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各科教学中都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于这一点,符合中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由此,中学体育教学如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上述要求,便成为目前创新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出发点。现阶段为何强调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这应是目前学生本身缺失,以及未来职业需要使然。针对中学生现在的人格缺失,以及未来的岗位职业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便不足为奇了。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定向运动;开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各科教学中都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于这一点,符合中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由此,中学体育教学如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上述要求,便成为目前创新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中学体育的功能,历来被定位于: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以及坚强的意志。考察该传统定位,发现:其主要针对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而忽略了形成学生集体精神的要求。因此,目前看来该传统定位存在严重不足。
现阶段为何强调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这应是目前学生本身缺失,以及未来职业需要使然。作为90后的中学生,缺少形成集体精神的天然环境;并且,随着我国产业化内部与外部分工的不断深化,关乎员工岗位协作的能力要求,逐渐被企业所重视。由此可见,针对中学生现在的人格缺失,以及未来的岗位职业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便不足为奇了。
本文以“论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定向运动的开展”为题,初衷就在于:对培养中学生的集体精神,进行相应的探讨。
一、定向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定向运动属于社会体育项目,其可以被理解为: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定向运动通常设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在其它户外场所进行。
定向运动一般采取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各团队根据统一的任务,在各自团队内部进行任务分工与协作。最后,依靠集体的力量实现最终目标。由此可见,该运动首先具有竞技性,因此,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其次,该运动是以团队为单位,因此,又能实现学生在团队内部的充分互动,形成集体精神。
综上所述,对定向运动项目的引入,显著改变了目前中学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1)充实了教学内容。传统体育的教学内容过于程式化,如:按照热身活动、体育项目的练习、学生自由活动等顺序开展。然而,通过增加定向运动的教学内容,就能使整堂课围绕着该活动的项目来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2)优化了体育教学的功能导向。正如上文所述,对体育课功能的传统定位,主要突出对学生个体的培养。通过分析知道,这种功能定位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定向运动对学生集体精神的培养,便实现了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功能导向。
二、定向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设计
在深刻认识定向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之后,就需要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对其进行设计。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关注场地与活动项目这两个关键要素。同时,体育课的课时也是有限的,这就从时间上约束了场地与项目的确定。
(一)场地确定
根据定向运动的定义可知,定向运动通常设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在其它户外场所进行。而这些场,地对于中学体育教学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在学校范围内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并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来进行。定向运动通常采取团队为单位,所以,可以考虑以“学校操场到学生宿舍楼”为活动带来进行。这有几个优点:(1)活动区域控制在学校范围内,方便教学以及能保障学生的安全;(2)活动的距离能够得到满足,团队之间在竞赛时,有条件设定不同的路线。诚然,也可以将场地设在操场到教学楼之间。但是,主要考虑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所以不采纳。
(二)项目确定
在项目的确定上应把握几个原则:(1)符合中学生的兴趣偏好;(2)项目内容不复杂;(3)项目实施没有风险性。因此,根据定向运动的内在规定性,可以确定:寻宝,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即,将需要寻找的唯一物件,预先放在终点的某个位置;各团队在不同的路径上根据提示进行寻找;最先找到物件的团队为胜利方。该教学项目,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提示方式以及提示内容,来变化“寻宝”的活动内容。因此,就能在不断变化中,将该活动不断开展下去。
三、定向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以开展寻宝活动为例:范围学校操场到住宿楼。在活动之前教师将学生分了两组;设计出两条由操场通往宿舍楼的路线,分别由每组学生使用;预先在两条路径的沿线放置信封;信封里含有信纸,标有下一封信封的位置,以此类推。最后看,那一组的学生最先找到放在同处的唯一宝物。通过这样的定向运动,在增加体育教学乐趣的同时,也形成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学生选出的队长带领下,团队成员分工行事、相互配合,最终完成该项任务。
当然,在具体的实现形式上,可以不是信封而改为其它信息告知方式。但是,其形式的内容须在两个团队间,建立起公平的竞赛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使该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得到发展。
四、小结
本文将定向运动引入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之中,目的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学生的人格缺失,以及其未来职业岗位上的协作要求,而对传统体育功能定位进行优化。在开展定向运动前,首先要确定合理的活动区域;其次在于对活动项目的选择。其中,关于活动区域,本文建议设在操场到学生宿舍楼之间;对于活动项目的选择,可以采取“寻宝”的活动方式。该方式满足几个原则:(1)符合中学生的兴趣偏好;(2)项目内容不复杂;(3)项目实施没有风险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把握规则评价的公正性。可以通过变化信息提示的形式,来变化“寻宝”活动的开展。最后,本文对此就算是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吴长青.论高校体育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与评价[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2]王仲华.探究式教学在体育中的运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3(6).
[3]段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体育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4]刘谦.谈学校体育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5]张劲松.湖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教育调查研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12).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定向运动;开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各科教学中都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于这一点,符合中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由此,中学体育教学如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上述要求,便成为目前创新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中学体育的功能,历来被定位于: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以及坚强的意志。考察该传统定位,发现:其主要针对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而忽略了形成学生集体精神的要求。因此,目前看来该传统定位存在严重不足。
现阶段为何强调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这应是目前学生本身缺失,以及未来职业需要使然。作为90后的中学生,缺少形成集体精神的天然环境;并且,随着我国产业化内部与外部分工的不断深化,关乎员工岗位协作的能力要求,逐渐被企业所重视。由此可见,针对中学生现在的人格缺失,以及未来的岗位职业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便不足为奇了。
本文以“论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定向运动的开展”为题,初衷就在于:对培养中学生的集体精神,进行相应的探讨。
一、定向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定向运动属于社会体育项目,其可以被理解为: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定向运动通常设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在其它户外场所进行。
定向运动一般采取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各团队根据统一的任务,在各自团队内部进行任务分工与协作。最后,依靠集体的力量实现最终目标。由此可见,该运动首先具有竞技性,因此,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其次,该运动是以团队为单位,因此,又能实现学生在团队内部的充分互动,形成集体精神。
综上所述,对定向运动项目的引入,显著改变了目前中学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1)充实了教学内容。传统体育的教学内容过于程式化,如:按照热身活动、体育项目的练习、学生自由活动等顺序开展。然而,通过增加定向运动的教学内容,就能使整堂课围绕着该活动的项目来开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2)优化了体育教学的功能导向。正如上文所述,对体育课功能的传统定位,主要突出对学生个体的培养。通过分析知道,这种功能定位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定向运动对学生集体精神的培养,便实现了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功能导向。
二、定向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设计
在深刻认识定向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之后,就需要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对其进行设计。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关注场地与活动项目这两个关键要素。同时,体育课的课时也是有限的,这就从时间上约束了场地与项目的确定。
(一)场地确定
根据定向运动的定义可知,定向运动通常设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在其它户外场所进行。而这些场,地对于中学体育教学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只有在学校范围内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并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来进行。定向运动通常采取团队为单位,所以,可以考虑以“学校操场到学生宿舍楼”为活动带来进行。这有几个优点:(1)活动区域控制在学校范围内,方便教学以及能保障学生的安全;(2)活动的距离能够得到满足,团队之间在竞赛时,有条件设定不同的路线。诚然,也可以将场地设在操场到教学楼之间。但是,主要考虑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所以不采纳。
(二)项目确定
在项目的确定上应把握几个原则:(1)符合中学生的兴趣偏好;(2)项目内容不复杂;(3)项目实施没有风险性。因此,根据定向运动的内在规定性,可以确定:寻宝,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即,将需要寻找的唯一物件,预先放在终点的某个位置;各团队在不同的路径上根据提示进行寻找;最先找到物件的团队为胜利方。该教学项目,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提示方式以及提示内容,来变化“寻宝”的活动内容。因此,就能在不断变化中,将该活动不断开展下去。
三、定向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以开展寻宝活动为例:范围学校操场到住宿楼。在活动之前教师将学生分了两组;设计出两条由操场通往宿舍楼的路线,分别由每组学生使用;预先在两条路径的沿线放置信封;信封里含有信纸,标有下一封信封的位置,以此类推。最后看,那一组的学生最先找到放在同处的唯一宝物。通过这样的定向运动,在增加体育教学乐趣的同时,也形成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学生选出的队长带领下,团队成员分工行事、相互配合,最终完成该项任务。
当然,在具体的实现形式上,可以不是信封而改为其它信息告知方式。但是,其形式的内容须在两个团队间,建立起公平的竞赛规则。只有这样,才能使该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得到发展。
四、小结
本文将定向运动引入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之中,目的主要是:针对目前中学生的人格缺失,以及其未来职业岗位上的协作要求,而对传统体育功能定位进行优化。在开展定向运动前,首先要确定合理的活动区域;其次在于对活动项目的选择。其中,关于活动区域,本文建议设在操场到学生宿舍楼之间;对于活动项目的选择,可以采取“寻宝”的活动方式。该方式满足几个原则:(1)符合中学生的兴趣偏好;(2)项目内容不复杂;(3)项目实施没有风险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把握规则评价的公正性。可以通过变化信息提示的形式,来变化“寻宝”活动的开展。最后,本文对此就算是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吴长青.论高校体育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与评价[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2]王仲华.探究式教学在体育中的运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3(6).
[3]段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体育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4]刘谦.谈学校体育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5]张劲松.湖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教育调查研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