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补灌节水栽培技术试验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ab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获嘉县照镜镇照镜村进行小麦补灌节水栽培技术试验,试验共设5个处理,对比分析不同补灌方式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灌溉产量第一,但水分利用效率偏低,不及补灌80%的处理.补灌80%在生产上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并为今后测墒补灌节水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花生是汾阳市的传统产业,该文阐述了当地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农艺农机集成技术推广、加强培训与全程服务等主要经验,提出做大做强集群规模、不断提高花生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种植面积等发展建议,以期有效推进当地花生产业快速发展.
针对现有蔬菜工厂化生产人工移苗作业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团队设计一款从96穴育苗盘移苗到8穴种植盘的自动移苗设备.移苗装置作为移苗设备的关键执行机构,双机械臂采用XYZ桁架线性模组形式,模组运行速度为800 mm/s,最大拾取距离800 mm,重复定位精度0.05 mm;末端执行器采用四爪结构,迷你气缸控制夹爪距离,手指气缸为种植杯夹持提供动力.不同调速脉冲参数值下,移苗速度随脉冲参数的提升而上升,最高平均移苗速度可达90棵/min,移苗速度的上升并不会影响移苗的成功率,平均移苗成功率可达97.27%,移
期刊
为提升昌平区设施番茄移栽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与劳动强度,引进日本井关蔬菜移栽机进行番茄移栽试验.本次试验完成4.5亩(约3001.5 m2)温室番茄机械化移栽,仅需一人操作,相比人工移栽节约人工4人,节约成本650元左右.番茄移栽机械化将提高昌平区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昌平区设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将来设施种植全程机械化积累了经验.
期刊
为了解不同材料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聚乙烯地膜的机械性能、增温性能和降解情况,以及不同覆盖材料对加工番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安全期为60天,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解;部分不同全生物降解材料覆盖对加工番茄的农艺性状和产量与普通PE地膜无明显差异,建议推广应用.
为了有效降低稻曲病的危害,进行了药剂防治田间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破口前7天(剑叶与倒二叶的叶枕相平)选用28%酮氧亚铜、50%DT和24%噻呋酰胺等药剂防治效果为佳,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交替使用.
9月23~24日,联合国粮食峰会以视频方式召开.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并发言,分享中国粮食和农业发展成就与经验,并就推动全球粮食系统转型、深化农业国际合作发表意见.rn唐仁健表示,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稳定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问题,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期刊
为探讨小麦赤霉病防控新药剂,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进行了生物复配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5%井冈?戊唑醇SC80 g、100 g、120 g处理,对小麦生长安全,对赤霉病有良好控病效果,2次用药病指防效均在91%以上,各处理随用药量增加防效略有提升.
近日,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修订)〉的通知》(农市发〔2021〕3号)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申报2021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通知》(农办市〔2021〕4号)要求,经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公示等环节,农业农村部决定认定黑龙江省七星农场等106家单位为2021年度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名单见附件1),有效期4年.要求荣获示范基地的单位,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创新,努力形成典型示范和可复制可推
期刊
9月9日,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在北京线上发布《2021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rn《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2083个县域网络零售额达353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比重为30.0%,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3507.6亿元,同比增长29.0%.
期刊
传统农业生产中存在施用化肥过量、盲目施用等问题,加重了农业污染,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结合作物生长需肥特点,因地制宜研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为研究宝应县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进行了田间种植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减肥10%产量最高,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