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融下的民国时期四川民居探析——以井研县熊克武故居为例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070703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民国时期的建筑史始于鸦片战争,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中西方文化思想的激烈,使中国近代建筑形成独有的风格。国民政府相继出台了《首都计划》,要求在南京政府工程的建造和公共设施都必须是中国模式,之后出现了一批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新型建筑体系,统称近代民国建筑体系;将民国时期的建筑进行梳理,可分为四大类:中国传统的民族式建筑,新民族形式建筑,西方古典式建筑和西方现代主义建筑[1]。本文将通过介绍隶属于中国传统的民族式建筑的熊克武故居为例,阐述西方建筑思想对民国时期四川民居的影响。
其他文献
分析了威海市气象影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威海市气象影视集约化发展的措施,包括实现“市代县”制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与电视台之间实现网络传输、进
鲁迅以诚挚心情撰文纪念留学日本时的恩师藤野严九郎,行文之“散漫”令只会开门见山的写家难望项背。
摘要 在分析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粮食生产的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毕节试验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毕节试验区;粮食生产;科技进步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2-0333-02    黔西北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境内最低海拔457m,最高海拔2 900m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不安全因素,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事故时有发生,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对农
介绍了高海拔、高寒公路隧道的隧址特点,以青海省某高海拔隧道为例,分析了照明停车视距和洞外亮度两点设计参数,给出了隧道内各区段照明系统的优化方案,并探讨了隧道照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