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elf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提高阅读效果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大有所获。 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花钟》一课,学生对花不太熟悉,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其中新奇、有趣的知识或现象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其能乐于阅读。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在应用于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的吸收课本里的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播、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和小结,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针对教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所教的每一篇课文作为例子,是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养成语系的习惯,掌握读懂句子,读懂文章的方法,并且把课堂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实践中去。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信息世界,让童心、童言、童趣会给课堂,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其他文献
抗生素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已引起国内外的充分关注,本文通过对抗生素目前滥用的现状、后果、原因等分析阐明了抗生素的合理使
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双师型”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是提升专业教学团队水平,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文章对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策略进行了探索。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 “双师型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单个水分子不存在与存在的情况下OH自由基与CH3OOH的气相氢抽取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Hand HLYP/6-311++G(2df,2pd)理论水平下优化了所有驻点的几何
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建国后取得极大的成就,但目前仍有很多的问题面对社会的批评。就小学教育而言,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课堂老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僵化、班级人数过多,达不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等。上述问题,有些属于教育体制、教育规模方面的原因,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力量解决。但对于诸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问题,每个老师完全可以在自己的课堂内进行改进和提高,这就提出了教育的有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探寻提高课堂效果的方法。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任务应解决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什么人”的问题,必须把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放在首位。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帮助大学生在青年时代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2003年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但在大学英语的实际教学当中,学生水平的层次不齐和生源地的差异使得传统的授课模式很难适应这些新的要求。笔者在试验班学生中采取了大学英语分级分课型的教学模式,并探讨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该尝试的可行性。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走上了扩招的发展之
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是常见的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模型,也是高考理科数学的必考内容之一. 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有关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的问题,尤其是二项分布的问题经常在解答题中出现,因此重视此类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难点:正确判断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模型;正确应用二项分布、正态分布
通信行业在当今信息时代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通信行业存在一些服务质量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此行业的科学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
将传统道德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把儒家文化中的精髓之一 ——“致良知”中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积极的一面与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培养和树立科学正确、积极向上、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古为今用。   近年来,国内有关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的研究所受到关注程度不断增加,道德情感培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热点,出现了一大批的研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