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7日,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浙江省平湖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和平湖市服装行业协会承办的创新与社会责任—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信息化与公平竞争研讨会在浙江平湖召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副主任张涛、浙江省平湖市副市长钱勇彪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平湖市及周边地区的100多位纺织服装企业代表,与产业研究专家、国际贸易专家以及信息技术专家共聚一堂,就纺织企业推进创新和信息化过程中的社会责任与公平竞争问题,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创新与责任关乎行业发展
孙瑞哲在致辞中指出,创新中的公平竞争和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对于行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的议题。国内外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都表明,市场是驱动创新的重要原动力,同时创新也必须获得市场的保护。随着国际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产品深入到整个价值链,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必须开始在产品的所有生命周期环节中考虑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他指出,创新中的社会责任和公平竞争挑战的解决不仅需要企业家意识的转变,而且也需要价值链上各个伙伴的理解和支持,广大企业也需要切合实际而且成本上可行的解决方案和管理工具。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纺织工业正面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挑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方针指导下,我国政府在纺织产业的政策重点之一就是推动产业升级、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纺织工业产品开发、加强纺织产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性开发,提升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高水平的“两化融合”。 纺织工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都明确提出要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企业的技术和信息竞争力。
纺企应重视知识产权
与此同时,国内、国际市场有关创新中的公平竞争问题,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监管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对企业推进信息化和履行社会责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2013年10月,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将继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2011年4月美国华盛顿州则通过了名为《产品销售—窃取或盗用信息技术》的法案,规定在产品的生产、推广或销售过程中使用假冒盗版的信息技术产品如假冒硬件产品或盗版软件,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欧盟则在2009年推出了反假冒海关计划,鼓励与企业等私营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有效打击假冒与盗版。美国、欧洲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这些监管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履行公平竞争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新的风险点和行动要求。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竞争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铁也就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化环境下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据胡铁介绍,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全球化竞争与合作是中国纺织企业未来的商业发展趋势。为了鼓励公平竞争和行业创新,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普遍开始加强对制造企业IT产品使用进行更为严格的法律监管。根据相关法案规定,只要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运输或销售过程中使用了非法的信息技术,就将被视为不正当竞争,包括企业竞争对手、美国部分州总检察长在内的各方都有权就此提起诉讼,我国出口纺织业企业需要特别注意这个新动向。
胡铁表示:“纺织类出口企业应该加快内部信息技术正版化步伐,提高知识产权和公平竞争意识,确保使用合法合规的IT产品,以消除因使用非法信息技术而带来的商业隐患。”
推进信息化管理提升竞争力
资深软件资产管理专家陈进枝向在座企业介绍了中小企业通过信息化和软件资产管理提升竞争力和履责表现的具体措施。她指出:“实施软件资产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深度部署信息化,节约IT成本,优化业务流程,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和供应商协作的反应速度。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蓬勃兴起,企业所应用的IT解决方案将愈发先进和多样化。及时制定企业内部IT产品知识产权审计政策,实行软件资产管理,确保所使用的信息技术产品都合规合法,将对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赢得海外市场更好的发展与合作机会带来积极影响。”
在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宏观方针指导下,我国政府正加速推进纺织产业升级、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纺织产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性开发,提升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协作,营造公平的、尊重知识产权的行业创新和竞争环境,将是中国纺织行业实现战略转型的先决条件和必经之路。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副主任张涛、浙江省平湖市副市长钱勇彪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平湖市及周边地区的100多位纺织服装企业代表,与产业研究专家、国际贸易专家以及信息技术专家共聚一堂,就纺织企业推进创新和信息化过程中的社会责任与公平竞争问题,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创新与责任关乎行业发展
孙瑞哲在致辞中指出,创新中的公平竞争和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对于行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的议题。国内外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都表明,市场是驱动创新的重要原动力,同时创新也必须获得市场的保护。随着国际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产品深入到整个价值链,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必须开始在产品的所有生命周期环节中考虑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他指出,创新中的社会责任和公平竞争挑战的解决不仅需要企业家意识的转变,而且也需要价值链上各个伙伴的理解和支持,广大企业也需要切合实际而且成本上可行的解决方案和管理工具。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纺织工业正面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挑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方针指导下,我国政府在纺织产业的政策重点之一就是推动产业升级、鼓励技术创新,促进纺织工业产品开发、加强纺织产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性开发,提升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高水平的“两化融合”。 纺织工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年)》都明确提出要强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企业的技术和信息竞争力。
纺企应重视知识产权
与此同时,国内、国际市场有关创新中的公平竞争问题,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监管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对企业推进信息化和履行社会责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2013年10月,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将继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2011年4月美国华盛顿州则通过了名为《产品销售—窃取或盗用信息技术》的法案,规定在产品的生产、推广或销售过程中使用假冒盗版的信息技术产品如假冒硬件产品或盗版软件,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欧盟则在2009年推出了反假冒海关计划,鼓励与企业等私营部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有效打击假冒与盗版。美国、欧洲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这些监管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履行公平竞争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新的风险点和行动要求。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竞争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铁也就纺织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化环境下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据胡铁介绍,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全球化竞争与合作是中国纺织企业未来的商业发展趋势。为了鼓励公平竞争和行业创新,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市场普遍开始加强对制造企业IT产品使用进行更为严格的法律监管。根据相关法案规定,只要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运输或销售过程中使用了非法的信息技术,就将被视为不正当竞争,包括企业竞争对手、美国部分州总检察长在内的各方都有权就此提起诉讼,我国出口纺织业企业需要特别注意这个新动向。
胡铁表示:“纺织类出口企业应该加快内部信息技术正版化步伐,提高知识产权和公平竞争意识,确保使用合法合规的IT产品,以消除因使用非法信息技术而带来的商业隐患。”
推进信息化管理提升竞争力
资深软件资产管理专家陈进枝向在座企业介绍了中小企业通过信息化和软件资产管理提升竞争力和履责表现的具体措施。她指出:“实施软件资产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深度部署信息化,节约IT成本,优化业务流程,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和供应商协作的反应速度。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蓬勃兴起,企业所应用的IT解决方案将愈发先进和多样化。及时制定企业内部IT产品知识产权审计政策,实行软件资产管理,确保所使用的信息技术产品都合规合法,将对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赢得海外市场更好的发展与合作机会带来积极影响。”
在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宏观方针指导下,我国政府正加速推进纺织产业升级、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纺织产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性开发,提升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协作,营造公平的、尊重知识产权的行业创新和竞争环境,将是中国纺织行业实现战略转型的先决条件和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