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段神经根压迫损伤患者椎管减压术后联合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的前瞻性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LIJI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腰骶段神经根压迫损伤患者在椎管减压术后联合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的临床疗效. 方法 研究设计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骨科自2011年1月至5月收治的40例因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致腰骶段神经根压迫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2组均成功完成椎管减压术,术中确认责任神经根无明显受压.治疗组术后联合应用鼠NGF(恩经复,肌注,18 μg/次,1次/d,连续使用28d),对照组不使用恩经复治疗,其余治疗方案均相同.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应用下腰痛JOA评分评定患者肢体功能状态,判断患者的功能恢复状况.记录使用mNGF期间的不良事件,观察其临床应用安全性. 结果 2组均获得随访,随访12~16月.2组术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JO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6例患者出现注射区的疼痛外,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腰骶段神经根压迫损伤患者在实施椎管减压手术后联合应用mNGF可加速神经功能修复,其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间的互作大量存在, 其数量甚至远多于单标记分析所检测到的QTL. 以分子标记型代码的复合原则为基础, 探讨了单标记定位QTL的相关分
用等位基因酶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大连沿岸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大李家湾低排筏、大李家湾高排筏、凌水桥、棋盘磨4个海湾扇贝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在4个群体的
1999~2001年春夏对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嘴鸥的繁殖微生境进行了调查.黑嘴鸥的繁殖生境包括碱蓬群落(Suaeda glauca)、獐毛群落(Aeluropus littoralis)和大米草群落(Spa
用大白菜、荞麦、多花菜豆、薏苡和芝麻等五种作物,每作物4个品种,各设25、50、100、150、200株不同群体的田间种植试验。采用纱网隔离,人工链式杂交,成对杂交,混合授粉,人工
利用光合测定系统对夏玉米灌浆前期叶片水汽交换的参数进行了系统测定,得出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温度、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水分处理的净
对七子花苗期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进程曲线呈“双峰”型 ,胞间 CO2 浓度的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 ,中午胞间 CO2 浓度增高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暗呼吸速率日进程呈单峰曲线 ,中午最高。气孔阻力的变化规律与蒸腾速率基本相反。光能利用效率以上午 7:0 0为最高 ,中午最低 ,以后又逐渐上升。水分利用效率以 7
利用RAPD标记技术检测了广西省北海市、海南省三亚市、广东省深圳市等3个地理种群养殖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并对其遗传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从40
本文通过非线性控制研究了一个捕食-被捕食系统.通过非线性控制使一个捕食-被捕食开环系统变成永久持续生存的闭环系统,并给出了使闭环系统永久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
研究了不同 p H淋洗液和 Na Cl胁迫对水培条件下玉米冠层淋洗物中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冠层淋洗物中硝态氮、铵态氮、有机态氮和全氮的含量随植物生长量的增加而提高 ;p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动员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SCI患者