也不是。”(见:德国,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三联书店1980年版),但他为人正直善良,“是一个罕见的集理想主义和实际才干于一身的人。他钦佩约瑟夫·史迪威将军,他和后者一样热心肠,并且同样也是坚强的军人。”(见《斯诺文集》一),对我华北敌后根据地连续两次的深入考察,使他成为第一个证实了看来难以相信的事实的外国军事观察家。特别是共产党领导的地方军队的训练方法,自我牺牲精神,以及指挥官的高尚品质和精明能干,更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他怀着无限激情,向罗斯福总统汇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在各种场合宣传这个崭新的世界。1938年春,卡尔逊上尉从山西前线回到汉口后,告诉蒋介石夫人宋美龄:“五台山地区人民的抗战意志比我在其它地方看到的更为顽强,军民之间的合作也比我在中国别处看到的情况为好。”当蒋介石不悦地问他有什么根据时,卡尔逊上尉回答说:“我认为那里由于他们完全在日本人包围之下,面临的共同危难使他们丢弃某些个人的考虑,而团结合作,领导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也极大地鼓舞了他们。”最后,他盯着默不作声的蒋介石大声疾呼:“委员长,他们需要医药、粮食和弹药,他们需要支援”等话语。1938年8月,卡尔逊上尉结束第二次华北之行回到汉口时,遇到一批美国记者。他向记者们详细地叙说了他在华北敌后根据地的所见所闻,明确告诉他们:“日本人根本就没有控制住,他们声称占领的全部地区,在那里有着广大的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人民正与日本侵略军进行艰苦的战斗。”这些来自美国著名新闻机构的记者们,为能得到如此重要的消息而无比兴奋。8月9日,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以大字标题报道:“美国军官实地察访报道,日本控制华北限于大炮射程。”同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专讯:美国海军陆战队卡尔逊上尉实地考察后称,“中国日军占领区内有兵工厂、工厂、发行钞票的银行,还有学校”。8月22日,《时代》杂志以两栏版面发表了卡尔逊上尉的实地考察报道,还刊登了他与朱德的一张合影照片。
  卡尔逊上尉的言行触怒了华盛顿。美国海军部的看法与他的见解截然相反。这时,卡尔逊上尉直言不讳地指出:日本对美国来说具有危险性,并且抗议美国对日军出售军用物资,这使华盛顿方面颇为不满;卡尔逊这位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名上尉,他把一支共产党领导的地方军队当作典范来大力宣扬,尤使他的上司不能容忍。此后,卡尔逊上尉接到美国方面不准他再在公开场所发表谈话和个人言论的命令,并且要他立即回国。面对这种蛮横干预,卡尔逊上尉异常愤慨。他是个具有坚强信念的人,为了能够自由地写作和发表言论,他毫不犹豫地决定辞去军职,告别他服务了23年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以摆脱美国驻外交和军事官员不能公开发表意见的限制。他义正词严地表示:“没有理由不让我发言。我说的句句是真话,我还要继续说,这是我的义务!”1938年12月下旬,卡尔逊回到美国。次年4月30日,美国海军部长以“遗憾和理解的心情”接受了他的辞呈。
  
  一个曾和中国人民一起生活和活动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目睹的中国人民为生存而英勇斗争的内幕
  
  自卡尔逊离开美国海军陆战队之后的几年里,卡尔逊不断地就他在中国抗日敌后根据地实地考察的个人所见所闻发表演说,向美国各大新闻媒体、报刊撰写文章。即使受到美国某些个人、部门讥笑、批评和打击,也不能使他屈服自己所要说的事实。在美国要他停止发表他所相信的事实是办不到的。1940年,他在美国出版《中国的双星》一书,真实地记录了他在中国各战场游击区考察到的共产党领导八路军与日军作战的情况,他为该书所定的副标题是:“一个曾和中国人民一起生活和活动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目睹的中国人民为生存而英勇斗争的内幕。”在这本著作里,卡尔逊把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看作“中国自由主义的源头”,将中国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称为“新中国的试管”。他还极力推崇八路军的战略战术和所奉行的政策、方针,卡尔逊指出:“如果中国要生存下去,似乎很有必要把已证明了是如此有效的抵抗方式推广到共和国的所有地方。”同年,他又出版了《中国陆军》一书,把国民党军队的士气同八路军作了对比,指出:“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一方士兵主要是训练他们服从;另一方则用‘讲道德’培养战士,把战士对事业的理解和意志当作首要因素。后一种军队能更好地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抗日战争时期在国统区,当人们对共产党、八路军和新四军还不甚了解,海外人士尤感生疏的时候,卡尔逊这两本书的出版,在全世界,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统区,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卡尔逊在罗斯福总统的支持下,又重回美国海军陆战队,建立了美国海军陆战队近战兵这样一种独特组织。他灵活运用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那里学到的战略战术,采用八路军的民主管理方式,注意以道德、民主培养和教育士兵,很快取得了成效。1942年8月,卡尔逊率领这支部队成功地攻占了日军海上补济站——马金岛,取得了美日开战以来美军的第一次胜利。卡尔逊本人以卓越的战功3次获得海军十字勋章,成为太平洋战争中的英雄人物,他所率领的这支部队的英雄行为后来被拍成电影传诸后世。
  卡尔逊的老朋友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说:“卡尔逊通过斯诺的介绍,在八路军的战斗前线待了好几个星期。游击队的士气和战术给了他深刻的印象,他后来运用所学到的这一切,在美国袭击被日本占领的太平洋岛屿的战斗中,成为著名的突击队领导人和战斗英雄。他的思想受到了中国战士和他所钦佩的朋友史沫特莱的影响,在政治上也有了进步,战后成为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战的一个重要而有力的人物。”(爱泼斯坦:《回忆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见《新闻记者》)
  1947年,卡尔逊这位中国人民真诚的朋友在美国逝世,享年51岁。作为卡尔逊的亲密朋友,朱德总司令给卡尔逊夫人发去了唁电,沉痛悼念这位追求真理的战士,卡尔逊在临死之前,还有一个莫大的安慰,那就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代表中国人民联名发往美国的一封感谢信,感谢他为中国民主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卡尔逊虽然未能亲眼看到中国人民战争的胜利,但他坚持真理和正义,最早理解、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可贵情怀和精神,永远感动着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这位美国真诚的朋友。
其他文献
为探寻高填方涵洞最佳减荷效果和优化减荷措施设计,通过有限元软件MARC研究了高填方涵洞在不同EPS模量、厚度和铺设范围等情况下的涵顶垂直土压力与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主要是满堂灌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高中思想政治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主动参与课堂以
1 引言 作为半导体、光导体、压电体和光波导材料的氧化锌(ZnO)在科学和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ZnO引人注目的性能包括:晶体结构方面的各向异性;非化学计量缺陷结构;宽的带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候,却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却汇聚了数亿华人的爱国情怀。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山本无愁,因雪白头。国本无殇,此时却举国哀悼,万民
2010年12月21日,甘晓华被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总书记签署通令记一等功。2011年1月6日,举行了甘晓华记一等功庆功会,会上宣读了胡锦涛总书记签署的通令,并为甘晓华同志颁发了一
互动教学是近几年来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法,既能够引起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又能够提高小学英语教
摘要:本文选择所任教的两个初三班级实施了阅读策略的行动研究。首先使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学生目前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现状,并对数据进行了详细而准确的分析。之后,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当前英语阅读教学实际状况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效阅读策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可供借鉴的有效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接受式阅读”的思维定势,优化了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
在 Radeon Tweaker、Rage3D Tweak、PowerStrip 等可用于 ATi 显卡的超频工具中,笔者通过比较发现Rage3D Tweak 的可设置项目数量、兼容性、与操作系统的集成度方面更胜一筹
准直光学系统出射光平行度是衡量准直光学系统成象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简介在开展建立准直光学系统(或红外目标模拟器)出射光平行度测量标准工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ediment source of watershed by means of studying watershed in westernShanxi of the Losses Plateau. On the basis of watersheds classif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