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朵小花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ous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的一位生物学家威哥思伏斯,在他5岁时曾经把一只毛毛虫关在瓶子里,看它吐丝作茧。几天后,他惊奇地发现这只毛毛虫竟然变成了一只蝴蝶。他将这件事,称为“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在幼儿的成长中,身边的小花、小草、小动物以及四季的变化,有效地刺激着他们的感觉器官,激发了他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观察自然、持续深入地探索自然,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学习经验,继而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能力。
  —个清晨,中三班朱清许小朋友手里拿着一朵白色的小花,兴奋地向伙伴介绍着自己捡来的宝贝。不少小朋友围过来,也被这朵迷人的小花吸引了,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伴随着孩子们兴奋的期待和一连串追问,一场关于“那朵小花”的探寻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一、“这是什么花?”
  这朵不知名的小花吸引了许多小朋友的注意。“这是什么花?”大家都不认识。老师请孩子们先仔细观察一下这朵小花,记住它的样子和特点。
  小雨:“它有白色的花瓣。”
  果果:“它有五个花瓣。”
  小西:“它小小的,好美啊!”
  我们记住了它的模样,可是去哪儿寻找呢?
  朱清许(捡到花的小朋友):“就在那儿。”(说不清具体方位)
  乐乐:“应该在草地里……”
  果果:“我在树上见过这样的小花……”
  外外:“咱们出去找一下就知道了。”
  就这样,老师通过提示性的语言提出了观察的要求,引导孩子们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并用语言描述了观察结果。
  二、“是那朵小花吗?”
  利用户外活动时间,老师带着孩子们从幼儿园附近开始寻找。一路上,有些孩子抬头在树上找,有些低头在矮树丛中找,还有的急切地四处张望。
  这时,一个小朋友兴奋地大声喊:“我找到了!”大家沿着声音和手指的方向,在矮树丛里发现了一朵小白花。孩子们围了上来,一边看一边说:“白色的”“小小的”“还有五个花瓣”……“就是那朵小花,原来它在这里!”
  可是,朱清许小朋友却一直摇头说不是,因为这里并不是他之前捡花的地方。同时,也有一些小朋友又凑近仔细看了看,然后大声说:“不是的!不是的!不是同一朵花!你看,它们不一样!”就这样,孩子们争论起来,分成了两个“阵营”,开始了PK。认为是同一朵花的小朋友,理由很充分,因为花朵颜色、花瓣数量都—样。认为不是同一朵花的小朋友,也非常坚定,在他们看来,两朵花的花瓣形状、花的大小、花蕊形态不太—样。
  看见大家争论个不停,老师将两朵花放在一块儿,带着孩子们再做一次更加细致的比较,这次对比更加注重观察细节和观察层次。孩子们发现并具体讲出了两朵花的不同点,比如,一个花更大、一个花更小,一个花蕊比较聚拢、一个花蕊却很松散,等等。这次观察,许多孩子注意到细节的区别,开始倾向于它们是不一样的两朵花。但也有个别孩子坚持认为它们是一样的,理由是“一个没长大,—个长大了”。
  三、“就是那朵小花!”
  既然第一次没找到,大家决定第二天继续去寻找。同时,老师也在当晚发动家长们提供更多的线索。朱清许妈妈提供了捡花的具体方位,有的妈妈推荐了“识花”APP软件,有的带来了一本植物图鉴,还有的分享了关于春天花卉的文章。来自家长的反馈十分丰富,这些信息也为第二次寻找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第二天,老师和孩子们继续出发寻找“那朵小花”。在去的路上,有孩子发现了玉兰花,通过目测对比,一眼就从花朵形态、大小和花瓣形状发现了不同。
  这—次因为知道了具体方位,孩子们很快找到了那棵盛开着小花的树。通过之前积累的经验,再次对比确认,终于找到了!孩子们拿起手中的小托盘,兴奋地开始收集散落在地面的小花和花瓣……
  在捡花瓣的时候,恰巧遇到了这棵树的主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看见孩子们在捡花,便笑眯眯地问道:“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可以捡花却不能摘花吗?”
  小侯:“因为花在树上很漂亮,我们把它摘下来就不漂亮了。”
  轩轩:“摘花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摘,花离开树就死了。”
  老奶奶:“这是杏树,如果把花摘掉,以后就没有果实了……”
  从树的主人那里,我们终于知道了这朵小花的名字——“杏花”。那之前的那朵小花是什么呢?我们使用了家长推荐的手机软件,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原来一直寻找的“那朵小花”是“杏花”,第一次认错的是“李子花”。但这个美丽的误会,让中三班小朋友深深地喜欢和认识了它们。
  四、保存小花实验
  返程时,孩子们行走了将近1公里,回来后发现他们收集的花朵有些已经开始枯萎。有的孩子着急了:“这怎么办呀?”孩子们开始纷纷出主意,讨论保存小花的办法,大致分成了以下三类。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办法,提议分组进行观察实验。
  1.晒成千花
  大家把收集到的小花放在透气的筛罗里,放在阳台晾晒,制作成千花。
  2.制成标本
  有的小朋友把小花夹在书里制成标本,而且他们发现要夹在厚一点的书里,这样才能把小花压住。
  3.密封保存
  在提议密封保存时,有些孩子认为要加入一些水,因为花离不开水;有些孩子则认为不用加水,而是要保持干干净净。于是,在“密封保存”组,我们又增加了无水环境保存和有水环境保存的对比实验。
  一周后,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晒成干花”和“制成标本”的方法都能较好地保存花朵的模样,而用盒子密封保存的花朵都已枯萎,散发出一些腐烂的臭味。尤其是有水环境,花瓣的腐烂状况更严重。
  回顾与反思
  故事中的老师抓住一次日常生活的契机,引发了孩子们的观察兴趣。从观察小花形态,到两次的对比寻找,再到花朵保存实验,孩子们依据自己的经验提出设想,教师支持孩子们去实践、去验证这份猜想,结果显而易见。观察的程度也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入深,变得愈加细腻、富有層次、更有深度。在这个故事里,有幼儿的层层观察,有老师的支持引导,整个观察活动也在师幼交流讨论中逐渐推进和深入。寻找小花的过程虽然并非一蹴而就,但却充满童趣和欢喜。这正是求知之路,先求而后知,这份探索的烙印深深地印刻在孩子们心中。
  大自然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发现、去探索,给孩子提供更多观察的机会和条件,孩子们就会得到最珍贵的宝藏。然而现今电子产品的冲击使孩子与自然不断疏离,淡化了对自然的关注,加之幼儿阶段,孩子的整个心理活动正在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观察兴趣容易受到影响干扰,不能持久稳定,也不够细致全面,因而教师的引导和支持对于幼儿的观察活动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这个亲自然活动,我们不禁反思,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呢?
  (一)普于抓住观察的契机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兴趣也是推动观察深入进行的动力。幼儿对自然物的观察可能会随时发生,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可以以同伴的视角分享讨论个别幼儿的关注,引发大家对自然物的探究兴趣。正如“那朵小花”活动中的教师,有效地把握了教育契机,在寻找小花前请孩子们通过观察记住小花的样子,用语言描述小花的特点,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
  (二)注重观察方法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亲自然观察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观察的方法。观察方法的了解和运用,能更好地激发幼儿自主观察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提升观察力和成就感,这也是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发展的更高目标。“那朵小花”活动中的教师,就是通过提问、讨论、比较、实验等方式不断推动观察,丰富观察层次,引导幼儿在不同环境中进行观察,从而深度学习、收获成长。此外,绘画表达、观察记录等也是常用的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方法。
  (三)随机观察和系统观察相结合
  随机观察是指幼儿在日常的亲自然的活动中,偶然对某一自然物产生兴趣,从而引发的短暂观察。虽然发生时间短,但却是幼儿真正兴趣所在,“那朵小花”便是在偶然契机下发生的观察活动。而系统观察是指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持续深入地对某一自然物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例如,班级日常饲养活动、户外种植活动等。亲自然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将随机观察和系统观察相结合,也可以将随机观察转化为系统观察,帮助幼儿收获丰富、完整、连续的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其他文献
近日,河南省禹州市一辆幼儿园接送幼儿车辆与大货车相撞,造成1名教师、3名幼儿死亡,9人受伤,令人十分痛心。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特发布2020年第1号预警,提醒有关部门、学校、校车运营单位加大校车安全管理力度,切实保障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  一、提高责任意识。各地校车安全管理协调机制办公室要认真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要求,督促各成员单位、学校和校车运
期刊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其九章132条。该法将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此次修订在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方面亮点颇多。其中,针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和保护、勤俭节约意识培养、网络保护等做出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进一步压
期刊
日前,海南省教育厅制定了《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海南省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对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存在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了明确,并发布《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2020年修订)》和《海南省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原则、权限和程序,以及中小学、幼儿园及主管部门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处理办法做出规定。  根
期刊
为了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湖南省教育督导委员会近日公布了《湖南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况、幼儿园保教质量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方案要求,县域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同时,重点评估幼儿园办园条件是否合格、班额是否达标、教师是否配足配齐、教师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与落
期刊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线培训实施细则》出台并下发。据悉,新疆此举旨在规范和指导自治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线培训实施工作,有效推动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和创新,有序推进自治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各项工作。  自治区教育厅表示,新疆此次出台的办法适用于承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项目任务的院校(机构),各地(州、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在线培训。  在考核评价方面,新疆教育
期刊
将数字资源和优秀绘本有机整合,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情景阅读教学最大的特点,也是我园的实验课题。情景阅读课程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课件,这些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绘本内容和教育素材,符合学前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也为教师有效教学提供了可能,减轻了教师制作教具和课件的任务和压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度依赖原有课件,把课件完全照搬到课堂上,缺乏对课件的分析和研究,不清楚课件能否满足课堂需要并达成
期刊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新中国第一份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的改革文件,“立德树人”是《方案》的指导思想,它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教育評价的本质是要回归到“人”。《方案》体现了评价对教师成长的价值引领,将“人”的成长放回幼儿园主要任务,让功利的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真实、回归生命。  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从哲学的角度可以衍生出很多的论点和阐述,在这里,
期刊
假如你走进这所幼儿园,  便是步入了花园:  聚拢在一起的小草,个个精神百倍,  准备和孩子们一较高低,  眼睫毛忽闪着的星星躺在草地里酣睡,  梦里,孩子们正在窃窃私语,  明天如何游戏。  假如你走进这所幼儿园,  便是间进森林:  每一棵树都是高大的巨人,  春夏秋冬是它送给孩子的礼物;  小鸟飞来,撇下向往天空的种子,  长长的小脚印正奔向远方。  假如你走进这所幼儿园,  就是涌进快乐大
期刊
常常听到幼儿园老师倒苦水,“我说的话,孩子们怎么听不懂、听不进去呢?”教师说不到孩子的心坎里,他们自然不愿意听。这就好比小提琴手、大提琴手、鼓手等看不懂指挥棒,各行其是,想必音乐会只能演砸。教师好比指挥者,孩子们好比小提琴手、大提琴手、鼓手等,要想演奏出一场完美的音乐会,他们的沟通必须毫无间隔,其乐融融。  音乐会上,沟通的关键是指挥棒,而教师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指挥棒是语言。在师幼互动中,语言是一座
期刊
近日,从友人那里听到:在幼儿园中,不少孩子明明没有听懂老师的话,却常常“随大溜”,装作听懂了、听明白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两个关键词,一是“听不懂”,二是“随大溜”。我想,“听不懂”大概源于孩子与成人认知能力上存在差距,以及二者身份、地位悬殊。成人一直享有话语权和控制权,与孩子互动时似乎一直处于“你必须听我的”“你必须懂我”的自高心态。而孩子的知识储存和身心发育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加之内心害怕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